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00張老照片,看100年來,中國人的困惑與失落,探索與進步

我選取了這 100 張照片的共同點是人像攝影, 其中的大多數是生活“在時代的齒輪縫裡”的人, 屬於那些很少被捕捉定格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狀態。 而沒有他們, 沒有這些無名之人, 就無法完成名為歷史的馬賽克拼圖。

這 100 張照片, 來自“20 世紀的百年中國記憶”, 涵蓋 1900—1999 年的中國歷史, 收錄了長期拍攝過中國的攝影大師馬克·呂布

83

在街頭賣糖葫蘆的老人, 西安。 (趙利文攝)

84

圍觀電視。 (趙利文攝)

八十年代, 電視與冰箱、洗衣機並稱為“三大件”。

85

非機動版的“邊三輪”, 改進了北京 60、70 年代流行的小竹車。

86

1985 年, 背景中的東皇城根市場已經拆除, 北京。

87

1986 年, 接受“氣功大師”指導, 正在“發功”的人們。

80 年代, 全國興起了一陣“氣功熱”, 當時的新聞畫面看起來已經暗藏黑暗的狂熱色彩。

88

兩名人民警察, 西安。 (趙利文攝)

89

戴著紅袖箍的青年與推著自行車的女青年, 西安。 (趙利文攝)

90

又是一張缺乏基本資訊的照片。

91

1990 一對疲憊的新婚夫婦和花童,臺灣。(張乾琦攝)

92

1991 溫州一家人。

93

1992 溫州街頭。

從民國時期開始,溫州人就開始去法國討生活。現在的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不少的溫州人。

94

1993 騎摩托、戴墨鏡的摩登青年拿著大哥大打電話,上海。

95

1994 畫面中央的女子身穿色彩鮮豔的連衣裙,打扮入時,據推測應為南方某城市。

96

1995 在里弄玩耍的三名少年,上海。

97

1996 年,在照相館裡打扮的新娘,烏魯木齊。

98

1997 晨起後,在陶然亭公園練太極的老人,北京。

99

1998 公園晨練的人群,這種聚集方式某種意義上類似於廣場舞的原型。

100

90 年代,麥當勞、肯德基等西方速食進入中國市場,與80後、70後的成長記憶相比,90後們的童年形成了不同代際間的結構性記憶斷層。

又是一張缺乏基本資訊的照片。

91

1990 一對疲憊的新婚夫婦和花童,臺灣。(張乾琦攝)

92

1991 溫州一家人。

93

1992 溫州街頭。

從民國時期開始,溫州人就開始去法國討生活。現在的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不少的溫州人。

94

1993 騎摩托、戴墨鏡的摩登青年拿著大哥大打電話,上海。

95

1994 畫面中央的女子身穿色彩鮮豔的連衣裙,打扮入時,據推測應為南方某城市。

96

1995 在里弄玩耍的三名少年,上海。

97

1996 年,在照相館裡打扮的新娘,烏魯木齊。

98

1997 晨起後,在陶然亭公園練太極的老人,北京。

99

1998 公園晨練的人群,這種聚集方式某種意義上類似於廣場舞的原型。

100

90 年代,麥當勞、肯德基等西方速食進入中國市場,與80後、70後的成長記憶相比,90後們的童年形成了不同代際間的結構性記憶斷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