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一心想把女兒當公主養的你,這幾個雷區還是不要踩了

01

富養=用錢養

不得不說, 最近這個叫作劉思琦的16歲小姑娘簡直不要太火, 而火的原因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巨嬰”生活.

媽媽幫忙穿衣、姑姑幫忙剪指甲、二姨姥給餵飯,

其生活自理能力居然還趕不上我家兩歲的娃娃。 加上令人不敢恭維的消費觀以及簡單粗暴的待人接物方式, 讓人很難將其與眼前這個愛笑的女孩想像成一個人。

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劉思琦父母一直信奉的“女兒要富養”的教育理念, 他們認為只要不斷滿足女兒的物質需求, 那麼女兒將來在外面就不會被金錢所誘惑, 於是所謂的“富養”慢慢演變成如今大家看到的“拿錢養”, 並且全家老小都充當起女兒的“跟班”, 一切唯她馬首是瞻。

然而, 我想說的是, 不要以為給足夠的錢, 女兒就不會被金錢所誘惑, 哪天要是別人給的錢夠多, 她照樣會被人忽悠的。

況且, 這個世界上可以稱得上“誘惑”的東西琳琅滿目、多種多樣, 絕不是只有金錢這一種。

倘若沒有成熟的價值觀與心理素養支撐, 這樣一個除了揮霍什麼都不會的女孩, 又拿什麼來抵擋所謂的誘惑呢?

真正的富養自始至終都不是拿金錢堆砌出的欲望大廈, 而是精神上的豐盛滿足。

獨立自信、眼界開闊、禮貌謙遜、樂觀陽光……這些美好的品質不會因生活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也不會因遭遇挫折而黯然失色, 而是在生活的歷練中讓一個人的生命越來越頑強蓬勃, 這, 才是富養長大的孩子應該有的樣子, 也是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向。

02

公主+王子=幸福

前段時間朋友送了女兒一套幼兒繪本, 鮮豔的色彩以及可愛的卡通人物瞬間俘獲了女兒的心, 天天纏著我給她講上面的故事聽。

然而, 其中像《睡美人》、《白雪公主》、《豌豆姑娘》、《野天鵝》這樣曾經伴隨我們走過童年的經典故事, 卻越來越讓我懷疑現在已經不適合講給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們聽了。

因為熟悉這類故事的人都知道, 故事的女主角大多都是傻白甜人設, 不僅無力對付壞人, 還把拯救自己的期望寄託在他人身上, 最後鬼使神差還能“幸運的”遇見王子開啟幸福生活。

這樣的童話, 不僅與如今提倡獨立自主的社會要求相左, 並且還壓制了孩子把握自己命運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試想, 一個毫無生存智慧、只會傻傻做白日夢的“公主”, 如果一直裹足不前, 在如今複雜多變的社會背景下又有多大幾率能撐到遇見王子的那一刻?

即使幸運的與王子結婚, 在這個婚姻不斷朝消費品演變的時代, 如果將來離婚了, 這個嬌弱的“公主”又該如何扭轉自己的命運?

說到底,現在社會環境變了,女性不再是足不出戶、每日埋頭家庭勞作的傭人,而是可以和男人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活出自己想要的色彩與價值的英雄。

所以,女孩們同樣需要從小被灌輸獨立、自主、果敢、理性、睿智等等價值理念,努力的將命運與幸福掌握在自己手裡。

03

養男孩VS養女孩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經常說“足球是男孩玩的,娃娃是女孩玩的”、“這個遊戲是男孩玩的”、“女孩子要文靜不要咋咋呼呼”、“男人流血不流淚”……

這些對男孩女孩的日常用語,讓我們在學會性別區分的同時,也把想要探索男孩世界的欲望生生的壓抑了下去。

僅僅只是一件玩具或者一個遊戲,為什麼男孩可以玩女孩就不可以?為什麼男孩子不能隨便哭?為什麼要把所有的孩子都按照既定的性別模型來培養?

男女在許多方面縱然會有不同,但不正是這些差異才讓彼此互相學習、不斷完善自我嗎?

記得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一位瑞典爸爸的帶娃方式,讓我很是認同。這位爸爸認為養娃沒有男女之分,所以他會在洗碗池裡給女兒洗澡,會玩把女兒藏起來的幼稚遊戲,會給女兒穿中性的衣服,會帶女兒去探險……

所以,不要總是拿一些莫須有的養女孩的條條框框去限制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的腳步,而是要放手讓她們自己去尋找想走的路,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給予她無限的鼓勵與支持以及適時的指導。

說到底,現在社會環境變了,女性不再是足不出戶、每日埋頭家庭勞作的傭人,而是可以和男人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活出自己想要的色彩與價值的英雄。

所以,女孩們同樣需要從小被灌輸獨立、自主、果敢、理性、睿智等等價值理念,努力的將命運與幸福掌握在自己手裡。

03

養男孩VS養女孩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經常說“足球是男孩玩的,娃娃是女孩玩的”、“這個遊戲是男孩玩的”、“女孩子要文靜不要咋咋呼呼”、“男人流血不流淚”……

這些對男孩女孩的日常用語,讓我們在學會性別區分的同時,也把想要探索男孩世界的欲望生生的壓抑了下去。

僅僅只是一件玩具或者一個遊戲,為什麼男孩可以玩女孩就不可以?為什麼男孩子不能隨便哭?為什麼要把所有的孩子都按照既定的性別模型來培養?

男女在許多方面縱然會有不同,但不正是這些差異才讓彼此互相學習、不斷完善自我嗎?

記得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一位瑞典爸爸的帶娃方式,讓我很是認同。這位爸爸認為養娃沒有男女之分,所以他會在洗碗池裡給女兒洗澡,會玩把女兒藏起來的幼稚遊戲,會給女兒穿中性的衣服,會帶女兒去探險……

所以,不要總是拿一些莫須有的養女孩的條條框框去限制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的腳步,而是要放手讓她們自己去尋找想走的路,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給予她無限的鼓勵與支持以及適時的指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