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潮汕人喜愛的水果之一

在潮汕的水果種類繁多, 幾乎不同的季節就出一兩樣的水果和野果。 春季有楊桃, 桔子。 。 。 夏季有荔枝, 桂圓, 楊梅, 楊桃, 李子, 桃子。 。 。 , 秋季有橄欖, 油甘, 多尼, 鳥梨, 鳳梨, 楊桃。 。 。 , 冬季有柑橘, 柳丁, 。 。 。

以下給大家介紹一下, 潮汕普遍喜愛的一種水果油甘果(潮汕就這個叫法)。 油甘果在印度被奉為聖果。 有句諺語:"甘回味甜, 越吃越少年", 還有"余甘吃了回味甜, 老人吃了變少年"的民謠。

油甘果(余甘子), 屬大戟科葉下珠屬植物, 因其吃起來"先苦後甜"得名。 又名喉甘子、油甘果, 油柑子、庵羅果、牛甘果, 余甘、庵摩勒、庵摩落迦果、土橄欖、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攬子、喉甘子、魚木果、滇橄欖、橄欖等。

油甘果(余甘子)一種藥食兩用水果, 高可達10余米, 枝灰褐色。 單葉互生, 10~23對, 排成兩列, 著生於側生小枝上, 極似羽狀複葉, 葉線狀長橢圓, 長2cm, 先端圓鈍, 葉柄短幾乎無柄, 全緣, 葉面濃綠色。 單性花同株, 花黃色, 生於小枝中、下部葉腋, 雄花多數, 具細長的梗, 花被6;雌花少, 不具梗, 花被6, 子房上位, 3室。 果實扁球形, 呈不明顯的6棱, 黃綠色, 直徑2~2.5cm, 果皮肉質, 有酸味, 表面光滑有光澤, 內果皮硬骨質, 種子6枚, 褐色。 花期和果實成熟期依類型和地區不同, 花期有春開一次,

春秋兩次花和四季開花幾種情況, 花期約1~1.5個月, 座果率高。 一般早熟品種7月成熟, 中熟品種8~9月成熟, 晚熟品種在10月成熟, 二次開花的則翌年2月陸續成熟, 但集中成熟期在冬季。 大小年不明顯。 其果鮮食酸甜酥脆而微澀, 回味甘甜, 故名余甘, 余甘子樹耐旱耐瘠, 適應性非常強, 喜光喜溫。 產新時間: 一月, 二月。 生長期1~3年。 資源分佈 分佈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油甘果樹生長於海拔200至2300米的山地疏林, 多見於日照強烈的向陽處, 耐旱耐瘠, 適應性極強, 可在樹上掛果保鮮6-8個月之久。 由於特殊的生長環境造就了它超高光防護力與超強抗氧化力, 維生素含量更是蘋果160倍、柑橘的100倍, 具有高效的美白力。 目前市場上也有野生牛甘果賣和水果型牛甘果兩種。 與野生牛甘果相比, 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纖維少、營養豐富、產量高、效益好等特點, 而且吃起來更加甘甜爽口。

油甘果葉片富有革質, 不易壓碎, 過去廣東人多用來洗淨曬乾作枕芯用。 特別是在夏天,

油甘葉的枕芯能起到疏風散熱之功效, 比用木棉絮或蕎麥殼枕芯涼快舒適得多。

營養成分

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E、B等多種微量元素及礦物質, 同時還含有人體所需的14種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豐富的有機硒, 尤其是維生素C, 每100克鮮余甘果中含維生素C500-1841毫克, 比素有維生素之王的獼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種保健醫療作用。

化學成分

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有機酸、纖維素、果膠、單寧、蛋白質、生物鹼、磷、余甘果鈣、鐵、鉀、鈉、鞣質{分離可得訶子酸、沒食子酸等),余甘子酸、余甘子酚、粘酸等成分。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簡稱l、12種維生素、18種氨基酸、16種宏量和微量元素。DOS、vc、鞣質等,因而能明顯提高人體紅細胞 SOD活性,降低血液中LPO含量

