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軍事視角看南京的水(3):秦淮河是玄武湖的“前媽”?

玄武湖古時叫桑泊, 隨著歷史變遷, 名稱叫北湖、後湖、玄武湖等。 筆者認為玄武湖是古秦淮河改道後, 沉澱下來的湖泊。

不信?

那就往下看。

俯瞰玄武湖(圖注)

從南進入玄武湖的秦淮河離開了南京城區, 玄武湖沒有了主要水源, 但還有兩處來水。

一是紫金山北麓、幕府山南麓之間這一大片地域, 主要水流都彙集到玄武湖。 《嘉慶江寧府志》曰:“直瀆水, 今觀音門入江水也。 自邁皋橋以南, 水經三塔寺入後湖(玄武湖), 北會鐘山東北諸山水, 由大水關傅家橋(應在今幕府山東面)而西注于江。 ”這裡雖與江通, 但水勢不大, “河道縈紆不絕, 惟狹不通舟耳”。

二是原古秦淮河到長江出水口, 即獅子山至幕府山之間的凹地。 這一缺口大約有四五千米寬, 當年長江漲潮, 江水由此缺口湧入玄武湖, 使玄武湖面積比當今大三四倍。 東吳時吳大帝觀水軍操演, 攜百官與家人從城內乘船橫渡玄武湖到湖北岸大壯觀山(今紅山)觀禮台。

如果當時沒有寬闊水面和通往長江的航道, 水軍是進不來的。 南朝時陳高宗到玄武湖觀演, 有步騎10萬陳於玄武湖, 樓艦500艘出瓜步江, 場面之大, 於今難以想像。 直到宋朝王安石在此填湖造田, 玄武湖之後幾百年不見蹤影。 明朝又開挖玄武湖, 規模縮至當今這麼大。

明朝為什麼重新開挖玄武湖?

玄武湖與台城(圖注)

古人有論:“金陵地勢外高而中卑, 玄武湖實受北山諸水, 瀦蓄失所, 不旱則潦耳。 ”元代多次大風江漲, 莊稼被淹, 人多溺亡, 不得不開後湖河道, 排瀦水, 從龍灣(今下關附近)入江。 朱元璋在洪武年間, 也不得不“開衍為湖”。 揣摩疏浚玄武湖的原因, 一是如古人所言, 填湖造田, 地勢仍然低窪, 紫金山、幕府山之水仍然要流到這裡來, 加上去長江的缺口也被填上, 排水不暢, 這裡田不是田, 塘不是塘, 只是一片沼澤濕地, 什麼都沒有, 可惜了近城這一片曠地。 二是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這是一片歷史存水區, 稍加開挖即成湖泊,

使南京城東北面用水護城, 比護城河還管用, 何樂而不為!

朱元璋建城時, 有過城牆從北極閣北直接向西(現有此走向的一小段城牆為證)的考慮, 似沿著鼓樓崗、清涼山走向, 只把現在南京的南半部包進來。 後可能感到這樣城北沿與長江相隔太遠, 北向安全沒有保障, 於是下大決心城牆從北極閣後轉彎向北, 直趨神策門, 再向西包進獅子山, 再向南接上南唐時的老建康城。 這樣城內的範圍足夠大, 城東北又開挖了天然護城河——玄武湖, 城北城西貼近了長江, 可充分利用江湖之險。 新建的明城牆與新開挖的玄武湖相得益彰, 豈不兩全齊美!筆者判斷當年朱元璋就是這麼想的。

那麼玄武湖和城區內不同時期的河道, 如塹北壕、潮溝、楊吳運瀆、青溪、城北河、珍珠河是什麼關係?

玄武湖與台城(圖注)

除青溪在南京歷史早期起到過軍事作用, 其它河流過小, 在軍事上幾乎沒有什麼價值, 不再評價它們。 但可以說玄武湖在長江漲潮時湖面是高過這些城內河渠的, 城內河渠往往需要玄武湖向它們補水。 至今仍存的是解放門外沿城牆東行百十步湖邊的武廟閘,這個閘口現在還在使用,只是閘口比當時九華山到北極閣之間闊大的缺口小了許多。玄武湖進城水道據說還有大樹根閘(玄武門北)和太平門閘,但筆者都沒找到。玄武湖通長江的河口也只剩下了金川河末段和護城河殘段,從衛星圖上看,河道也不順暢,時斷時續。江潮如今已進不了玄武湖,當年潮水洶湧擁入玄武湖的壯觀景象只能憑今人的想像力。玄武湖通過塹北濠連通“潮溝”,連溝水都與長江共呼吸、同漲退,是何等景象!而今的武廟閘口只有在近處才聽得嘩嘩的出水聲,湖水順城牆下管道進入市委大院內武廟一側,流入珍珠河,最多起個洗刷管道、流水不腐的作用。

