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成吉思汗其實是一個高智商的謀略家!

中原的遊牧民族和中原文明的戰爭長達幾千年, 在上古夏商周時代就開始了戰爭!遊牧民族逐水草而生, 生性自由, 崇尚武力, 處於家族部落的社會形態, 而後遊牧民族的統治結構無論大小一致比較鬆散, 以家庭和部族為基本單位, 如果有強大的部族出現, 就會形成部族聯盟, 但是沒有國家的概念, 戰爭以劫掠為目的, 政治意圖並不突出, 在秦漢時期, 大部分衝突都是為了劫掠, 遊牧民族並未有入主中原的想法!但是由於遊牧民族的特性, 弓馬是他們的生產工具, 在戰爭中這方面的優勢遠超中原農耕民族,

所以面對高機動的遊牧民族突發性劫掠, 中原農耕國家往往防不勝防, 即便是武力值超高統一天下的秦帝國, 在集合了三十萬大軍北驅匈奴後, 也只能築長城以防匈奴劫掠!

在長期和中原王朝的戰爭中, 遊牧民族瞭解到了中原帝國和自己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法度, 國家就是法度為基礎的, 統一明確的各種條例, 讓統治者可以統治更多的人, 統治更大的地區, 這套先進的制度足可以抵消遊牧民族的弓馬優勢!因此從匈奴開始, 很多遊牧民族的雄主都有意識的引進這套漢文化的國家法制, 來建立自己的王朝, 進行有效統治, 但是問題也來了!

第一, 在草原上的生產力遠遠低於農耕化的地區, 制度可以使用, 但是無法強迫遊牧民族改變他們遊牧的習俗, 而且草原地區也不適合農耕, 如果繼續遊牧的話, 那麼他們的社會結構就無法升級, 始終無法全面建立漢化的國家, 最多只能建立一個統治中心, 無法緊密的實施統治, 只能使用上貢制度和奴隸制的混合形態來進行統治,

始終停留在部族聯盟狀態!他們可以動員大量騎兵, 但是軍事上只能通過臨時同盟來進行指揮, 碰到強大有威信的首領, 在順利時可以順風順水, 而一旦首領不夠強大, 或者戰爭遇到挫折, 就是一潰千里!

第二, 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讓他們無力抵抗大自然災害, 一旦受災, 他們的主要食物沒法保證他們可以扛過災荒, 要知道隋朝的官倉一直吃到大唐成立都沒吃完, 糧食更容易保存!收到自然災害後, 遊牧民族只能通過劫掠周邊來生存下去, 而遇到強大的帝國時, 他們也只能是送死或者餓死, 草原承載的人口一直都無法上升, 而中原農耕地區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 可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一次持續的大災難再碰上一個打不過的中原帝國,

就足以摧毀一個遊牧民族部落聯盟, 導致新的霸主崛起!

最終, 這兩個問題在南北朝時期被遊牧民族解決, 經過上百年的戰爭, 大量遊牧民族被擊敗, 被動的內遷以及主動的內附, 在魏晉後期, 大量遊牧民族和漢族混居, 以上兩點被完全擺脫, 他們是半遊牧化的甚至是完全漢化了, 而且在適合農耕的地區, 唯一不變的是他們語言和風俗, 終於在混亂中, 內附的二代三代開啟了建國事業, 遊牧民族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融合了所在地區的漢文化和漢民, 羅馬帝國就是毀於內遷的蠻族, 但是強大的漢民族幸運的擁有大量南方未完全開發的肥沃土地, 自從晉朝南渡後,

大量北方士族也跟隨進入南方, 從而保留了主體漢文化!留在北方的漢人為了自保, 變成了地方豪強, 開始和遊牧民族融合, 半胡化甚至全面胡化, 但是這時候的遊牧民族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已經產生了重大變化, 是一個大融合時期!建立隋朝和唐朝的統治者都是具有胡人血統和文化的混合型民族, 他們兼收南北, 最終形成了強大的唐帝國, 而且開始再次全面漢化!留守的北方匈奴人稱呼大唐皇族為天可汗, 也認為是自己在南方的親戚, 因為他們的確有血緣關係!

