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雲南近代醫藥的開拓者——經利彬

(1895――1958)

經亨頤獨子經利彬早年病故。 在他的子侄輩中, 以經利彬在學術上最負盛名。 經利彬, 字燧初, 著名醫學家和教育家。 早年留學法國,

獲里昂大學理學和醫學博士學位。 曾任北京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北平研究院生物部部長兼研究生所主任、動物研究所所長兼中國醫藥所所長, 雲南大學教授。

――《驛亭經氏家族》

經利彬, 字燧初, 上虞縣五驛鄉(今上虞市驛亭鎮)驛亭村人。 雲南近代醫藥的開拓者。

早年, 經利彬留學法國里昂大學, 獲理學、醫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 任北平大學農學院教授兼生物系主任、北平女子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教授。 1929年10月, 國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學研究所成立, 由經利彬任所長。 在生理研究所期間, 經利彬曾對防己、槐實、黨參、川芎、槲寄生、車前、常山、柴胡、半夏、知母、浮萍、地黃、石斛、澤瀉、瓦松、玄參、蒼術、三七、牛膝等20餘種中藥進行研究。

此外, 還比較了退熱藥、利尿藥、利膽藥、治消渴藥等4種同類中藥的藥理作用。 其研究結果多在該所自己出版的中西文報告彙刊上發表。 他先後在《科學》雜誌發表的《說血》和《麻醉劑與血中甘質之研究》等論文, 分別就血清、紅血球、血塊等作了系統介紹, 揭示了麻醉劑與血中甘質的三大關係,在當時醫學界引起很大轟動。

1934年, 經利彬任北平研究生院生物部部長兼研究室主任。 1937年, 北平淪陷, 隻身前往昆明, 繼任北平研究生院動物研究所所長, 兼中國醫藥研究所所長、雲南大學生物系教授。 經利彬在昆明期間, 參與過明代地方本草名著《滇南本草》的整理研究, 1945年出版《滇南本草圖說》第一集, 書中選取《滇南本草》的26種藥物, 繪製原植物線條圖, 附圖說, 列釋名、原文、形態、考證、分佈、藥理、圖版說明等, 至今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1946年, 臺灣戰爭結束,台光復灣,經利彬前往臺灣,旋即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任命他為臺灣省衛生局局長, 並指派他前去接收台南州立病院(台灣總督府台南病院)。

在任衛生局局長期間, 因不善官場應酬, 不久卸任。 1958年在台病逝。

經利彬一生著述頗豐, 著有《滇南本草綱目》(合著)、《衛生學》(合著)、《脊椎動物之腦量》、《金魚鰭及鱗之複生》、《疲勞肌肉能使生長加速之初步研究》、《麻醉劑對尿素之作用》、《黨參對血球與血壓之作用》、《中國北方食料與血中磷鈣之含量關係》、《槐實之生理作用》、《疲勞肌肉能使生長加速之初步研究》、《車前子對於尿量排泄及其成分變異之研究》、《氣候與健康》等。

徐悲鴻為經利彬作立馬圖

經利彬與齊白石、徐悲鴻等交誼甚篤, 得贈畫頗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