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紅色山西!劉伯承在山西抗日戰場

抗戰爆發後, 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率部開赴山西抗日戰場, 發動群眾, 建立太行抗日根據地, 從此,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氣焰千萬丈。 ”這首膾炙人口的戰歌響徹在太行山上。

初上山西抗日戰場, 劉伯承等一二九師領導人率部廣泛開展遊擊戰。 為配合國民黨守軍在娘子關的作戰, 劉伯承率第一二九師先後在長生口、東石門、馬山村等處, 以襲擊、伏擊、阻擊等手段, 打擊進犯日軍。 為阻擊和牽制由井陘沿正太路南側西進之日軍第二十師團左翼縱隊, 第一二九師主力在七亙村地區先後兩次設伏, 殲滅日軍400餘人。 娘子關失守後, 劉伯承指揮所部先後在黃崖底、戶林村設伏, 殲滅日軍500多人, 有力地鉗制了日軍經娘子關的西犯, 掩護了防守娘子關地區的國民黨軍的撤退。

八路軍一二九師開赴晉東南

在著名的百團大戰中, 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一二九師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在獅堖山戰鬥中, 守衛獅堖山的一二九師三八五旅發揚勇猛頑強的作風, 堅守6個晝夜, 同敵人進行了反復的拼殺和較量, 攻如猛虎, 守如泰山, 給敵人以重大殺傷。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 劉伯承堅決執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戰略方針,

積極組織正規軍、遊擊隊和民兵相結合的遊擊集團, 並組建大量武裝工作隊, 實行“敵進我進”, 向敵佔區、交通線廣泛出擊, 粉碎了日偽軍的頻繁“蠶食”和殘酷“掃蕩”。

劉伯承、鄧小平等合影

1942年5月, 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規模空前的大“掃蕩”,

在艱苦的轉移突圍中, 八路軍總部機關遭到重創, 左權副總參謀長犧牲。 6月上旬, 日軍又發起對太行山南部的重點攻勢, 矛頭直指一二九師師部。 劉伯承率部經過四晝夜艱苦激戰, 勝利突出日軍合圍。

劉伯承和鄧小平在太行抗日根據地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環境中, 劉伯承不僅注重學習, 而且非常重視調查研究, 瞭解掌握日軍的戰略戰術。 他說:敵我鬥爭, 不僅是軍事力量的比賽, 而且是政治、經濟、文化全部力量的決鬥。 不僅鬥力, 更主要的是鬥智。 在1940年北方局召開的高幹會議上, 劉伯承提出了“敵進我進”的戰略。 他認為:日軍把八路軍包圍起來步步緊逼, 像用梳子篦, 在這種情況下再講敵進我退, 根本就無法生存。 後來到延安見到毛澤東, 毛澤東稱讚他:你這個“敵進我進”提得好!

劉伯承同朱德、聶榮臻、鄧小平在遼縣觀看部隊訓練

劉伯承為國內不可多得的將才,在他誕辰50周年時,朱德撰文祝賀他的壽辰。文中寫道:“抗戰軍興,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伯承同志任一二九師師長。六年來,敵後堅持,獲得許多重大勝利,創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保衛了太行軍區,訓練一二九師成為鐵的兵團,更屢歷盡艱苦,盡瘁為國。”“在軍事上,伯承同志不但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而且在軍事理論上造詣很深,創造很多。他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將風,為國內不可多得的將才。”

劉伯承、鄧小平和聶榮臻等合影

1943年9月,劉伯承離開太行抗日根據地赴延安。1945年6月當選為第七屆中央委員。在抗戰勝利前夕,他率部大舉對日寇反擊,殲滅日偽軍5萬餘人,收復縣城59座。

編輯:曉貳

劉伯承同朱德、聶榮臻、鄧小平在遼縣觀看部隊訓練

劉伯承為國內不可多得的將才,在他誕辰50周年時,朱德撰文祝賀他的壽辰。文中寫道:“抗戰軍興,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伯承同志任一二九師師長。六年來,敵後堅持,獲得許多重大勝利,創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保衛了太行軍區,訓練一二九師成為鐵的兵團,更屢歷盡艱苦,盡瘁為國。”“在軍事上,伯承同志不但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而且在軍事理論上造詣很深,創造很多。他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將風,為國內不可多得的將才。”

劉伯承、鄧小平和聶榮臻等合影

1943年9月,劉伯承離開太行抗日根據地赴延安。1945年6月當選為第七屆中央委員。在抗戰勝利前夕,他率部大舉對日寇反擊,殲滅日偽軍5萬餘人,收復縣城59座。

編輯:曉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