主治功效

能明顯治療和預防胃癌,對乙肝、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均有較好的療效。治療咽喉不適、煙酒過度、膽道蛔蟲絞痛等等,更是立竿見影。此外,余甘果的根、莖、葉均可入藥

提取物對葡萄球菌、佶寒桿菌、鄯佶寒桿菌、走腸桿菌、痢癱軒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最近幾年,研究者又發現奈甘果具有抗癌作用:北京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時余甘果進行了防癌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余甘采汁對強致癌物 N一亞硝基化合物在動物、人體內的合成有明顯的阻斷作用,阻斷率達 90%以上。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余甘子"九胺輕身,延年長生"。輕身即為減肥,延年長生則為抗衰老,而且余甘子可以久服,無 任何副作用中醫學認為,余甘果味甘苦、性涼。具有清肺刺咽、補益肝腎、化瘟止噘、生津解毒的功教。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痹、肺熱或感冒風熱、咳嗽咽幹、煩熱,並且它的莖葉熬湯泡腳可以治療腳蘚。

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苦;甘;酸;性涼

【歸經】脾;胃經 歸肺、大腸經。

【功效】益肺養胃,解毒利咽。

【主治】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主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渴;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鮮品取汁。

【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油甘果各部位功用

果:甘、微澀、涼。用於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感冒發熱,咽喉痛,咳嗽,口幹煩渴,牙痛,維生素丙缺乏症。

根:淡,平。用於高血壓病胃痛,腸炎,淋巴結結核。

葉:辛,平。祛濕利尿。用於水腫,皮膚濕疹。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風虛熱氣。

2.《本草拾遺》:主補益,強氣力。取子壓取汁和油塗頭生髮,去風癢,初塗發脫,後生如漆。

3.《海藥本草》:主上氣咳嗽。

4.《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喉痹。

5.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潤肺化痰,生津止渴。

藥用價值

潤肺化痰,生津止渴,降低血壓,增進食欲,可治喉炎和乙肝炎,常吃牛甘,有醫療和保健功效,在民間應用廣泛。 能明顯治療和預防胃癌,對乙肝、高血脂、高血壓、高血 糖等均有較好的療效。治療咽喉不適、煙酒過度、膽道蛔蟲絞痛等等,更是立竿見影。此外,余甘果的根、莖、葉均可入藥,用余甘果葉作藥枕,民間早已廣為流傳。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余甘子“九胺輕身,延年長生”。輕身即為減肥,延年長生則為抗衰老,(而且余甘子可以久服,無 任何副作用) 中醫學認為,余甘果味甘苦、性涼,具有清肺刺咽、補益肝腎、化瘟止噘、生津解毒的功教,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痹、肺熱或感冒風熱、咳嗽咽幹、煩熱。

油甘果的綜合保健價值:

油甘果是健身治病的藥用植物,其果實在我國作為民間中藥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中藥大辭典》對油甘果的藥用價值闡述為“化痰、生滓、止咳、解毒、治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幹”。余甘子有“久服輕身,延年長生”的健身勞效。余甘子與防治高血壓、高血脂、抗衰老、保肝、健胃、美容、減肥、排金屬毒、糖尿病等治療功效有關。

1、抗菌、抗病毒作用

斯里蘭卡、緬甸、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均有用余甘子治療瘧疾、腸胃炎、眼角膜炎、淋病等歷史;我國民間則用其治療感冒發燒、上呼吸道發炎;現今用余甘子製成的喉片可治療急慢性咽喉炎、咳嗽等。其次,余甘子能抑制乙肝病毒,具有保肝功效。

