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視機遇堅定走發展實體經濟之路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十一中秋長假結束, 各種靚麗資料紛紛出爐, 僅旅遊一項, 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05億人次, 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836億元,

按同口徑前7天與去年國慶長假比較, 分別增長11.9%和13.9%;銀聯大資料顯示, 與今年五一長假相比, 日均旅遊消費金額、日均旅遊消費人次分別是1.2倍和1.6倍。 而另外的一些資料, 卻也足夠醒目,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 2017年“十一黃金周”城市房屋成交量創下自2014年來的最低, 平均跌幅達到了8成;財新資料顯示, 9月製造業PMI、服務業PMI雙降至51和50.6。

城市房屋成交量出現下滑是今年整個房地產市場行情的延續, 今年1月至9月, 全國房屋市場尤其是一、二線城市, 平均成交跌幅達到40%。 而就房價而言, 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份,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連續7個月回落。 房屋成交量的大幅度下降與房價的回落, 是對“房子是用來住的”的詮釋,

也預示此前房地產一枝獨秀的失衡現象終將有所改觀。 但引出的問題是, 畢竟房地產業撐起經濟快速增長半壁江山已有近10個年頭, 接下來我們的經濟應該向何處去, 應該有怎樣的發展。

經濟資料出現波峰谷底原本很正常, 但上述資料透露出的資訊, 應該讓我們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的時候, 再一次厘清經濟發展的思緒, 那就是堅定扎實地走發展實體經濟之路。

眾所周知,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 關係到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 但多年來我國經濟脫實向虛的態勢沒有得到有效扭轉, 實體經濟收縮停頓、鮮少擴張。 2015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僅為5.9%, 為1992年以來最低。 2016年以來, 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雖緩中趨穩,

但絕大部分來自非主營業務增長。 而成本上升使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同步下降, 企業虧損面擴大;產業結構不合理、供需結構不匹配, 特別是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品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制約我國實體經濟振興不利有較多的全球原因, 但在客觀上也確有諸多我們自身的問題。 首先是在虛擬經濟崛起的同時, 由於沒能建立起與實體經濟的互動機制和傳導路徑, 使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虛擬領域快速膨脹, 吸引全社會過度投機, 使大量資金在虛擬領域空轉, 擠壓了實體經濟發展空間, 更讓實體經濟嚴重“失血”。 其次是我國實體經濟增長的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優勢逐步減弱, 企業稅負重、融資成本高, 企業成本壓力有增無減,

經濟收益一路下降。 客觀上的經濟效益不佳, 反過來使企業在主觀上喪失了發展的內生動力, 因而普遍存在創新意願不強和創造能力不足。

砥礪奮進的五年中, 黨和國家多次做出振興實體經濟的重大部署, 明確指出振興實體經濟的根本出路在改革。 包括加快體制改革, 激發實體經濟活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為實體經濟騰挪出更大發展空間;引導企業內部機制改革, 提升實體經濟創新能力;促進制度建設與監管的改革, 完成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展;推進經濟國際化改革, 使企業加快融入全球產業體系等等。 而一切部署和措施的目的最為重要, 那就是要讓做實體經濟的企業能掙到錢。

如果做實業不能產生效益, 我國經濟脫虛向實就是一句空話, 並且永遠不可能實現又好又快增長。

必須看到, 我國實體經濟振興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來。 儘管外部環境還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改革與發展將遇到的困難也不可預知, 但只要不再虛幻、不再徘徊, 集中我們的全部智慧和所有力量, 堅定不移推動實體經濟回歸本應所在的國民經濟的基石地位, 經濟高品質發展才能得以實現。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