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養孫為子,唐皇室的奇葩風俗!

隔代親

隔代親!在如今社會普遍存在, 大多數孫輩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含飴弄孫也是爺爺奶奶晚年最大的樂趣。

誰說皇家無親情,

中國古代有一個王朝爺爺輩也是超級溺愛孫子的。

這個王朝就是中國最強盛的王朝——唐朝!

唐朝的奇葩事很多, 比如占弟媳, 娶後媽, 娶兒媳。 但是更奇葩的是疼愛孫子到養孫為子, 對於後世宋朝程朱理學就會覺得不可思議, 簡直是不顧人倫。

“無情未必真豪傑, 憐子如何不丈夫!”開創先河的是我們英明神武的領導, 大唐打下大半天下的唐太宗。 他和長孫皇后特別喜歡聰穎的孫子李欣(魏王李泰長子), 養在宮中, 以為己子, 後其年及弱冠, 出宮歸藩。

唐太宗只不過是把孫子當作兒子一般來疼愛罷了, 而真真正正的把孫子納為兒子一輩的是唐肅宗李亨。

李俶和王妃崔氏

李亨為了巴結拉攏楊貴妃來穩住儲位, 不惜犧牲兒子李俶和沈珍珠的愛情, 給他娶了楊貴妃姐姐韓國夫人的女兒崔氏為嫡妻, 更奇葩的是將崔氏生的兒子李偲, 也就是自己的孫子變成自己的第十一子。

李亨雖說是歷史上最坑爹的和最坑的爹, 但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好在後來李俶的兒子唐德宗李適化解了這一尷尬,

將李偲降回原輩。

唐德宗

唐德宗這人雖然一手化解了親爸的尷尬, 卻又讓兒子唐順宗李誦變得無比的尷尬。 他有樣學樣, 超級喜愛李誦長子李謜, 不顧兒子的感受, 將其認作第六子。

這簡直比唐肅宗更坑兒子, 讓李誦見到自己的兒子喊弟弟,

讓比李謜小的叔叔們喊他哥哥, 真是無比難堪。 本想等德宗死後降一輩, 可是李謜死在唐德宗貞元十五年, 被追贈文敬太子, 這已經蓋棺定論了。

李唐皇室作為鮮卑北朝的貴族, 出現此種現象, 與鮮卑族“收繼婚”的婚姻制度頗有關係。

其實這種在北魏皇室也曾出現, 文明馮太后親自養育孫兒孝文帝元宏, 自己無所出的馮太后將其視如己出, 雖無明確記載納為己子, 但有大臣楊椿甚至孝文帝本人都以“母子”來稱謂與馮太后的關係。

其實在哈薩克族還有一種舊俗就是“還子”。 每對夫妻把生下的第一個孩子送給男方的父母, 讓祖父母把孫兒女當親生兒女撫養, 祖父母與孫兒女的關係改為兒女關係, 稱為“還子”。 祖父母極力疏遠父母與兒女的關係, 對外人也不講明, 並以有年幼兒女而自豪。

唐朝以後五代宋朝前期, 這類降弟為子, 升孫為子也不乏其數。

宋太祖

唐武宗時期,宣武軍節度使王智興將孫子王宴收為己子;五代清源節度使陳洪進收孫子陳文頊為子;《宋會要輯稿帝系一》記載宋太祖曾收趙德昭之子趙惟吉為己子,並取名趙德雍,而《宋史》記載趙德雍為趙廷美之子,這個未必可信。

總的來說養孫為子,只不過是爺爺輩對孫子的溺愛,正所謂養兒防老,養孫飴老!

宋太祖

唐武宗時期,宣武軍節度使王智興將孫子王宴收為己子;五代清源節度使陳洪進收孫子陳文頊為子;《宋會要輯稿帝系一》記載宋太祖曾收趙德昭之子趙惟吉為己子,並取名趙德雍,而《宋史》記載趙德雍為趙廷美之子,這個未必可信。

總的來說養孫為子,只不過是爺爺輩對孫子的溺愛,正所謂養兒防老,養孫飴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