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棣為什麼叫明成祖?明成祖為何不是明太宗?

對於明成祖這個廟號, 我相信絕對多數的人都很熟悉, 那就是朱棣, 但是對於明太宗這個廟號或許就有很多人莫名其妙, 明太宗是誰?好像沒有聽說過, 遠遠沒有唐太宗、宋太宗出名嘛。

其實明太宗一開始是有的, 只不過在傳承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明太宗沒有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來說明太宗是誰, 其實明太宗就是朱棣, 朱棣駕崩後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廟號太宗, 葬於長陵。 所以我們在看《明實錄》的時候是沒有《成祖實錄》的, 朱棣的實錄就被稱作《太宗實錄》,

要查看《明實錄》中朱棣的實錄, 要看《太宗實錄》。

既然朱棣的廟號是明太宗, 怎麼我們都沒怎麼聽說過, 反而現在都稱朱棣為明成祖呢?其實這是朱棣的一個後代改的廟號, 那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

是不是感覺好亂,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嘉慶皇帝為什麼要給朱棣改廟號呢?都過去那麼久了?改廟號總有原因的,

這也正因為對嘉靖有利, 所以嘉靖才改的, 讓魯速來為你詳細分解。

嘉靖皇帝其實是明武宗的堂弟, 由於明武宗死後沒有子嗣, 按照兄終弟及的即位方式才找到了嘉靖也就是當時的朱厚熜。 別看朱厚熜是從藩王當上皇帝的, 但是朱厚熜是個極有主見的人, 不然也不會有後來那麼多的是是非非。

由於朱厚熜沒有從小就受到大臣們的教育, 所以朱厚熜想當然的認為皇帝就應該是乾綱獨斷, 而不是和大臣們商量著來, 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 於是載嘉靖元年就爆發了大禮議之爭。

大禮議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換父母的重大爭論, 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明武宗舊臣們認為嘉靖既然已經即位皇帝就要改認明武宗的父母為父母, 這樣兩人就由堂兄弟變成了親兄弟, 而嘉靖皇帝堅持認原來的父母, 這就產生了矛盾。

表面上大禮議之爭是宗親之爭, 實際上是皇帝和大臣們的權力之爭,

如果說嘉靖皇帝在這個時候服軟, 那麼以後他就無法駕馭這群大臣, 嘉靖皇帝也是聰明人, 他並不是真正的想為父母爭個頭銜, 而只是為了手裡的權力。

大禮議之爭持續了三年, 最後以首輔楊廷和致仕結束, 宣告嘉靖皇帝的勝利。

這還不夠,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

獻皇帝神主奉安於奉先殿東室觀德殿, 上尊號“皇考恭穆獻皇帝”, 明世宗生母改稱“聖母章聖皇太后”, 九月改稱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張太后為“皇伯母昭聖慈壽皇太后”, 從歷史記錄上證明自己的地位。

這些還不夠, 由於嘉靖皇帝是小宗入大宗也就是世系發生了變化, 為了能夠讓自己更加名正言順, 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 明世宗改諡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改上廟號為成祖。 讓同樣是世系發生變化的朱棣為自己正名。

從此明太宗就成為了明成祖, 世人也因為嘉靖皇帝的這次更改習慣稱朱棣為明成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