2、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油甘果中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維生素c、鞣質、維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油甘果含有12種維生素,其中vc的含量最高,為同重量蘋果的160倍,被醫學界稱為“天然維生素丸”。人體缺乏vc時,蛋白質的轉化就會受阻,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也不能進行。長期服用余甘果,大量的穩定的vc與單甯、黃酮、多酚等物質共同作用,逐漸而又自然的長效排毒,不會腹瀉帶走體內的營養物質,還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排解重金屬,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同時又補充了大量人體有益的,必須的和難得的營養元素,達到排毒養顏、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它與山楂、白欖列為“世界三大雜果”。

3、防癌、抗癌作用

n—亞硝基化合物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它對各種動物及人的器官和組織均會誘發腫瘤,因此減少體內亞硝胺合成,對預防人類腫瘤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發現余甘果汁不論在體內還是體外,均能有效阻斷n—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4、降脂減肥作用

人體能源物質的攝入量超過機體所需時,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而脂類在體內的運輸形式一血脂,也就會增高;若堆積在肝臟,可引起脂肪肝;積存在動脈內膜上,就易形成粥樣斑塊,而造成病。在當前營養狀況日趨提高之時,血脈不暢、血管彈性下降,導致心、腦血管富貴病的發病率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早在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油甘果有“久服輕身,延年生長”作用。近代藥理研究表明,余甘子能有效降低血中膽固醇不口甘油三酯的作用,能治療單純性肥胖,且有一定的降壓作用,這無疑對心腦血管病患者是一福音。

5、油甘果對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油甘果種子中所含的亞油酸、亞麻酸都具有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調節膽固醇,軟化血管,治療及預防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以上實驗結果表明了余甘子對防治人類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6、降血糖及改善糖尿病併發症作用

油甘果的降血糖作用可能與其所含的黃酮類和甾醇類化合物、多種有機酸以及鉻、鍺、鋅、硒等微量元素有關。動物實驗表明,能增高糖原水準,有利於調節血糖。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併發視網膜病變的病人其視網膜微血管病變及出血斑消褪,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病人的體征得到改善。

油甘果為一種常用藏藥,與訶子,毛訶子三者在藏藥中常被稱為“三大果”使用頻率很高,余甘子果實味酸微澀,清熱涼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咳嗽,喉痛,口幹及維生素C 缺乏症。在藏藥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壓病等。近年研究結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油甘果的食療方

食用方法:生吃最好,但是比較苦澀,一般都是醃制後再吃,比較容易入口,也有做成果醋的牛甘果,果脯的。營養非常豐富,維生素C是蘋果的100倍,是獼猴桃的5倍,是柑橘的15-20倍。

油甘子性涼,味甘、微澀,有清熱利咽、潤肺止咳的作用,經常使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咳嗽、口幹煩渴、牙疼以及維他命C缺少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有壓制功效。

1、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痛,口幹煩渴,維生素C缺乏症:鮮余甘子果十至三十個。使用清水五百毫升煎至二百五十毫升口服,每天一~二回。(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白喉:滇橄欖一斤,玄參、甘草各一兩。冷開水泡至起霜花,取霜用棉紙鋪開曬乾後,加馬尾龍膽粉二錢,冰片五分,炒白果仁粉五錢,吹喉用。

3、治哮喘:滇橄欖二十-個,先煮豬心肺,去浮沫再加橄欖煮熟連湯吃。

4、治河豚魚中毒:滇橄欖生吃吞汁,並可治魚骨梗喉。(②方以下出《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5、治療水腫,肌膚濕疹、毒蛇咬傷:取油甘子葉十五~三十克,使用清水七百五十毫升煎至二百五十毫升,口服。每天一~二回。

