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通過腦癱的病因病理述高危兒早期干預的必要性

從相關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發現, 腦癱發病率各國差別不大, 城鄉差別不大, 男性略高於女性。 近年來, 由於產科技術、圍產醫學、新生兒醫學的發展, 新生兒死亡率、死胎發生率均有明顯下降, 但腦癱的發病率並無減少的趨勢。 這種現象是由於搶救重危兒技術提高, 使許多以往很難存活的早產兒和極低體重兒得以存活, 而這些嬰兒患腦癱的機率明顯高於足月兒和正常體重兒。

腦癱的直接病因是在腦發育成熟前, 腦損傷和(或)發育缺陷導致以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為主的綜合征。 腦損傷和腦發育缺陷的時間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出生前, 圍生期和出生後。 有人用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因素進行分析。 傳統觀點認為圍生期原因是導致腦癱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認為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的腦癱發生於出生前, 其中相當大的比例原因不明。

出生前因素大致分為:1, 母體因素。 母親孕期大量吸煙酗酒, 理化因素, 妊娠期感染, 先兆流產, 用藥, 妊娠中毒, 外傷, 風濕病, 糖尿病, 胎兒期的迴圈障礙, 母親智力落後, 母體營養障礙, 重度貧血等。 近年來, 由於感染/炎症與腦癱關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臨床與流行病學資料都證實腦室周圍白質軟化(PVL)是腦癱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而感染是導致PVL發生的原因。 2, 遺傳因素。 近年來研究認為, 遺傳因素對腦癱的影響很重要。 雙胞胎同時患腦癱, 家族中已經有腦癱患兒再發生腦癱的幾率偏高, 有報導單純共濟失調型腦癱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關, 部分痙攣性雙癱、偏癱患兒具有遺傳傾向。 圍生期因素主要有:1, 患腦癱的危險性隨著體重偏離同胎齡標準體重的程度而增加,
低出生體重兒或巨大兒患腦癱的幾率可高於正常體重數十倍。 2, 早產是目前發現患腦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 胎盤功能不全, 缺血缺氧等被認為與腦癱有關。 出生後因素主要有:新生兒期驚厥、呼吸窘迫綜合征、吸入性肺炎、敗血症、缺血缺氧性腦病、顱內出血、腦積水、膽紅素腦病以及腦部感染、低血糖症、腦外傷等都被認為是腦癱的危險因素。

腦癱的病理改變很廣泛, 主要為腦幹神經核, 皮質, 灰質團塊的神經元結構改變以及白質中神經纖維變化及骨髓鞘分離等。 痙攣性雙癱以及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改變為主, 多見於早產兒。 不隨意運動型可見基底節病變或腦室周圍白質軟化, 共濟失調型大部分為先天性小腦發育不全。 痙攣性偏癱主要是對側腦損傷。 從原因分析病理變化主要有:發育障礙和腦損傷, 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或損傷類型主要累及錐體系/錐體外系和小腦三大體系。

綜合以上描述, 我們需要重視早產兒/低體重兒等高危因素兒童,

儘早干預, 將不良發展發生率降到最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