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7大“要”點,寶寶吃飯壞習慣退散!

文:田育瑄

孩子這個不吃、那個不吃, 每天餐桌上總要上演一場我追你跑的世界大戰, 家長到底該怎麼做才是?其實, 兩三歲孩子的認知能力剛剛建立,

也才懂得運用手指抓取, 除了可以教導餐具的使用, 更是打造正確飲食習慣的最佳時機, 美國Parents雜誌分享如何教導孩子認識食物, 讓孩子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如何讓孩子不挑食?美國Parents雜誌推薦7大“要”點, 讓家長不再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煩惱, 讓孩子從小到大營養均衡胃口好!

1. 要有耐心

孩子不可能第一時間就主動嘗試每樣食物, 良好的飲食習慣有賴日常生活中的培養, 經研究統計, 孩子至少要嘗試8到9次以後, 才會開始喜歡上某類蔬果, 而吃東西就像學習知識一樣, 除了速率有所區別, 喜歡的種類也有所不同, 所以當孩子對初次接觸到的食物有所挑剔時, 請別生氣, 別忘了他只是需要多點時間挑選,

找到他的最愛。

2. 要有選擇

在孩子2歲以前, 盡可能使用不同的烹飪方式煮給孩子嘗試, 像是番茄就可以變化出番茄炒蛋、涼拌沙拉, 或是搭配其他食材食用, 這些都是認識食物種類的妙方, 研究指出, 只要嘗過各種口味料理的孩子, 長大後對於各式菜色的接受度都來得較高。

3. 要不怕髒

不要急著擦去孩子臉上的食物殘渣或阻止孩子撥弄食物, 這年紀的孩子正企圖使用感官來探索周遭的世界, 所以捏擠或亂抓也是孩子認識食物質感相當重要的方式, 孩子唯有透過手跟口的接觸才有辦法建立起對各類食物的認知。

4. 要不拘束

焦慮和壓力都是導致孩子食欲不振的因素, 家人聚在一起用餐, 除了滿足口腹之欲外,

主要是為了分享與交流, 而不是計較孩子到底吃了幾口;家長該做的, 是避免干涉、專心吃飯, 用身體力行的方式, 來灌輸健康的飲食習慣, 同時, 讓孩子在安全、愉快的氣氛下用餐, 孩子自然就會食欲大增、胃口大開。

5. 要會鼓勵

當孩子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食物, 自然就能刺激與豐富孩子的味蕾, 進而享受其中, 用輕鬆的心情嘗試不同的料理, 喜歡就吃, 不喜歡就放一邊, 如果你常鼓勵孩子嘗試新的口味, 孩子也就不用擔心不吃會被罵或是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久而久之不用等你開口, 孩子自然就會多吃幾口。

6. 要不刻意

為孩子準備食物時, 不必太局限於是給大人還是小朋友吃的, 讓孩子試試看你盤子裡的熱狗、起司或榛果等等食物,

只要處理成孩子可以入口的份量即可;同時盡可能的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的食材, 這不但能啟發孩子的味蕾, 更會讓孩子對“吃”有多一份的期待與想像。

7. 要多嘗試

經統計發現, 孩子對蔬果的偏好與家長有直接的關聯, 若是家長對體重控制或營養攝取有特殊的需求, 這也會影響孩子與食物間的連結;家長不妨可以將孩子嘗試的口味視為一個全新的機會, 除了讓孩子多方的接觸, 更可以從孩子的體驗過程中, 顛覆你自身以往的飲食習慣。

★版權所有, 轉載請加注作者及出處, 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