歷史上還有一個人工管道,即從富貴山至九華山缺口,今太平門一帶向南流入青溪,一部向西經潮溝進入楊吳運瀆。這個缺口學者往往語焉不詳,有說至今仍保留了太平門閘。其實這個缺口在一段歷史時期所起的作用要高於塹北濠。查看民國30年代的地圖,在南京軍區大院北門與北京東路交會處,有沿院內禦史廊向南的水渠,清代地圖更通明故宮護城(宮)河。歷史早期,這個缺口似為引玄武湖水入青溪的水道。

青溪如今只剩明故宮遺址東的一段河溝,青溪路一側(有學者說此河溝不是青溪,青溪已湮沒)。六朝青溪發于紫金山南麓,彎彎曲曲向南流入秦淮河,時謂“九曲青溪”,入河口大約在今東水關之東、七橋甕之北。從秦淮河溯溪而上可抵今海軍指揮學院內的半山園。當年王安石居此,曾乘船順河而下南走秦淮。青溪還有一個主要水源玄武湖。《太平寰宇記》雲:“青溪在縣(指當時的上元縣)北六裡,闊五丈,深八尺,以泄玄武湖水,南入秦淮。”青溪在六朝時經過人工取直加深後,成為城東的一道防禦屏障。南宋景定年間,青溪經疏浚,有深1.5丈、闊30丈、長4715丈的城濠,儼然一道重要的護城屏障。

我們可以想像,當時的建康城北有玄武湖並直通長江,西有長江貼城而過,南有寬闊的秦淮河,東有青溪接通玄武湖和秦淮河,整個南京城區被水包圍,敵人要攻破南京城,如果沒有強大的水軍,徒奈何耶?

其實四周繞水的南京城,青溪這一方面還是薄弱環節,畢竟不寬不深,水波不興,所以六朝戰事發生在青溪兩岸的還是不少。如東晉蘇峻叛亂時,叛軍燒光青溪柵後,擊殺東晉忠臣卞壺及其二子,攻入台城。有學者說青溪是一條大河,筆者認為不然。青溪發源的紫金山體量不大,面積有限,承接的雨水不多,形不成不竭而流的源泉,估計豐水期可行船,枯水期可能乾涸。如今紫金山主峰和西峰南下之水,也只是穿過中山植物園的小溪,時斷時續,流入前湖,怎麼形成“九曲”的規模呢?也只有掘開太平門附近富貴山和九華山兩山之間的鞍部,引玄武湖水進入青溪,青溪才能煥發出青春的活力,起到一定的軍事防禦功能。

朱偰《金陵古跡圖考》認為“太平門地勢過高,決難引水入城,後湖之水入城,當自北水關(今武廟閘)”。他的判斷過於武斷。一是這裡地勢感覺較高,其實只是寬度不大的一段低壟,挖開或堵上絕非難事,歷史上即有挖開記錄,也有堵塞記錄。二是實測海拔高度,與玄武湖湖面基本持平,都是9米。人的感覺和科學測繪是兩回事。三是《建康實錄》對青溪與運瀆利用潮溝的關係有明確定位:“東發青溪,西……接運瀆,入秦淮;又開一瀆,北至後湖,以引湖水,至今為運瀆……東出至青溪者,為潮溝。”這就明確了北湖之水南出有潮溝和青溪兩個出水口,潮溝一支向東與青溪相接,另一支南接運瀆。“東發”和“西接”說明潮溝水是由東向西流的。有史料記載,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玄武湖通青溪通水大閘(太平門閘)和通心溝水壩(武廟閘),也是一輔證。

