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國內車企與國際品牌頻牽手,長城汽車也要與寶馬在一起?

日前, 有消息稱, 長城汽車要和寶馬一起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

對此, 雖然長城汽車方面還沒有正式披露, 但有寶馬高管表示, “這事基本屬實, 兩家公司正打算在中國組建合資企業。 ”

傳言中的落戶地熱了?

雖然長城汽車牽手寶馬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尚未塵埃落定, 但有個“協力廠商”卻率先熱鬧起來, 它就是傳言中的合資公司候選落戶地——常熟。

當然, 據常熟經開區負責招商的相關人士表示, “常熟目前還在不斷修正方案, 盡力以最大優勢將‘長城寶馬’落地常熟。 ”

對此, 吃瓜群眾表示, 無論能不能落戶常熟, 但長城寶馬這事靠譜啊?

對常熟來說, 已經有了奇瑞捷豹路虎與觀致汽車兩家整車企業, 如果長城汽車與寶馬的合資公司也在這裡落戶, 那整車廠帶動的周邊產業發展、居民就業也是相當可觀。 更關鍵的是, 這對常熟未來吸引更多汽車企業及其相關產業入駐大有好處啊。

雙方各取所需?

縱覽國內車企, 到目前為止, 還沒有與國際品牌車企牽手的公司已經少之又少了。 上汽擁有大眾、通用等多個合資品牌;一汽有大眾、奧迪等多個合資品牌;廣汽與豐田、本田、三菱等都有合作;北汽合資小夥伴有賓士和現代。

在汽車產業合資與收購的大潮裡, 長城汽車顯得頗為另類。

作為在SUV市場上表現突出的中國汽車製造商, 長城汽車近期也正急於尋找此類機會。 儘管目前尚不明確長城與寶馬之間的合作最終將以何種形式得到開展, 但外界對此依然開始猜測起來。

有業內人士表示, 雙方的合作很有可能聚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對長城汽車來說, 旗下目前僅有的一款C30EV續航能力為200公里, 在新能源市場競爭力堪憂。

或許正是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趨勢, 今年初,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表示要投入300億元用於新能源、智慧化等項目。

5月份, 長城汽車宣佈與日本半導體廠商瑞薩電子在自動駕駛技術和純電動汽車等領域展開合作。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寶馬擁有相當雄厚的技術儲備, 這恰好可以對長城汽車形成互補。 2014年開始, 寶馬將BMW i 電氣化動力技術應用於產品線, 先後推出i3、i8等車型。 2016 年, 成立主打電動性能的 iPerformance子品牌。

當然, 對於長城汽車而言, 與寶馬合作的話能否帶來積極效應尚未可知。

去年, 長城汽車推出獨立高端品牌WEY, 這是繼哈弗之後該製造商旗下的第二個子品牌。 作為定位高於哈弗的高檔品牌, WEY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

無論雙方未來的合資產品使用長城標, 還是使用新車標, 其定位都將與WEY出現重疊。 這將令魏建軍那顆躁動的心更加無處安放。

從寶馬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 目前, 寶馬在中國僅與華晨汽車成立了華晨寶馬, 以此對旗下5款車型開展本土化製造。 今年前8個月, 寶馬當地累計交付達到383976台, 同比增長16.4%。

作為寶馬在中國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奧迪汽車目前正謀求與上汽集團共同組建第二家在華合資企業。 激烈的競爭態勢讓寶馬有理由尋找第二家在華合作夥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