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謹記十句聖經,築造幸福人生

1、「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路6:31)這是《聖經》中的黃金定律, 也是一條非常實用的人際關係原則, 可以在人群中形成良性回圈得關係鏈。 在生活中, 許多人的失敗都是因為只盯住別人的過失, 看不到自己曾給他人帶來傷害。 儒家強調:「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然而, 耶穌的這句話顯然又高了一個層次。 讓我們時常勉勵, 持守信仰, 成己成人, 造福社會人群, 邁向生命的圓滿。

2、「施予比領受更為有福。 」(宗20:35)這句話並非只是一句道德的勸說, 它也不是從外界加到我們身上來的一道命令。 實際上, 它原是我們內心固有的傾向。

亦即, 我們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願意跟別人互動的渴望, 也都會在「自願地付出」之中得到圓滿的自我實現。 這種「給予」的傾向, 本來就深深地植根於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常言道:「送人玫瑰, 手留餘香」。 這是不肯施捨的人永遠也無法體驗到的幸福。 作為基督徒, 我們要師法基督, 肯於犧牲, 奉獻自我, 建樹他人, 為社會大家庭謀福利。

3、「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 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 獲得益處。 」(羅8:28)至於我們的環境, 我們無力改變事實。 發生過的, 是已經發生了, 我們無法改變它。 但我們可以相信主會從這環境中帶來益處。 只要我們相信, 主在使用萬事萬物, 甚至那些對我們不利的事情, 來謀求我們永久的益處,

我們看事物就採用了不同的方式。 明白這一道理的人再不會對生活充滿怨言, 因為終級目標已定, 就是要使我們獲得益處。 所以, 我們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但前提是, 一定要對造物主天主心存敬畏。 時刻銘記:「這是天主給我最好的安排」。

4、「不要為明天憂慮, 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 」(瑪6:34)曾有一故事:話說有位信耶穌的木匠, 受到國王故意刁難, 限他第二天交出十一萬一千一百一十磅細木屑, 否則就要受死刑。 朋友勸他仰賴天主, 求天主拯救, 大家為他祈禱。 木匠回到家中, 看見妻子兒女都為他哭得很傷心, 他就把朋友的勸告轉來勸他的妻兒, 並且闔家跪下不住的祈禱。 一 會兒天已破曉,

全家大小都沉默下來, 等候命運的決定。 忽然有人來敲門, 木匠對家人說:「現在大概來抓我去受刑了。 」一面說一面去開門。 門一敞開, 國王那裡派來的人對木匠說:「木匠!國王昨晚駕崩了, 你給他造一口棺材吧。 」事實上, 信賴天主是整部《聖經》的重要啟示。 然而, 在傳統中, 「天主的眷顧」這一觀念也許是最被誤解的一個。 有人用來做藉口掩飾自己的惰性, 有人面對窮人無動於衷, 寄望於天主的眷顧。 耶穌教我們信賴天主, 因為天主是父, 我們是祂的子女。 我們若真有子女的心腸, 就該把對吃、喝、穿的憂慮, 轉變為對父的信賴:「你們的心應先追求天主的國和祂的正義, 其他一切都會加給你們。 」有信賴, 才會接受天主的承諾。
沒有人會投身於一個他自己也不信將會實現的幸福未來。 懇求主耶穌, 賜給我們所需要的信、望、愛三德。

5、「愛是恒久忍耐, 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 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格前13:4–8)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操, 是天主的屬性之一。 在教會中, 愛比任何恩賜都更重要。 只有愛才使我們的行動和恩賜變得有意義。 缺少了愛, 再大的信心和行異能的能力都算不得什麼。 愛與欲念不同, 愛是不自私的。 愛並不是自然而有的。 只有天主幫助我們剔除欲念和本性, 我們才可以不計回報地愛別人。 我們愈像基督,

就愈能愛別人, 無私地服事別人。 信德是我們基督徒生命的根基和開端;望德是我們基督徒生命的依歸和嚮往, 而愛德則是基督徒生命的核心與圓滿。 為此, 我們基督徒要效法主基督, 愛人必須真誠, 不可虛假。 愛是需要付出的, 真正的愛是要為別人的益處付上自己的代價, 就如時間、金錢、個人的參與等。 奉獻自我不求回報, 幫助他人不帶傷害, 一切都是為愛主而做。

