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權臣PK,王莽採用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成功搬掉仕途路上的攔路虎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 有的人說他是“巨奸”, 有人說他是盜國賊, 有的人說他是政治家, 也有人說他是改革家。 拋開是非恩怨,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位中國歷史轉捩點上特別人物。

王莽, 字巨君, 從小便有“恭儉”的良好習慣。 恭就是恭敬, 儉就是節儉。 王莽之所以會有這樣好的脾性, 全拜他的父親王曼所賜。 其父王曼是漢成帝的生母王政君的異母弟弟。 王曼在王政君這個山頭還沒起來時就死了, 等到王政君做了皇太后四處封侯的時候, 當然沒有王曼的份兒。 王莽還有個大哥, 和他爹一樣早早地蹬腿見閻王了, 所以王莽家就剩下了兩個寡婦和一個小屁孩。 雖然身為貴族, 但是處於貴族的末端, 小屁孩王莽早早嘗盡了人間的辛酸貧寒, 知道“折節為恭儉”。

作為一個家底不硬的貴族, 青春期的王莽自然把希望寄託在裙帶關係上, 謀職大隊中的黃牛票還要靠自己爭取才行。

因此, 王莽勤勤懇懇地在學而優則仕的大道上做出努力。

西元前22年, 王莽用敏銳的政治眼光發現, 他苦苦等待的機會不期降臨了。 當時, 王莽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病重臥床, 身邊的猢猻們都已經散了, 加上久病無孝子, 他養尊處優的孩子們, 哪裡知道一位將死之人內心的寂寞和敏感呢?但是王莽知道。 他對照自己的苦難童年, 開始實施自己善於作秀的政治手段, 趁著王鳳理智尚在, 隨即打鋪蓋捲兒定居在伯父的床頭床尾, 精心守護。 藥要親自嘗, 飯要親自喂, 連續幾個月沒洗澡, 王莽盡心盡力的侍奉把王鳳打動了——身邊的這個侄子, 比親生兒子還親呀!所以王鳳臨死的時候, 特意叮囑姐姐王政君和外甥漢成帝,

一定要給王莽安排個職位。 對此, 漢成帝很快就拜王莽為黃門侍郎, 這一年, 王莽二十四歲。

正式進入仕途之後, 王莽面臨選邊站隊的艱難選擇。 因為當時大將軍繼任者王音與王家武侯進行了赤裸裸的內鬥, 對此, 王莽傾盡家財前途押寶在了武侯集團。

結果再次證明王莽獨具慧眼, 他也因為武侯集團大獲全勝而升為校尉。

經過王莽幾年的辛苦經營, 黑道白道都和他有了交集。 王莽趁熱打鐵, 買通從事中郎陳湯, 讓他幫自己在成帝面前美言幾句。 從事中郎是皇帝的近侍官, 陳湯辦事也極有效率, 奏摺寫得曲折宛轉, 觸動人心:“父早死, 獨不封, 母明君供養皇太后, 尤勞苦, 宜封。 ”於是王莽被封了新都侯。 他結交的各方勢力群起回應, 很快他便聲名鵲起。

三十歲的王莽成為貴族的高層人物之後, 本著“洗洗澡”的原則, 依舊夾著尾巴做人, 勤勤懇懇地服侍自己的皇帝表哥, 深得皇帝的喜歡。

王莽不但不貪污、不受賄, 而且慷慨大方, 經常用自己的工資救濟手底下的賓客。

賓客生個病什麼的, 他又是噓寒問暖, 又是送金送藥, 總之, 王莽以治病為標杆, 切實做到了“散輿馬衣裘,振施賓客,家無所餘。 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 故在位更推薦之,遊者為之談說,虛譽隆洽,傾其諸父矣”。

很快, 王莽的“仗義十三郎”名號打響了, 他獲得了從貧民到貴族的一致傾倒。這使得王莽結識權貴十分便利,有誰不想炫耀自己跟西漢帝國的“四好青年”王莽是朋友呢?

也正是因為王莽擁有了超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不再選擇小富即安,而將目標直指天下權臣——大司馬一職。

他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淳于長。淳于長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外甥,王氏集團“官二代”的典型代表,他因為在立趙飛燕為皇后一事中立過大功,得到了漢成帝的重用,受封列侯,位居九卿,權貴壓倒公卿。

淳於長的巴結籠絡手段不亞于王莽,他在外結交諸侯、州牧、太守,那些人賄賂他的錢財和皇帝給予的賞賜累積巨萬。淳於長因為有這種與生俱來和後天培養的雙重優越感,所以壓根兒沒把王莽這個草根放在眼裡。

當然,王莽也不是吃素的,他不動聲色地搜集淳於長的罪證,手裡的小本本記了他的許多猛料,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淫於聲色,不奉法度。

正在這時,大將軍王根病重在床。王根也和他哥哥王鳳一樣,在彌留之際感受不到人間的溫暖,簡直是孤獨寂寞冷。而他的外甥淳于長正春風得意,最有希望成為未來的大將軍,自然也無暇關心王根的身體。王根對此深為不滿。

天賜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王莽故技重施,背上幾年前伺候王鳳的鋪蓋捲兒,揣上淳于長的黑記錄,跑到了王根家,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起王根的起居來。

王根感動之餘免不了要跟王莽抱怨:現在的年輕人不懂得關心老年人,尤其淳於長,太不像話了!王莽聽到這話都要哭了——辛苦十幾天就等您老人家這句話了。他趕緊從懷裡掏出小本子,一條一條地揭淳於長的短。精彩之處,氣得王根吹鼻子瞪眼捶胸長歎,大怒道:“竟然有這等事,為什麼不告訴我!”

