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吃貨福利|吃一次念一生的西藏“食”

來到藏地高原旅行,

也不能忽略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吃。

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大美君為小夥伴們精心挑選了“西藏特色美食”

滿足你們的味蕾之旅。

美食大作戰

1 .酥油茶

提到藏區的美食, 酥油茶是最廣為人知的了!酥油茶含有很高的熱量, 味道鹹甜, 醇香可口。 初喝酥油茶, 第一口異味難耐, 第二口淳香流芳, 第三口永世不忘。 千百年來, 在與嚴酷的自然條件作鬥爭時, 藏族人民創造了酥油茶文化。

吃貨秘笈:

酥油茶一定要搭配糌粑。 酥油茶除了生津止渴、去膩充饑的作用, 酥油茶還能夠治高原反應酥油茶價格為8-10元/壺, 一般沒有小壺。 有包裝型的可以買回家作為禮物贈送親朋好友。

2 .甜茶

在拉薩有幾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大昭寺磕個長頭, 布達拉宮留影, 喝甜茶曬太陽。 甜茶是舶來品, 逐漸成為藏族民眾最喜愛的飲料。

吃貨秘笈:

1.光明甜茶館據說是拉薩味道最正, 歷史最久的一家甜茶館。 來這裡可以感受一下拉薩的日常生活。 甜茶館較大, 不像那種街邊的有點黑的小茶館, 本地人多, 大家在這裡聊天、打牌。

2.倉姑寺茶館是拉薩一家很特別的茶館, 正如其名, 是一家阿尼寺院開的茶館, 裡面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女尼,

他們是真正的在生活中修行, 身處紅塵, 心修寂靜。

3 .藏式優酪乳

藏式優酪乳, 嘗過的人都會念念不往, 在其他地方吃優酪乳也不會找到吃西藏優酪乳的感覺。 西藏優酪乳是用新鮮的犛牛奶, 經過蒸煮、冷卻、發酵而成的。 製作良好的優酪乳是乳白色糊狀的, 有時候會凝結成塊。

吃貨秘笈 :

1.拉薩優酪乳名店, 不過大多都是遊客。 店內牆上有很多好玩的裝飾和貼紙, 絕對是年輕人的天堂。 優酪乳比較稠, 顆粒細膩, 入口比較酸, 有一點淡淡的“藏味”, 雖然加葡萄乾的和水果的看起來不錯, 但其實口感最能被外地遊客接受的, 還是蜂蜜優酪乳。

2.古樹優酪乳店與門前的那棵“百年古柳”有關, 樹冠如頂超級大傘, 多少擋住了通往店面的視線, 倒也因此帶來了一種清幽的感覺。

4 .犛牛肉

犛牛肉有新鮮的, 也有風乾犛牛肉。 新鮮的我們在餐館裡都可以嘗到, 風乾犛牛肉可以帶回家作為禮物贈送

犛牛在放養的過程中, 會吃到草原上的蟲草以及其他一些野生藥材。

這是的犛牛肉本身的營養豐富, 含有很多其他肉類沒有的微量元素, 味道鮮美。 很多人都說, 吃了犛牛肉, 就相當於吃了蟲草。

吃貨秘笈:

1、犛牛肉肉質是比較硬的, 風乾的犛牛肉很有嚼勁, 蘸點辣椒粉之類的更有味道哦!

2、買牛肉幹時留個心眼, 現在市面上很多牛肉幹都是假的犛牛肉, 多是黃牛或驢、馬肉等!

5 .石鍋雞

藏區的美食,石鍋雞是非說不可的,使用當地養的土雞,石鍋是從墨脫運出的特殊石材打制而成,加入手掌參、松茸、山藥、蘑菇、枸杞、紅棗、八角、花椒等天然材料,細火慢燉,經過四五個小時,直到聞到了有藥材為飄出,才算做好。

吃貨秘笈:

2.石鍋雞一定要去八一或魯朗吃,這裡最為正宗,裡面的湯和菌類等是多數人的最愛。

6 .拉薩涼粉

在拉薩的街頭小巷中,可以看到很多那種小攤,就是賣涼粉和麵條的。這裡涼粉是由豌豆粉或者紅薯粉製作的,內地的基本都是用麵粉製作的,有點區別。這裡的涼粉是用辣椒拌著吃,辣椒是自己用水泡的,不是市面上那種瓶裝辣椒,吃起來有有種清新的感覺。

吃貨秘笈:

措姆涼粉店,排隊的人們就是無言的廣告,味道很好,地方不大,很多人打包帶走。東西都很便宜,幾元錢的小吃居多,把功能表都吃完也不用多少錢。不過去晚了很多東西就沒了。涼粉嫩嫩的微辣,口感味道很好;涼粉餅一口咬下去,會發現是餅上覆了一層涼粉,新奇組合。推薦!