​ 6、「你們應獻上自己的身體當作生活、聖潔和悅樂天主的祭品:這才是你們合理的敬禮。」(羅12:1)天主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聖,要你們戒絕邪淫,應以聖潔和敬意持守自己的肉體。(得前4:3-4)儘管我們知道,現在的時代說這樣的話,會被很多人拋磚頭。但聖保祿宗徒不怕,我們也不怕。因為一個真正高貴的靈魂一定寄居在一個聖潔尊貴的身體裡面。這不是為誰而守,而是為自己的尊貴身份──聖神的宮殿。與此同時,我們要分辨天意與私意,須要主的引導和恩佑。「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羅12:2)保祿告訴我們應該致死那在我們心中死亡的心思念慮,使聖神更新和改變我們心靈。心靈的改變會將整個的人的生活徹底地改變過來。而不要被世界的聲色犬馬、功名利祿和所謂的世界的成功所迷惑。懇求主耶穌賜給我們毅力和勇氣,使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作聖潔的見證,合理的敬禮。求主改換我的心思念慮,使我的心靈常順從於聖神的光照與指引,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信德。

7、「沒有遮掩的事情,將來不被揭露的;也沒有隱藏的事情,將來不被人知道的。」(瑪10:26)常言道:一個人的事情天主知道。兩個人的事情就不是秘密。事實上,我們首先應該清楚天主的全知:將來在未世審判時,天主要把一切人的善功罪過彰顯在世人面前。萬物在天主前都是敞開的。在天主前沒有隱藏的事。但有的人自作聰明,他們以為在人前隱而不露的,好像誰也不會知道。我們知道:有些事在人前都是無法隱藏的,在人前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有許多人自以為做的事很隱密,但當事人還生活在世間時就已經暴露了出來,更何況在天主面前呢。我們總不能避開人們的耳目行事。我們應清楚:人不知道,天主知道。我們要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負責。不要說外在行為,連人的內心天主也洞察無遺。為此,我們應培養誠實無偽的信德。

8、「我赤身出離母胎,也要赤身歸去;上主賞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讚美!」(約1:21)《聖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的一切都是造物主天主的傑作,我們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上天的恩賜。借著基督信仰我們立足今世,面向永恆,並慰療我們在塵世旅程中多思敏感、易受創傷的心靈,讓我們擁有慈悲柔和的心態,認識超然物外的美麗。我們即使在生活中遭遇磨練和考驗,但仍要堅持活得樂觀和精緻,因為,有天主與我們同在。為此,讓我們切記:活著一天,就是幸福,就該珍惜。幸福與苦難,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賜,我們要學習感恩,為得到的,也為失去的;為快樂的,也為痛苦的。幸福的時候,不要忘記了天主;苦難的時候,就想想耶穌基督。讓我們學會接納生命中的一切,在人生的旅途上風雨兼程,愉悅前行,直達生命的彼岸。常言道:「拿得起,放得下」。作為基督信徒,尤其在痛苦的時刻更要以約伯為典範,虔誠誦禱:「上主賞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讚美」。

9、「在一切之上,你要謹守你的心,因為生命是由此而生。」(箴4:23)「心」這個字很微妙,它不僅是我們身體器官之一,還包含了我們的思想、感受、意志,甚至也指我們的整個精神層面而言。「心」可說是生命裡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心是人體機能的中樞,一切思想、言語、行為都由心發出。保守我們的口很重要,但從《瑪竇福音》十二章卅四至卅五節我們知道,在謹口慎言之前,更重要的是保守心靈,因為心裡所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我們的心就是指我們對愛與欲望的感受。心主宰我們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總想找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名聞天下的智王撒羅滿教導我們,要保守自己的心,勝過保守一切;一定要專注於那些保守我們行于正道上的意念。要確保我們的情感能使我們走向正確的方向,不要單單追求所看到的一切。我們的眼目要定睛于天國的真福,專注于永恆的目標,不可分心,更不要走上令我們犯罪墮落的歧途。有鑑於此,請各位謹記: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後花園,精心照管和任其荒蕪,反應出兩種不同人生,誠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出智慧的最佳選擇!

10、「永生就是:認識你,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所派遣來的耶穌基督。」(若17:3)我們因著洗禮成為教會的一份子,基督奧體的肢體,負有神聖的使命。教會就是建築在耶穌基督的基礎上,而基督自己是這建築物的角石(弗2:20;默21:14)。因為天主整個救恩工程的最終目的,就是所有受造物都借著耶穌基督而進入真福聖三的圓滿中。作為基督信徒,我們得到了全部的真理,這是天主的恩寵,但是不可只保留給自己。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有耶穌同在的幸福,無論在任何的生命處境都要學會慷慨付出、懂得與人分享。為此,我們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愛主愛人,奉獻祈禱,傳講福音,活出信仰,見證基督,邁向永生。