他讓王莽立馬把這些告訴皇太后。皇太后聽後也很氣憤:“這孩子放肆到這種地步,快去奏告皇上!”於是,王莽馬上把這件事告訴了漢成帝。

漢成帝倒是很淡定,左手一挽袖子,緩緩說道:“朕要好好查查他。”這一查,直接終止了淳於長的政治生涯。他被免去了官職,遣送回封國,落得罪至大逆、斃於獄中的下場。

淳於長垮臺後,社會輿論給予了“爆料王”王莽一致的肯定,不止在帝國高層中“莽以獲忠直”,民間更是給了王莽“大義滅親”的高度評價。

就這樣,深諳厚黑學精髓的王莽,經過自己一系列的努力,一舉鏟掉對手,為自己的仕途迎來了一馬平川。

綏和元年(西元前8年),王根做了兩件事,兩件驚天動地的事。

第一,主動讓位——辭職告老“乞骸骨”。

第二,主動讓賢——推薦王莽接自己的大司馬之位。

漢成帝很快便批准了王根這兩個請求。

至此,王莽搖身一變,成了朝中的大司馬,成了一號權臣。這一年,王莽才三十八歲,便爬到了身為人臣的頂峰。

他獲得了從貧民到貴族的一致傾倒。這使得王莽結識權貴十分便利,有誰不想炫耀自己跟西漢帝國的“四好青年”王莽是朋友呢?

也正是因為王莽擁有了超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不再選擇小富即安,而將目標直指天下權臣——大司馬一職。

他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淳于長。淳于長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外甥,王氏集團“官二代”的典型代表,他因為在立趙飛燕為皇后一事中立過大功,得到了漢成帝的重用,受封列侯,位居九卿,權貴壓倒公卿。

淳於長的巴結籠絡手段不亞于王莽,他在外結交諸侯、州牧、太守,那些人賄賂他的錢財和皇帝給予的賞賜累積巨萬。淳於長因為有這種與生俱來和後天培養的雙重優越感,所以壓根兒沒把王莽這個草根放在眼裡。

當然,王莽也不是吃素的,他不動聲色地搜集淳於長的罪證,手裡的小本本記了他的許多猛料,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淫於聲色,不奉法度。

正在這時,大將軍王根病重在床。王根也和他哥哥王鳳一樣,在彌留之際感受不到人間的溫暖,簡直是孤獨寂寞冷。而他的外甥淳于長正春風得意,最有希望成為未來的大將軍,自然也無暇關心王根的身體。王根對此深為不滿。

天賜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王莽故技重施,背上幾年前伺候王鳳的鋪蓋捲兒,揣上淳于長的黑記錄,跑到了王根家,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起王根的起居來。

王根感動之餘免不了要跟王莽抱怨:現在的年輕人不懂得關心老年人,尤其淳於長,太不像話了!王莽聽到這話都要哭了——辛苦十幾天就等您老人家這句話了。他趕緊從懷裡掏出小本子,一條一條地揭淳於長的短。精彩之處,氣得王根吹鼻子瞪眼捶胸長歎,大怒道:“竟然有這等事,為什麼不告訴我!”

他讓王莽立馬把這些告訴皇太后。皇太后聽後也很氣憤:“這孩子放肆到這種地步,快去奏告皇上!”於是,王莽馬上把這件事告訴了漢成帝。

漢成帝倒是很淡定,左手一挽袖子,緩緩說道:“朕要好好查查他。”這一查,直接終止了淳於長的政治生涯。他被免去了官職,遣送回封國,落得罪至大逆、斃於獄中的下場。

淳於長垮臺後,社會輿論給予了“爆料王”王莽一致的肯定,不止在帝國高層中“莽以獲忠直”,民間更是給了王莽“大義滅親”的高度評價。

就這樣,深諳厚黑學精髓的王莽,經過自己一系列的努力,一舉鏟掉對手,為自己的仕途迎來了一馬平川。

綏和元年(西元前8年),王根做了兩件事,兩件驚天動地的事。

第一,主動讓位——辭職告老“乞骸骨”。

第二,主動讓賢——推薦王莽接自己的大司馬之位。

漢成帝很快便批准了王根這兩個請求。

至此,王莽搖身一變,成了朝中的大司馬,成了一號權臣。這一年,王莽才三十八歲,便爬到了身為人臣的頂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