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憑什麼這麼多媒體為陸風X2打call?試駕體驗告訴你背後真相……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得說:“世界之所以是這樣的構成, 取決於你的認知。 ”

借著這句哲學氛圍十足的話語, 我特別想給諸位分享一下近期車媒體對一款新晉小型SUV的試駕體驗——陸風X2。 正是基於對陸風X2這款車型長時間零距離的接觸認知, 讓我再次刷新了對陸風汽車的印象高度。

車輛基本資訊——

車型:2017款陸風X2 1.6L自動勁銳版

類型:多路況綜合實地試駕體驗

時間:2017年9月21日-27日

此時此刻, 必須講一句公道話:傳統意義上的小型SUV市場都在互爭雄長, 但是如果你真得打算考慮入手一台6—8萬左右的SUV車型的話, 那我建議你不妨切身感受一下陸風X2再做定奪。 因為在進行了這次深度試駕之後, 我發現這台自主SUV居然擁有叫板合資SUV的實力。

之所以這麼說, 是源於我在拿到試駕車之後的一次朋友圈猜(裝)車(逼)行為, 大多數小夥伴都沒能認出這是一台陸風, 甚至有朋友覺得這是“十幾萬的標緻車”。

這畫風讓我頓時有種認知:陸風X2在初印象第一關就贏了!其實這也無可厚非, 因為在我剛剛拿到這台X2的時候, 外觀和內飾的品質也著實突破了我對這個價位的SUV的認知。

從產品本身看, 陸風X2的初印象就是“高顏值、有質感, 小鮮肉的溫暖處處顯”。

那麼在小型SUV市場日趨白熱化的競爭格局中, 陸風X2能否擔起“小型SUV市場的攪局者”的名頭呢?陸風 X2欲想攪局, “通關秘訣”又有哪些呢?我們逐一為各位分享此次試駕背後的切身感受:

如果非得誇他是一位“新青年SUV的排頭兵”, 這句話我不反對。 畢竟, 陸風X7的大肆成功後, 急需一款新生小型SUV來後補家族力量。

第一眼看到陸風X2, 很難與那台明星車型X7聯繫到一起。 整車給人最多的感覺全新的設計語言帶來的年輕時尚感:中網上沿的鍍鉻直連到燈眉, 向下勾勒出了整個前臉的動感。 緊湊的車身比例外加簡潔的車身側面線條,

都讓它充滿了青春活力, 小型SUV設計成這副模樣顯然是十分討喜的。

我所試駕的這台X2是售價7.68萬的1.6L自動勁銳型, 車身尺寸為4160*1810*1670mm, 軸距2560, 與他的兄弟車型長安CS35完全一致, 一副標準的小型SUV身材。 毫無疑問, 其競品車型也應該是長安的CS35和奇瑞瑞虎3系列。

而一進到車內,對於這台車的價格就有了更深度的懷疑——因為它太不像是一台售價7萬元的小型SUV了。多媒體控制區按鍵佈局十分合理,加上適當鍍鉻裝飾,讓其整體的設計很顯檔次,面板之間的縫隙大小都很均勻,功能區域的劃分也十分清晰,也不會讓人感覺很繁瑣。

既然說是“試駕”,那麼最重頭戲的部分肯定是上路體驗。取到車之後,經城市快速路直奔黃河西岸取景,約60公里的路程感受了不同路況的體驗,總結起來可分為三個字——

█“巧”

通過城市路段時,X2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巧”字。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提供的125馬力雖然在資料上並不算頂尖,但經過調校卻能夠提供非常不錯的前段提速能力,搭配4AT變速箱,升降擋乾脆俐落,動力的銜接也很順暢。而陸風X2的電子助力轉向手感輕柔,指向性還算不錯,再加上底盤緊致,也有部分路感的回饋,在城市日常通行中表現不錯。

█“穩”

這裡我們要提到陸風X2的底盤架構,它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懸掛形式,這也是這個級別車型所慣用的方式。在調校上,X2更為注重駕駛感受,整體懸掛任性十足,在經過比較大的溝坎或是減速帶的時候,並沒有多餘的彈跳。

█ “省”

此次試駕,大多數時候的速度保持在60km/小時,小部分快速路會提速到80km/小時,而轉速一直在1500—2000轉區間, 最終我們的實測油耗為6.5左右。雖然是一台SUV車型,但從油耗角度來說,確實夠“省”,非常時候日常代步通勤使用。

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這是一台看上去起碼要十萬元起步的SUV,然而它的最終售價卻只是在6-8萬元的區間。不得不說,雖然它與長安CS35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繫,但從外觀內飾的品質方面看,這台陸風X2顯然要更為精緻和出色。