6、治療濕疹,皮炎:取油甘子葉二十五~三十克,使用清水一千毫升煎至三百五十毫升外洗患處。每天二~三回。

7、治療支氣管炎,胃炎:取油甘子根十五~三十克,使用清水七百五十毫升煎至二百五十毫升,每天一回口服。

8、治療腸炎腹瀉,高血壓:取油甘子幹根十五~四十克,使用清水七百五十毫升煎至二百五十毫升,每天一回口服。

居家調養實用方

(1)油甘果銀杏龍眼肉粥

取油甘果20克,銀杏30克,龍眼肉5顆,大米150克。將大米、余甘子分別洗淨,銀杏、龍眼肉均去殼;將四種材料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米爛粥稠即可。早餐食用,趁熱服用,每日1劑。

本品具有清熱利濕、補血涼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可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等不適。

(2)油甘果飲:取余甘子15個,知母5克,石膏20克。將二者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2次。此方對治療實熱火盛引起的咽痛、牙痛有很好的療效。

(3)油甘果煲豬肉:油甘子10顆,蜜棗3個、豬瘦肉300克,生薑3片。蜜棗去核,豬肉切塊。一起放進瓦煲內,加人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1個多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該湯甘酸清潤,有除煩生津,甘潤益氣的功效。此量可供3~4人用。

(4)油甘果木瓜湯:木瓜750克,油甘子6個,雪梨3個,蜜棗3個,瘦肉188克,鹽適量。木瓜去皮去核切厚塊,蜜棗洗乾淨,雪梨去皮切塊,油甘子洗淨用刀拍爛。瘦肉洗乾淨,氽燙後再沖洗乾淨。煲滾適量水,放人木瓜、油甘子、雪梨、蜜棗和瘦肉,水滾後改慢火煲約90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醃油甘子的做法

剛買回來的油甘子用淡鹽水洗過一遍,再用流動水沖洗乾淨,瀝幹水份,一定要瀝幹,每粒都不沾水份。

每粒油甘子用刀拍裂但不要拍太碎。這一步是因為我想讓醃制的時間縮短一點,早點吃到。如果不心急吃的話跳過這一步。

密封玻璃瓶洗淨風乾。一層鹽,一層油甘子,可放兩片甘草,一層鹽,一層油甘子,兩片甘草…最後在上面灑多點鹽,用乾淨的幹紗布蓋在瓶子口上,放陰涼處靜置3天。(不喜歡甘草的可以不放甘草)

到了第三天,將玻璃瓶裡的油甘子汁全部倒出來,加適量的水煮開,自己測量水量足夠覆蓋玻璃瓶裡的油甘子就行。煮開後放涼透。

最後把完全涼透了的鹽水倒入玻璃瓶,鹽水一定要覆蓋所有油甘子。蓋上瓶蓋,放置陰涼處存放。

小貼士

1.快的話,一周後就可以吃了,汁水可以沖水當茶喝,油甘子當然也是可以吃的,可是利咽的好東西。取食的用具注意一定要幹,不可以沾到水,這樣的話放置一兩年都沒問題。隔一段時間觀察一遍,可以搖晃一下瓶子,讓表面的油甘子也一樣完全浸泡。或打開瓶蓋,用無水份匙子壓一壓表面油甘子,有浮沫撇掉。

2.也可以醃成甜的:減少一半鹽,照第1,2,3步操作,第4步煮水的時候加入一碗糖同煮,最後步驟一樣。不喜歡甘草的可以不放。

醃制方法2:

(1)先把果子洗乾淨。然後抓鹽,眼睛看見把鹽弄得果子的周圍都覆蓋有一層鹽不用太厚就可以了,12小時後涼幹。

(2)再用半斤浸泡米酒和二兩酸醋的比例的混合液,把果子放進一個類似罐子的不透光容器裡,讓混合液深度在沒過果子1釐米這樣即可。

(3)然後就是等待的時候。就這樣浸泡至少一個月,直到再次開蓋時果子變成棕黃色。

(部分圖片源之網路)

