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長點心吧:那些名不副實的酥脆柳 其實都是大忽悠

你注意過食品“說明書”嗎?裡面的配料, 成分等你是否仔細看過?商家並沒有欺騙你, 至少沒有明目張膽地欺騙你, 關鍵是我們每個消費者自已就必須長點心了。 以下就是幾個例子——

混淆“是非”的“味”字食品

在玲琅滿目的超市里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食品, 比如月餅有木瓜味月餅、牛乳味餅乾、櫻桃味可樂等等, 其實不是實名所致, 那個“味”字說明這種食品中沒有這種材料, 只是一個口味而已, 它是用食用香料調配出來的。

市場上不少水果味月餅的內陷是用冬瓜做的。 可以留意一下一些水果味月餅的配料表, 相應的水果找不到, 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食用香精等。

如果是“水果味”月餅, 那指的只是食物的口味, 而非真的有這種材料。 不過, 只要按照規定使用食用香料或色素, 對人是無害的, 也是符合相關健康標準的。

其他帶“味”字的食物也是同樣道理, 比如乳飲料就不是真正的乳製品飲料,

其含量極少, 所以根本不能代替乳製品, 更別說營養價值。

脆字食品是什麼鬼?

果蔬脆片一定都吃過。 是不是認為把零食換成果蔬脆片, 方便、好吃還健康, 豈不一舉多得?然而, 錯了。

這樣的果蔬脆片(如香蕉片、脆棗、香菇脆、秋葵幹),

往往是真空油炸製成的, 雖然真空油炸在安全性上優於普通油炸, 但因為有了油, 脂肪和熱量就上漲了。

不光是果蔬脆片, 脆紫菜卷、脆皮腸、脆皮花生、香脆面……這些食品其實正是因為有油, 吃起來才香溢滿口嘎嘣脆。

吃太多油脂會增加肥胖發生的風險。 血脂異常或需要減肥的朋友, 就別吃太多了。

酥字食品眯人眼

鳳梨酥、核桃酥、花生酥、蛋黃酥……這些帶“酥”字的食品, 大家都不陌生。 和帶“脆”字的食品一樣, 它們也往往高糖高油高熱量。 吃太多, 對血糖、血脂以及體重的控制都不利, 還很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看一下鳳梨酥產品, 按每塊25克算, 吃上兩塊, 就相當於吃進了 31.65 克碳水化合物, 這相當於一根大香蕉呢, 9.1克脂肪, 約等於半兩五花肉的脂肪量, 將近909千焦(217千卡)的熱量近4兩米飯的熱量。

柳字食品忽悠誰

不論超市還是街頭巷弄, 都會看到讒嘴欲滴的雞柳呀, 蟹柳、豬柳、牛柳等。 但有的柳字輩食品可能並非取自真材實料。 如蟹柳, 就是蟹肉棒, 一般不是蟹肉做的, 而是用魚肉糜加工模仿而成的。

最可恨的是有不良商家用鴨肉冒充“牛柳”。 如果發現價格非常便宜、口感特別嫩的牛柳, 就要提高警惕了。 而常用來做漢堡肉的豬柳肉餅, 為了達到比較好的口感, 一般會額外添加肥肉和澱粉。

雞肉本身是健康的選擇, 但如果做成了街頭巷尾常見的油炸雞柳,就變了性質了。一方面是裹了厚厚的澱粉,另一方面,油炸之後,可是會吸進很多油脂的。這一口下去,除了美味,還有高熱量。

沒人借你一雙慧眼,但為了健康我們還是睜大眼睛,甄別食品的“真偽”。

但如果做成了街頭巷尾常見的油炸雞柳,就變了性質了。一方面是裹了厚厚的澱粉,另一方面,油炸之後,可是會吸進很多油脂的。這一口下去,除了美味,還有高熱量。

沒人借你一雙慧眼,但為了健康我們還是睜大眼睛,甄別食品的“真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