當年的陸風僅憑藉X7這一款車,就有接近10萬台的銷量,充分證明了 “爆款”的重要性。而在X7之後,陸風著實安靜了一陣子。這一次的X2顯然是憋了一個大招,很明顯,陸風打算再次將X2打造成為一台“爆款”車型,豐富產品線的同時也能夠去搶佔領新的細分市場。

試駕之後看來,陸風X2確實實力不俗,之所以此次能夠甘心情願為陸風X2打Call,正是因為切身體驗之後,可以用事實為這款車正名:陸風X2確實具備了“攪局者”的資本。但正所謂“攪局”容易“守局”難,陸風X2最終能否成功,根本上仍取決於“新青年SUV”能否贏得“新青年”們的共同認可。

幸好,從傳播角度看,上市之前陸風X2就通過“基於長安CS專業SUV底盤打造”、“CS35的換殼產物”等話題持續引發關注;後續更是頂著“陸風旗下首款小型SUV”、“陸風2017年的首款新車”、“小藍基地投產後的首款車型”等標籤上市,給了這款車型的轟炸式行銷帶來了加持效果,受此推動,陸風X2的詞頻聲量節節攀升,在傳播上一時間也攪得風生水起。

至於未來,有多可期,我們交給時間……

▓ 出品/車媒體

而一進到車內,對於這台車的價格就有了更深度的懷疑——因為它太不像是一台售價7萬元的小型SUV了。多媒體控制區按鍵佈局十分合理,加上適當鍍鉻裝飾,讓其整體的設計很顯檔次,面板之間的縫隙大小都很均勻,功能區域的劃分也十分清晰,也不會讓人感覺很繁瑣。

既然說是“試駕”,那麼最重頭戲的部分肯定是上路體驗。取到車之後,經城市快速路直奔黃河西岸取景,約60公里的路程感受了不同路況的體驗,總結起來可分為三個字——

█“巧”

通過城市路段時,X2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巧”字。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提供的125馬力雖然在資料上並不算頂尖,但經過調校卻能夠提供非常不錯的前段提速能力,搭配4AT變速箱,升降擋乾脆俐落,動力的銜接也很順暢。而陸風X2的電子助力轉向手感輕柔,指向性還算不錯,再加上底盤緊致,也有部分路感的回饋,在城市日常通行中表現不錯。

█“穩”

這裡我們要提到陸風X2的底盤架構,它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懸掛形式,這也是這個級別車型所慣用的方式。在調校上,X2更為注重駕駛感受,整體懸掛任性十足,在經過比較大的溝坎或是減速帶的時候,並沒有多餘的彈跳。

█ “省”

此次試駕,大多數時候的速度保持在60km/小時,小部分快速路會提速到80km/小時,而轉速一直在1500—2000轉區間, 最終我們的實測油耗為6.5左右。雖然是一台SUV車型,但從油耗角度來說,確實夠“省”,非常時候日常代步通勤使用。

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這是一台看上去起碼要十萬元起步的SUV,然而它的最終售價卻只是在6-8萬元的區間。不得不說,雖然它與長安CS35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繫,但從外觀內飾的品質方面看,這台陸風X2顯然要更為精緻和出色。

當年的陸風僅憑藉X7這一款車,就有接近10萬台的銷量,充分證明了 “爆款”的重要性。而在X7之後,陸風著實安靜了一陣子。這一次的X2顯然是憋了一個大招,很明顯,陸風打算再次將X2打造成為一台“爆款”車型,豐富產品線的同時也能夠去搶佔領新的細分市場。

試駕之後看來,陸風X2確實實力不俗,之所以此次能夠甘心情願為陸風X2打Call,正是因為切身體驗之後,可以用事實為這款車正名:陸風X2確實具備了“攪局者”的資本。但正所謂“攪局”容易“守局”難,陸風X2最終能否成功,根本上仍取決於“新青年SUV”能否贏得“新青年”們的共同認可。

幸好,從傳播角度看,上市之前陸風X2就通過“基於長安CS專業SUV底盤打造”、“CS35的換殼產物”等話題持續引發關注;後續更是頂著“陸風旗下首款小型SUV”、“陸風2017年的首款新車”、“小藍基地投產後的首款車型”等標籤上市,給了這款車型的轟炸式行銷帶來了加持效果,受此推動,陸風X2的詞頻聲量節節攀升,在傳播上一時間也攪得風生水起。

至於未來,有多可期,我們交給時間……

▓ 出品/車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