比素有維生素之王的獼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種保健醫療作用。

化學成分

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有機酸、纖維素、果膠、單寧、蛋白質、生物鹼、磷、余甘果鈣、鐵、鉀、鈉、鞣質{分離可得訶子酸、沒食子酸等),余甘子酸、余甘子酚、粘酸等成分。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簡稱l、12種維生素、18種氨基酸、16種宏量和微量元素。DOS、vc、鞣質等,因而能明顯提高人體紅細胞 SOD活性,降低血液中LPO含量

主治功效

能明顯治療和預防胃癌,對乙肝、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均有較好的療效。治療咽喉不適、煙酒過度、膽道蛔蟲絞痛等等,更是立竿見影。此外,余甘果的根、莖、葉均可入藥

提取物對葡萄球菌、佶寒桿菌、鄯佶寒桿菌、走腸桿菌、痢癱軒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最近幾年,研究者又發現奈甘果具有抗癌作用:北京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時余甘果進行了防癌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余甘采汁對強致癌物 N一亞硝基化合物在動物、人體內的合成有明顯的阻斷作用,阻斷率達 90%以上。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余甘子"九胺輕身,延年長生"。輕身即為減肥,延年長生則為抗衰老,而且余甘子可以久服,無 任何副作用中醫學認為,余甘果味甘苦、性涼。具有清肺刺咽、補益肝腎、化瘟止噘、生津解毒的功教。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痹、肺熱或感冒風熱、咳嗽咽幹、煩熱,並且它的莖葉熬湯泡腳可以治療腳蘚。

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苦;甘;酸;性涼

【歸經】脾;胃經 歸肺、大腸經。

【功效】益肺養胃,解毒利咽。

【主治】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主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渴;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鮮品取汁。

【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油甘果各部位功用

果:甘、微澀、涼。用於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感冒發熱,咽喉痛,咳嗽,口幹煩渴,牙痛,維生素丙缺乏症。

根:淡,平。用於高血壓病胃痛,腸炎,淋巴結結核。

葉:辛,平。祛濕利尿。用於水腫,皮膚濕疹。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風虛熱氣。

2.《本草拾遺》:主補益,強氣力。取子壓取汁和油塗頭生髮,去風癢,初塗發脫,後生如漆。

3.《海藥本草》:主上氣咳嗽。

4.《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喉痹。

5.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潤肺化痰,生津止渴。

藥用價值

潤肺化痰,生津止渴,降低血壓,增進食欲,可治喉炎和乙肝炎,常吃牛甘,有醫療和保健功效,在民間應用廣泛。 能明顯治療和預防胃癌,對乙肝、高血脂、高血壓、高血 糖等均有較好的療效。治療咽喉不適、煙酒過度、膽道蛔蟲絞痛等等,更是立竿見影。此外,余甘果的根、莖、葉均可入藥,用余甘果葉作藥枕,民間早已廣為流傳。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余甘子“九胺輕身,延年長生”。輕身即為減肥,延年長生則為抗衰老,(而且余甘子可以久服,無 任何副作用) 中醫學認為,余甘果味甘苦、性涼,具有清肺刺咽、補益肝腎、化瘟止噘、生津解毒的功教,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痹、肺熱或感冒風熱、咳嗽咽幹、煩熱。

油甘果的綜合保健價值:

油甘果是健身治病的藥用植物,其果實在我國作為民間中藥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中藥大辭典》對油甘果的藥用價值闡述為“化痰、生滓、止咳、解毒、治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幹”。余甘子有“久服輕身,延年長生”的健身勞效。余甘子與防治高血壓、高血脂、抗衰老、保肝、健胃、美容、減肥、排金屬毒、糖尿病等治療功效有關。

1、抗菌、抗病毒作用

斯里蘭卡、緬甸、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均有用余甘子治療瘧疾、腸胃炎、眼角膜炎、淋病等歷史;我國民間則用其治療感冒發燒、上呼吸道發炎;現今用余甘子製成的喉片可治療急慢性咽喉炎、咳嗽等。其次,余甘子能抑制乙肝病毒,具有保肝功效。