至今仍存的是解放門外沿城牆東行百十步湖邊的武廟閘,這個閘口現在還在使用,只是閘口比當時九華山到北極閣之間闊大的缺口小了許多。玄武湖進城水道據說還有大樹根閘(玄武門北)和太平門閘,但筆者都沒找到。玄武湖通長江的河口也只剩下了金川河末段和護城河殘段,從衛星圖上看,河道也不順暢,時斷時續。江潮如今已進不了玄武湖,當年潮水洶湧擁入玄武湖的壯觀景象只能憑今人的想像力。玄武湖通過塹北濠連通“潮溝”,連溝水都與長江共呼吸、同漲退,是何等景象!而今的武廟閘口只有在近處才聽得嘩嘩的出水聲,湖水順城牆下管道進入市委大院內武廟一側,流入珍珠河,最多起個洗刷管道、流水不腐的作用。

歷史上還有一個人工管道,即從富貴山至九華山缺口,今太平門一帶向南流入青溪,一部向西經潮溝進入楊吳運瀆。這個缺口學者往往語焉不詳,有說至今仍保留了太平門閘。其實這個缺口在一段歷史時期所起的作用要高於塹北濠。查看民國30年代的地圖,在南京軍區大院北門與北京東路交會處,有沿院內禦史廊向南的水渠,清代地圖更通明故宮護城(宮)河。歷史早期,這個缺口似為引玄武湖水入青溪的水道。

青溪如今只剩明故宮遺址東的一段河溝,青溪路一側(有學者說此河溝不是青溪,青溪已湮沒)。六朝青溪發于紫金山南麓,彎彎曲曲向南流入秦淮河,時謂“九曲青溪”,入河口大約在今東水關之東、七橋甕之北。從秦淮河溯溪而上可抵今海軍指揮學院內的半山園。當年王安石居此,曾乘船順河而下南走秦淮。青溪還有一個主要水源玄武湖。《太平寰宇記》雲:“青溪在縣(指當時的上元縣)北六裡,闊五丈,深八尺,以泄玄武湖水,南入秦淮。”青溪在六朝時經過人工取直加深後,成為城東的一道防禦屏障。南宋景定年間,青溪經疏浚,有深1.5丈、闊30丈、長4715丈的城濠,儼然一道重要的護城屏障。

我們可以想像,當時的建康城北有玄武湖並直通長江,西有長江貼城而過,南有寬闊的秦淮河,東有青溪接通玄武湖和秦淮河,整個南京城區被水包圍,敵人要攻破南京城,如果沒有強大的水軍,徒奈何耶?

其實四周繞水的南京城,青溪這一方面還是薄弱環節,畢竟不寬不深,水波不興,所以六朝戰事發生在青溪兩岸的還是不少。如東晉蘇峻叛亂時,叛軍燒光青溪柵後,擊殺東晉忠臣卞壺及其二子,攻入台城。有學者說青溪是一條大河,筆者認為不然。青溪發源的紫金山體量不大,面積有限,承接的雨水不多,形不成不竭而流的源泉,估計豐水期可行船,枯水期可能乾涸。如今紫金山主峰和西峰南下之水,也只是穿過中山植物園的小溪,時斷時續,流入前湖,怎麼形成“九曲”的規模呢?也只有掘開太平門附近富貴山和九華山兩山之間的鞍部,引玄武湖水進入青溪,青溪才能煥發出青春的活力,起到一定的軍事防禦功能。

朱偰《金陵古跡圖考》認為“太平門地勢過高,決難引水入城,後湖之水入城,當自北水關(今武廟閘)”。他的判斷過於武斷。一是這裡地勢感覺較高,其實只是寬度不大的一段低壟,挖開或堵上絕非難事,歷史上即有挖開記錄,也有堵塞記錄。二是實測海拔高度,與玄武湖湖面基本持平,都是9米。人的感覺和科學測繪是兩回事。三是《建康實錄》對青溪與運瀆利用潮溝的關係有明確定位:“東發青溪,西……接運瀆,入秦淮;又開一瀆,北至後湖,以引湖水,至今為運瀆……東出至青溪者,為潮溝。”這就明確了北湖之水南出有潮溝和青溪兩個出水口,潮溝一支向東與青溪相接,另一支南接運瀆。“東發”和“西接”說明潮溝水是由東向西流的。有史料記載,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玄武湖通青溪通水大閘(太平門閘)和通心溝水壩(武廟閘),也是一輔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