回歸主題,五代十國後,是有一次北方遊牧民族的建國史,宋朝並沒有解決北方的問題,蒙古人的機會來了,契丹人和女真人的遼國和金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氣度非凡,遊牧民族第一次在中原建立了大帝國!此事的蒙古人作為草原留守者,接受了遼國和金國的宗主式統治,而本身來自草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深知這塊草原的潛力,他們有一個制度,就是減丁制度,因為草原人口多了吃不飽就會鬧事出來搶劫,所以他們每年都進行類似閱兵的大軍巡視,挑撥部族關係,以各種名義進行殺戮,其實就是減少人口,保證草原留守遊牧部落的弱勢!

鐵木真的家族和部落就是處於這種狀態下,他們時而跟金國關係好,時而關係不好,他的祖父曾經統一過蒙古各部族,被金朝皇帝接見,後來結怨於這次見面,處於持續戰爭中,他的父親死于金國,所以鐵木真家族在蒙古族裡面是有威望和傳承的!鐵木真的成長過程卻是悲慘的,失去了家長的家族,為生活而艱難奮鬥,而同在草原上還有他們家族的世仇,南邊是更強大的仇敵金國。一開始,擁有這麼多敵人的鐵木真只有死亡和抗爭兩條路,所以他一輩子的目標在他父親死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

經過一系列失敗後,鐵木真變成很現實的人,而此時他越來越像遊牧民族眼中的異類,他以首領家族傳人的身份屈居於劄木合之下,在劄木合幫助他之後,又帶走了劄木合的部眾,然後在和劄木合的戰鬥中屈居於實力強大的王汗之下,在戰勝劄木合之後,逐漸和王汗產生衝突,最終打敗了王汗,統一了呼倫貝爾大草原!自此各部落開始歸順鐵木真,成吉思汗由此開始了征服之旅!這個過程充滿了欺騙和背叛,實用主義者鐵木真並不像個爽朗的草原漢子,更像是一個高智商的謀略高手!

為了打敗金朝,當時作為他人生最大的目標,他開始根據蒙古人的習俗改造整個蒙古社會。

第一,職業化軍隊

蒙古人講究幼子受家灶,繼承家業,那麼長子就歸大汗,每個蒙古家庭都要奉獻自己除了幼子之外的其他男子,這些孩子甚至在年幼時就被帶走進行集體訓練,經過嚴格的訓練,蒙古人擁有了紀律,他們軍事素養極高,紀律嚴明,有獻身精神,而且從小就跟隨大軍作戰,在軍中成長,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

第二,軍事技術

常年的戰爭,無論哪支軍隊都會花大力氣改進軍事技術,因為是用命換來的經驗,蒙古人的習慣一直都是屠城留工匠,每次戰爭劫掠的重要物資就是各地各民族的工匠,很快他們就擁有了金國的軍事技術,接著就是伊朗的投石機,然後就是宋朝的火器,在歐洲人面對蒙古人時,他們其實面對的是類似外星人一樣的軍隊,蒙古人有他們聞所未聞的軍事科技,比如進入歐洲的蒙古軍隊貼身穿有絲綢內衣,幾層絲綢衣服在作戰前淋水後,可以有效防禦穿透輕甲的箭頭,這些陰影讓他們後期的魔幻巨作中出現了獸人和魔幻戰士,比如魔戒!

第三,社會結構

這個就是成吉思汗區別於其他任何遊牧民族王者的最偉大的不同,蒙古人沒有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至少在成吉思汗的時候沒有改變,契丹人和金國人在中原建立國家後,生活習慣也改變了,他們成為了享受者,不再有奮鬥精神,變的更注重個人利益,也就是失去了獻身精神!成吉思汗沒有讓蒙古人融合進他們所征服民族的更高級文化中,成吉思汗用了最實用化的方式來解決這些矛盾,如何讓富裕了的蒙古人繼續保持奮鬥精神和獻身精神,第一個就是剛才說的童子軍,這樣成長起來的軍人是職業化的,他們更容易保持狀態,第二就是更好的戰鬥方式和策略,蒙古人作戰是驅趕著一群炮灰的,他們讓平民和俘虜來消耗敵人的軍事物資,他們圍攻城市很少強攻,都是留下少數人長期圍困,然後大軍繼續挺進,利用他們的高機動性能進行長距離迂回作戰,第三他們很少跟敵人硬碰硬,他們有嚴謹的評測,不跟敵人硬拼,如果沒有優勢,他們會撤退,引誘敵人在適合他們的時間進入適合他們的戰場,甚至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完全撤退,誰都不想死的早,那麼就儘量減少戰士的死亡率,戰爭變成了風險可控的有利可圖的事業,每個蒙古人都趨之若鶩!