2、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油甘果中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維生素c、鞣質、維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油甘果含有12種維生素,其中vc的含量最高,為同重量蘋果的160倍,被醫學界稱為“天然維生素丸”。人體缺乏vc時,蛋白質的轉化就會受阻,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也不能進行。長期服用余甘果,大量的穩定的vc與單甯、黃酮、多酚等物質共同作用,逐漸而又自然的長效排毒,不會腹瀉帶走體內的營養物質,還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排解重金屬,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同時又補充了大量人體有益的,必須的和難得的營養元素,達到排毒養顏、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它與山楂、白欖列為“世界三大雜果”。

3、防癌、抗癌作用

n—亞硝基化合物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它對各種動物及人的器官和組織均會誘發腫瘤,因此減少體內亞硝胺合成,對預防人類腫瘤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發現余甘果汁不論在體內還是體外,均能有效阻斷n—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4、降脂減肥作用

人體能源物質的攝入量超過機體所需時,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而脂類在體內的運輸形式一血脂,也就會增高;若堆積在肝臟,可引起脂肪肝;積存在動脈內膜上,就易形成粥樣斑塊,而造成病。在當前營養狀況日趨提高之時,血脈不暢、血管彈性下降,導致心、腦血管富貴病的發病率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早在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油甘果有“久服輕身,延年生長”作用。近代藥理研究表明,余甘子能有效降低血中膽固醇不口甘油三酯的作用,能治療單純性肥胖,且有一定的降壓作用,這無疑對心腦血管病患者是一福音。

5、油甘果對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油甘果種子中所含的亞油酸、亞麻酸都具有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調節膽固醇,軟化血管,治療及預防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以上實驗結果表明了余甘子對防治人類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6、降血糖及改善糖尿病併發症作用

油甘果的降血糖作用可能與其所含的黃酮類和甾醇類化合物、多種有機酸以及鉻、鍺、鋅、硒等微量元素有關。動物實驗表明,能增高糖原水準,有利於調節血糖。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併發視網膜病變的病人其視網膜微血管病變及出血斑消褪,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病人的體征得到改善。

油甘果為一種常用藏藥,與訶子,毛訶子三者在藏藥中常被稱為“三大果”使用頻率很高,余甘子果實味酸微澀,清熱涼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咳嗽,喉痛,口幹及維生素C 缺乏症。在藏藥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壓病等。近年研究結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油甘果的食療方

食用方法:生吃最好,但是比較苦澀,一般都是醃制後再吃,比較容易入口,也有做成果醋的牛甘果,果脯的。營養非常豐富,維生素C是蘋果的100倍,是獼猴桃的5倍,是柑橘的15-20倍。

油甘子性涼,味甘、微澀,有清熱利咽、潤肺止咳的作用,經常使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咳嗽、口幹煩渴、牙疼以及維他命C缺少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有壓制功效。

1、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痛,口幹煩渴,維生素C缺乏症:鮮余甘子果十至三十個。使用清水五百毫升煎至二百五十毫升口服,每天一~二回。(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白喉:滇橄欖一斤,玄參、甘草各一兩。冷開水泡至起霜花,取霜用棉紙鋪開曬乾後,加馬尾龍膽粉二錢,冰片五分,炒白果仁粉五錢,吹喉用。

3、治哮喘:滇橄欖二十-個,先煮豬心肺,去浮沫再加橄欖煮熟連湯吃。

4、治河豚魚中毒:滇橄欖生吃吞汁,並可治魚骨梗喉。(②方以下出《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5、治療水腫,肌膚濕疹、毒蛇咬傷:取油甘子葉十五~三十克,使用清水七百五十毫升煎至二百五十毫升,口服。每天一~二回。