7 .土豆包子

所謂土豆包子即是用土豆泥包的包子,土豆因長在高原,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澱粉沉澱多,所以西藏的土豆包子吃起來特別香甜。

實際上這個土豆包子,呈現出來的狀態,更像是炸制的糕點。有橢圓的外形,和金黃的外表,看起來就是香酥可口的類型。

吃貨秘笈:

土豆包子,蘸著甜辣的醬料,送入口中,咀嚼起來的時候,仍舊是飲食界最常見的軟硬結合配搭,柔軟的土豆泥,逐漸包裹脆皮,間或出現醬料的甜和辣。儘管不是很耐嚼的菜式,但就瞬間的爆發力而言,卻是一流,噴湧而出的熱乎乎的土豆泥,會在一瞬間侵佔你所有的味蕾。

8.藏面

藏面,是盛行於西藏拉薩的一道傳統美食。藏面以小麥麵粉為主,事先壓出來煮熟,然後晾乾,吃時放入滾燙的牛肉湯中即可。口感略帶夾生,是藏面的特點之一。

雖然被稱為藏面,用的主料還是小麥麵粉為主。在製作麵條和麵時會放許多食用堿,麵條煮熟後,加入熬制的骨頭湯,還有加入其他的拌菜,味道香濃可口。

吃貨秘笈:

藏面一般在甜茶館裡都能吃到。

藏面為什麼在甜茶館裡吃?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疑惑,按理說,吃面應該進麵館不是嗎?

傳說,藏面是和甜茶一起,由來藏的喀什米爾人帶來的,隨著時代的推進,一批又一批的喀什米爾人來到西藏拉薩,與西藏當地人婚姻和社會生活交流逐漸增多,在這裡紮根生活,做最擅長的餐飲、縫紉、種菜、磨面等小本經營,據傳甜茶就是他們帶來的。

然而,喀什米爾主要農作物為稻米、玉米、小麥和油菜籽,因為地處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之間,飲食習慣也與印巴極其相似,偏好素食,以咖喱、饢餅、大米飯為主,雖然“生產小麥、擅長磨面技藝”這兩點似乎與藏面有了關聯。

9.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簡單美味,是藏族人每天必吃的食物。糌粑和炒麵差不多,把青稞炒熟後磨成粉,加一些酥油、奶渣和白糖捏成一個小團,這就是青稞糌粑。青稞糌粑是藏族的主食,對於遊客來說也是一種特別的西藏美食。

吃貨秘笈:

食用糌粑時一般用酥油茶和糌粑面攪拌後即可,有條件時可再加白糖和奶渣,這樣可以增添美味,增加食欲感。一般藏餐店都有。

餐廳大作戰

1 .最網紅餐廳——瑪姬阿米西餐吧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藏醫院路大昭寺旁,近八角街

因為倉央嘉措的名號,每個去拉薩的人基本都會去感受一下。點杯酥油茶看看樓下的八廓街,呼吸新鮮空氣望望藍天,感受當地的民風。

2 .最具人氣餐廳——娜瑪瑟德餐廳

地址:拉薩市宇拓路30號珠峰偉業2樓

分店:拉薩市城關區林廓南路魯布白林1號(赤江拉讓賓館院內)

娜瑪瑟德是尼泊爾語“你好”的意思,一共有兩家,一家就在大昭寺廣場附近,另外一家,就是老店,藏在赤江拉讓圖藏式酒店之中。他家是非常有特色的尼泊爾餐廳,兼有尼泊爾菜、印度菜和藏餐。

3 .最火餐廳——雪域餐廳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藏醫院路4號

久負盛名的餐廳,就在光明港瓊甜茶館旁邊,也挺好找的。跟娜瑪瑟德定位差不多,有藏餐、尼泊爾餐、印度餐和西餐,主打異域風情。環境是挺好的,兩層樓,新裝修之後感覺很棒,據說是外國人比較喜歡來的。

4 .最低調餐廳——拉薩廚房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藏醫院路3號大昭寺廣場對面

這家餐廳就在大昭寺對面。剛上去進入一個通道可能光線有點暗,不用擔心,進去就發現別有洞天了。這裡也是外國人很青睞的餐廳。口味的話還是不錯的,價格也不算太高,店內佈置不錯。這裡的店員英文比中文說得好,服務態度也很好。

多是黃牛或驢、馬肉等!

5 .石鍋雞

藏區的美食,石鍋雞是非說不可的,使用當地養的土雞,石鍋是從墨脫運出的特殊石材打制而成,加入手掌參、松茸、山藥、蘑菇、枸杞、紅棗、八角、花椒等天然材料,細火慢燉,經過四五個小時,直到聞到了有藥材為飄出,才算做好。

吃貨秘笈:

2.石鍋雞一定要去八一或魯朗吃,這裡最為正宗,裡面的湯和菌類等是多數人的最愛。

6 .拉薩涼粉

在拉薩的街頭小巷中,可以看到很多那種小攤,就是賣涼粉和麵條的。這裡涼粉是由豌豆粉或者紅薯粉製作的,內地的基本都是用麵粉製作的,有點區別。這裡的涼粉是用辣椒拌著吃,辣椒是自己用水泡的,不是市面上那種瓶裝辣椒,吃起來有有種清新的感覺。

吃貨秘笈:

措姆涼粉店,排隊的人們就是無言的廣告,味道很好,地方不大,很多人打包帶走。東西都很便宜,幾元錢的小吃居多,把功能表都吃完也不用多少錢。不過去晚了很多東西就沒了。涼粉嫩嫩的微辣,口感味道很好;涼粉餅一口咬下去,會發現是餅上覆了一層涼粉,新奇組合。推薦!