全世界所有進入文明國家的蠻族都被同化了,西方的高盧人、日爾曼人、維京人,東方的契丹人、女真人、匈奴人,只有蒙古人沒有被完全同化,甚至在他們的帝國崩潰後,他們還佔據草原,快速回歸狀態,土木堡之變甚至俘獲了大明皇帝!

他們征服各地後,都進行了屠殺,破壞農耕結構,開闢大量草場,貴族和官方飼養大批軍馬,為了不被高級文明同化,他們招募各色人種代替他們進行國家治理,管理稅收,選拔官吏,他們是專業的軍人,不事生產和管理!

最終這些因素讓他們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征服者,而沒有沒為類似古羅馬和中國朝代一樣的偉大帝國!在幾代人之後,最終這些征服者的後代還是被逐漸同化,他們開始互相征戰,開始陷入衰弱被驅趕,除了蒙古草原,他們的發源地,其他所有地區的蒙古人都消失了,這就是征服者的代價和詛咒!極端的武力和軍事化和文化上的高度欠缺,導致蒙古文化快速被替代消失!

毫無疑問,成吉思汗的偉大來自於他的頭腦,他可能是當時草原上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謀略家和實用主義者,他做事嚴謹,紀律嚴明,法度嚴苛,以利益和取勝為最大目的,不進行無謂的犧牲,不在乎無謂的臉面,作戰時狡猾而有耐心,類似於動物捕食!而他的這些原則,影響了很多帝國,俄羅斯帝國、帖木兒帝國,莫臥兒王朝,奧斯曼帝國,明清兩朝等!

勝於實用,敗於浮誇,這就是成吉思汗的一生事業基礎!蒙古人在征服的地區,可以改變信仰,可以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改變人種,但是一旦變得浮誇就迎來了他們末日!

回歸主題,五代十國後,是有一次北方遊牧民族的建國史,宋朝並沒有解決北方的問題,蒙古人的機會來了,契丹人和女真人的遼國和金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氣度非凡,遊牧民族第一次在中原建立了大帝國!此事的蒙古人作為草原留守者,接受了遼國和金國的宗主式統治,而本身來自草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深知這塊草原的潛力,他們有一個制度,就是減丁制度,因為草原人口多了吃不飽就會鬧事出來搶劫,所以他們每年都進行類似閱兵的大軍巡視,挑撥部族關係,以各種名義進行殺戮,其實就是減少人口,保證草原留守遊牧部落的弱勢!

鐵木真的家族和部落就是處於這種狀態下,他們時而跟金國關係好,時而關係不好,他的祖父曾經統一過蒙古各部族,被金朝皇帝接見,後來結怨於這次見面,處於持續戰爭中,他的父親死于金國,所以鐵木真家族在蒙古族裡面是有威望和傳承的!鐵木真的成長過程卻是悲慘的,失去了家長的家族,為生活而艱難奮鬥,而同在草原上還有他們家族的世仇,南邊是更強大的仇敵金國。一開始,擁有這麼多敵人的鐵木真只有死亡和抗爭兩條路,所以他一輩子的目標在他父親死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

經過一系列失敗後,鐵木真變成很現實的人,而此時他越來越像遊牧民族眼中的異類,他以首領家族傳人的身份屈居於劄木合之下,在劄木合幫助他之後,又帶走了劄木合的部眾,然後在和劄木合的戰鬥中屈居於實力強大的王汗之下,在戰勝劄木合之後,逐漸和王汗產生衝突,最終打敗了王汗,統一了呼倫貝爾大草原!自此各部落開始歸順鐵木真,成吉思汗由此開始了征服之旅!這個過程充滿了欺騙和背叛,實用主義者鐵木真並不像個爽朗的草原漢子,更像是一個高智商的謀略高手!