6、治療濕疹,皮炎:取油甘子葉二十五~三十克,使用清水一千毫升煎至三百五十毫升外洗患處。每天二~三回。

7、治療支氣管炎,胃炎:取油甘子根十五~三十克,使用清水七百五十毫升煎至二百五十毫升,每天一回口服。

8、治療腸炎腹瀉,高血壓:取油甘子幹根十五~四十克,使用清水七百五十毫升煎至二百五十毫升,每天一回口服。

居家調養實用方

(1)油甘果銀杏龍眼肉粥

取油甘果20克,銀杏30克,龍眼肉5顆,大米150克。將大米、余甘子分別洗淨,銀杏、龍眼肉均去殼;將四種材料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米爛粥稠即可。早餐食用,趁熱服用,每日1劑。

本品具有清熱利濕、補血涼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可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等不適。

(2)油甘果飲:取余甘子15個,知母5克,石膏20克。將二者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2次。此方對治療實熱火盛引起的咽痛、牙痛有很好的療效。

(3)油甘果煲豬肉:油甘子10顆,蜜棗3個、豬瘦肉300克,生薑3片。蜜棗去核,豬肉切塊。一起放進瓦煲內,加人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1個多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該湯甘酸清潤,有除煩生津,甘潤益氣的功效。此量可供3~4人用。

(4)油甘果木瓜湯:木瓜750克,油甘子6個,雪梨3個,蜜棗3個,瘦肉188克,鹽適量。木瓜去皮去核切厚塊,蜜棗洗乾淨,雪梨去皮切塊,油甘子洗淨用刀拍爛。瘦肉洗乾淨,氽燙後再沖洗乾淨。煲滾適量水,放人木瓜、油甘子、雪梨、蜜棗和瘦肉,水滾後改慢火煲約90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醃油甘子的做法

剛買回來的油甘子用淡鹽水洗過一遍,再用流動水沖洗乾淨,瀝幹水份,一定要瀝幹,每粒都不沾水份。

每粒油甘子用刀拍裂但不要拍太碎。這一步是因為我想讓醃制的時間縮短一點,早點吃到。如果不心急吃的話跳過這一步。

密封玻璃瓶洗淨風乾。一層鹽,一層油甘子,可放兩片甘草,一層鹽,一層油甘子,兩片甘草…最後在上面灑多點鹽,用乾淨的幹紗布蓋在瓶子口上,放陰涼處靜置3天。(不喜歡甘草的可以不放甘草)

到了第三天,將玻璃瓶裡的油甘子汁全部倒出來,加適量的水煮開,自己測量水量足夠覆蓋玻璃瓶裡的油甘子就行。煮開後放涼透。

最後把完全涼透了的鹽水倒入玻璃瓶,鹽水一定要覆蓋所有油甘子。蓋上瓶蓋,放置陰涼處存放。

小貼士

1.快的話,一周後就可以吃了,汁水可以沖水當茶喝,油甘子當然也是可以吃的,可是利咽的好東西。取食的用具注意一定要幹,不可以沾到水,這樣的話放置一兩年都沒問題。隔一段時間觀察一遍,可以搖晃一下瓶子,讓表面的油甘子也一樣完全浸泡。或打開瓶蓋,用無水份匙子壓一壓表面油甘子,有浮沫撇掉。

2.也可以醃成甜的:減少一半鹽,照第1,2,3步操作,第4步煮水的時候加入一碗糖同煮,最後步驟一樣。不喜歡甘草的可以不放。

醃制方法2:

(1)先把果子洗乾淨。然後抓鹽,眼睛看見把鹽弄得果子的周圍都覆蓋有一層鹽不用太厚就可以了,12小時後涼幹。

(2)再用半斤浸泡米酒和二兩酸醋的比例的混合液,把果子放進一個類似罐子的不透光容器裡,讓混合液深度在沒過果子1釐米這樣即可。

(3)然後就是等待的時候。就這樣浸泡至少一個月,直到再次開蓋時果子變成棕黃色。

(部分圖片源之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