__________

撰文:夏景曉神父,畢業于羅馬宗座拉特朗大學法律博士。

​ 6、「你們應獻上自己的身體當作生活、聖潔和悅樂天主的祭品:這才是你們合理的敬禮。」(羅12:1)天主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聖,要你們戒絕邪淫,應以聖潔和敬意持守自己的肉體。(得前4:3-4)儘管我們知道,現在的時代說這樣的話,會被很多人拋磚頭。但聖保祿宗徒不怕,我們也不怕。因為一個真正高貴的靈魂一定寄居在一個聖潔尊貴的身體裡面。這不是為誰而守,而是為自己的尊貴身份──聖神的宮殿。與此同時,我們要分辨天意與私意,須要主的引導和恩佑。「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羅12:2)保祿告訴我們應該致死那在我們心中死亡的心思念慮,使聖神更新和改變我們心靈。心靈的改變會將整個的人的生活徹底地改變過來。而不要被世界的聲色犬馬、功名利祿和所謂的世界的成功所迷惑。懇求主耶穌賜給我們毅力和勇氣,使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作聖潔的見證,合理的敬禮。求主改換我的心思念慮,使我的心靈常順從於聖神的光照與指引,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信德。

7、「沒有遮掩的事情,將來不被揭露的;也沒有隱藏的事情,將來不被人知道的。」(瑪10:26)常言道:一個人的事情天主知道。兩個人的事情就不是秘密。事實上,我們首先應該清楚天主的全知:將來在未世審判時,天主要把一切人的善功罪過彰顯在世人面前。萬物在天主前都是敞開的。在天主前沒有隱藏的事。但有的人自作聰明,他們以為在人前隱而不露的,好像誰也不會知道。我們知道:有些事在人前都是無法隱藏的,在人前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有許多人自以為做的事很隱密,但當事人還生活在世間時就已經暴露了出來,更何況在天主面前呢。我們總不能避開人們的耳目行事。我們應清楚:人不知道,天主知道。我們要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負責。不要說外在行為,連人的內心天主也洞察無遺。為此,我們應培養誠實無偽的信德。

8、「我赤身出離母胎,也要赤身歸去;上主賞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讚美!」(約1:21)《聖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的一切都是造物主天主的傑作,我們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上天的恩賜。借著基督信仰我們立足今世,面向永恆,並慰療我們在塵世旅程中多思敏感、易受創傷的心靈,讓我們擁有慈悲柔和的心態,認識超然物外的美麗。我們即使在生活中遭遇磨練和考驗,但仍要堅持活得樂觀和精緻,因為,有天主與我們同在。為此,讓我們切記:活著一天,就是幸福,就該珍惜。幸福與苦難,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賜,我們要學習感恩,為得到的,也為失去的;為快樂的,也為痛苦的。幸福的時候,不要忘記了天主;苦難的時候,就想想耶穌基督。讓我們學會接納生命中的一切,在人生的旅途上風雨兼程,愉悅前行,直達生命的彼岸。常言道:「拿得起,放得下」。作為基督信徒,尤其在痛苦的時刻更要以約伯為典範,虔誠誦禱:「上主賞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讚美」。

9、「在一切之上,你要謹守你的心,因為生命是由此而生。」(箴4:23)「心」這個字很微妙,它不僅是我們身體器官之一,還包含了我們的思想、感受、意志,甚至也指我們的整個精神層面而言。「心」可說是生命裡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心是人體機能的中樞,一切思想、言語、行為都由心發出。保守我們的口很重要,但從《瑪竇福音》十二章卅四至卅五節我們知道,在謹口慎言之前,更重要的是保守心靈,因為心裡所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我們的心就是指我們對愛與欲望的感受。心主宰我們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總想找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名聞天下的智王撒羅滿教導我們,要保守自己的心,勝過保守一切;一定要專注於那些保守我們行于正道上的意念。要確保我們的情感能使我們走向正確的方向,不要單單追求所看到的一切。我們的眼目要定睛于天國的真福,專注于永恆的目標,不可分心,更不要走上令我們犯罪墮落的歧途。有鑑於此,請各位謹記: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後花園,精心照管和任其荒蕪,反應出兩種不同人生,誠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出智慧的最佳選擇!

10、「永生就是:認識你,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所派遣來的耶穌基督。」(若17:3)我們因著洗禮成為教會的一份子,基督奧體的肢體,負有神聖的使命。教會就是建築在耶穌基督的基礎上,而基督自己是這建築物的角石(弗2:20;默21:14)。因為天主整個救恩工程的最終目的,就是所有受造物都借著耶穌基督而進入真福聖三的圓滿中。作為基督信徒,我們得到了全部的真理,這是天主的恩寵,但是不可只保留給自己。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有耶穌同在的幸福,無論在任何的生命處境都要學會慷慨付出、懂得與人分享。為此,我們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愛主愛人,奉獻祈禱,傳講福音,活出信仰,見證基督,邁向永生。

__________

撰文:夏景曉神父,畢業于羅馬宗座拉特朗大學法律博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