為了打敗金朝,當時作為他人生最大的目標,他開始根據蒙古人的習俗改造整個蒙古社會。

第一,職業化軍隊

蒙古人講究幼子受家灶,繼承家業,那麼長子就歸大汗,每個蒙古家庭都要奉獻自己除了幼子之外的其他男子,這些孩子甚至在年幼時就被帶走進行集體訓練,經過嚴格的訓練,蒙古人擁有了紀律,他們軍事素養極高,紀律嚴明,有獻身精神,而且從小就跟隨大軍作戰,在軍中成長,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

第二,軍事技術

常年的戰爭,無論哪支軍隊都會花大力氣改進軍事技術,因為是用命換來的經驗,蒙古人的習慣一直都是屠城留工匠,每次戰爭劫掠的重要物資就是各地各民族的工匠,很快他們就擁有了金國的軍事技術,接著就是伊朗的投石機,然後就是宋朝的火器,在歐洲人面對蒙古人時,他們其實面對的是類似外星人一樣的軍隊,蒙古人有他們聞所未聞的軍事科技,比如進入歐洲的蒙古軍隊貼身穿有絲綢內衣,幾層絲綢衣服在作戰前淋水後,可以有效防禦穿透輕甲的箭頭,這些陰影讓他們後期的魔幻巨作中出現了獸人和魔幻戰士,比如魔戒!

第三,社會結構

這個就是成吉思汗區別於其他任何遊牧民族王者的最偉大的不同,蒙古人沒有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至少在成吉思汗的時候沒有改變,契丹人和金國人在中原建立國家後,生活習慣也改變了,他們成為了享受者,不再有奮鬥精神,變的更注重個人利益,也就是失去了獻身精神!成吉思汗沒有讓蒙古人融合進他們所征服民族的更高級文化中,成吉思汗用了最實用化的方式來解決這些矛盾,如何讓富裕了的蒙古人繼續保持奮鬥精神和獻身精神,第一個就是剛才說的童子軍,這樣成長起來的軍人是職業化的,他們更容易保持狀態,第二就是更好的戰鬥方式和策略,蒙古人作戰是驅趕著一群炮灰的,他們讓平民和俘虜來消耗敵人的軍事物資,他們圍攻城市很少強攻,都是留下少數人長期圍困,然後大軍繼續挺進,利用他們的高機動性能進行長距離迂回作戰,第三他們很少跟敵人硬碰硬,他們有嚴謹的評測,不跟敵人硬拼,如果沒有優勢,他們會撤退,引誘敵人在適合他們的時間進入適合他們的戰場,甚至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完全撤退,誰都不想死的早,那麼就儘量減少戰士的死亡率,戰爭變成了風險可控的有利可圖的事業,每個蒙古人都趨之若鶩!

全世界所有進入文明國家的蠻族都被同化了,西方的高盧人、日爾曼人、維京人,東方的契丹人、女真人、匈奴人,只有蒙古人沒有被完全同化,甚至在他們的帝國崩潰後,他們還佔據草原,快速回歸狀態,土木堡之變甚至俘獲了大明皇帝!

他們征服各地後,都進行了屠殺,破壞農耕結構,開闢大量草場,貴族和官方飼養大批軍馬,為了不被高級文明同化,他們招募各色人種代替他們進行國家治理,管理稅收,選拔官吏,他們是專業的軍人,不事生產和管理!

最終這些因素讓他們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征服者,而沒有沒為類似古羅馬和中國朝代一樣的偉大帝國!在幾代人之後,最終這些征服者的後代還是被逐漸同化,他們開始互相征戰,開始陷入衰弱被驅趕,除了蒙古草原,他們的發源地,其他所有地區的蒙古人都消失了,這就是征服者的代價和詛咒!極端的武力和軍事化和文化上的高度欠缺,導致蒙古文化快速被替代消失!

毫無疑問,成吉思汗的偉大來自於他的頭腦,他可能是當時草原上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謀略家和實用主義者,他做事嚴謹,紀律嚴明,法度嚴苛,以利益和取勝為最大目的,不進行無謂的犧牲,不在乎無謂的臉面,作戰時狡猾而有耐心,類似於動物捕食!而他的這些原則,影響了很多帝國,俄羅斯帝國、帖木兒帝國,莫臥兒王朝,奧斯曼帝國,明清兩朝等!

勝於實用,敗於浮誇,這就是成吉思汗的一生事業基礎!蒙古人在征服的地區,可以改變信仰,可以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改變人種,但是一旦變得浮誇就迎來了他們末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