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知言歷史|盤庚遷殷的歷史原因?盤庚如何改變商朝的格局?

商都在湯滅夏朝之前遷徙八次, 在滅夏以後又連續遷移五次。 商朝從建立至滅亡, 約五百年左右, 首都遷移如此頻繁是很耐人尋味的。 至商朝第十九位國王盤庚時, 將商都從奄遷到黃河以北的殷。 此後, 十二代商王都以殷為都城, 再也沒有遷都之舉。

商朝從建國到滅亡, 約為五百多年, 但前一半時期內卻遷了五次首都。 最後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陽), 所以商朝又叫殷朝, 有時候也稱為殷商或者商殷。 商朝定都于殷是從盤庚開始, 盤庚是商湯的第九代孫子, 商朝的第十九個王。 商朝曾經屢次遷都, 盤庚定都于殷, 不再遷徙, 反映了這時候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畜牧業, 人們要求定居下來。

盤庚決定遷殷, 是經歷了一番鬥爭的。 盤庚即位前, 商王朝已處於內外交困之中。 各種內部矛盾削弱了商朝, 生產荒廢了, 一些小國和少數民族不再受商朝的節制, 加上水澇、乾旱等等自然災害, 使得商朝這個奴隸制國家簡直維持不下去了。 可是遷都的決定招致了許多人的反對, 反對的人主要是奴隸主貴族。 他們害怕到了新的地方不能照舊享樂。 盤庚是個辦事十分堅決的人, 不會因為有人反對就改變主意。

他把奴隸主貴族召集起來, 對他們發表了兩篇訓誥。

盤庚用了軟硬兼施的手段, 終於把首都遷到了殷。 可是鬥爭並沒有結束。 老百姓到了一個新地方, 生活不習慣, 吵嚷著要回老家。 奴隸主貴族就乘機起哄, 煽動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

過了幾年, 局面才安定下來。 奴隸們在這裡被迫沒日沒夜地勞動, 把殷建設成了一個十分繁榮的都市。 從此, 商朝的都城就固定在殷城, 政治上比較穩定, 社會經濟和文化也有更大的發展。 那時候, 銅的冶煉技術大大提高, 青銅器的製作範圍更加擴大。

盤庚遷都, 一度復興了商朝, 使得殷商這個奴隸制國家在我國文化發展史上放出了燦爛奪目的光彩, 成了當時世界上的文明大國。 史學家通常以盤庚遷殷為界, 把商代歷史分為前後兩期。 盤庚遷殷後, 發揚商湯的政治傳統, 使商王朝再度興盛, 出現了百姓安寧、諸侯皈依的局面, 長期以來威脅著商北部、西部邊界的那些部族, 也在商王朝的打擊下退縮、收斂, 有的重又向商表示臣服。

盤庚開創的中興局面,到了武丁時得到進一步發展。武丁對西方、北方的少數部族發動了一系列的征伐戰爭,消除了北方、西方的威脅,商的勢力範圍大大擴展。武丁以後,商王朝進入了一個持續發展的時期。在盤庚以後的二百多年間,商朝不僅不再有遷都之舉,而且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殷墟文明,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盤庚開創的中興局面,到了武丁時得到進一步發展。武丁對西方、北方的少數部族發動了一系列的征伐戰爭,消除了北方、西方的威脅,商的勢力範圍大大擴展。武丁以後,商王朝進入了一個持續發展的時期。在盤庚以後的二百多年間,商朝不僅不再有遷都之舉,而且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殷墟文明,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