7 .土豆包子

所謂土豆包子即是用土豆泥包的包子,土豆因長在高原,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澱粉沉澱多,所以西藏的土豆包子吃起來特別香甜。

實際上這個土豆包子,呈現出來的狀態,更像是炸制的糕點。有橢圓的外形,和金黃的外表,看起來就是香酥可口的類型。

吃貨秘笈:

土豆包子,蘸著甜辣的醬料,送入口中,咀嚼起來的時候,仍舊是飲食界最常見的軟硬結合配搭,柔軟的土豆泥,逐漸包裹脆皮,間或出現醬料的甜和辣。儘管不是很耐嚼的菜式,但就瞬間的爆發力而言,卻是一流,噴湧而出的熱乎乎的土豆泥,會在一瞬間侵佔你所有的味蕾。

8.藏面

藏面,是盛行於西藏拉薩的一道傳統美食。藏面以小麥麵粉為主,事先壓出來煮熟,然後晾乾,吃時放入滾燙的牛肉湯中即可。口感略帶夾生,是藏面的特點之一。

雖然被稱為藏面,用的主料還是小麥麵粉為主。在製作麵條和麵時會放許多食用堿,麵條煮熟後,加入熬制的骨頭湯,還有加入其他的拌菜,味道香濃可口。

吃貨秘笈:

藏面一般在甜茶館裡都能吃到。

藏面為什麼在甜茶館裡吃?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疑惑,按理說,吃面應該進麵館不是嗎?

傳說,藏面是和甜茶一起,由來藏的喀什米爾人帶來的,隨著時代的推進,一批又一批的喀什米爾人來到西藏拉薩,與西藏當地人婚姻和社會生活交流逐漸增多,在這裡紮根生活,做最擅長的餐飲、縫紉、種菜、磨面等小本經營,據傳甜茶就是他們帶來的。

然而,喀什米爾主要農作物為稻米、玉米、小麥和油菜籽,因為地處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之間,飲食習慣也與印巴極其相似,偏好素食,以咖喱、饢餅、大米飯為主,雖然“生產小麥、擅長磨面技藝”這兩點似乎與藏面有了關聯。

9.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簡單美味,是藏族人每天必吃的食物。糌粑和炒麵差不多,把青稞炒熟後磨成粉,加一些酥油、奶渣和白糖捏成一個小團,這就是青稞糌粑。青稞糌粑是藏族的主食,對於遊客來說也是一種特別的西藏美食。

吃貨秘笈:

食用糌粑時一般用酥油茶和糌粑面攪拌後即可,有條件時可再加白糖和奶渣,這樣可以增添美味,增加食欲感。一般藏餐店都有。

餐廳大作戰

1 .最網紅餐廳——瑪姬阿米西餐吧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藏醫院路大昭寺旁,近八角街

因為倉央嘉措的名號,每個去拉薩的人基本都會去感受一下。點杯酥油茶看看樓下的八廓街,呼吸新鮮空氣望望藍天,感受當地的民風。

2 .最具人氣餐廳——娜瑪瑟德餐廳

地址:拉薩市宇拓路30號珠峰偉業2樓

分店:拉薩市城關區林廓南路魯布白林1號(赤江拉讓賓館院內)

娜瑪瑟德是尼泊爾語“你好”的意思,一共有兩家,一家就在大昭寺廣場附近,另外一家,就是老店,藏在赤江拉讓圖藏式酒店之中。他家是非常有特色的尼泊爾餐廳,兼有尼泊爾菜、印度菜和藏餐。

3 .最火餐廳——雪域餐廳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藏醫院路4號

久負盛名的餐廳,就在光明港瓊甜茶館旁邊,也挺好找的。跟娜瑪瑟德定位差不多,有藏餐、尼泊爾餐、印度餐和西餐,主打異域風情。環境是挺好的,兩層樓,新裝修之後感覺很棒,據說是外國人比較喜歡來的。

4 .最低調餐廳——拉薩廚房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藏醫院路3號大昭寺廣場對面

這家餐廳就在大昭寺對面。剛上去進入一個通道可能光線有點暗,不用擔心,進去就發現別有洞天了。這裡也是外國人很青睞的餐廳。口味的話還是不錯的,價格也不算太高,店內佈置不錯。這裡的店員英文比中文說得好,服務態度也很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