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荊州、襄陽為何戰略地位這麼重要?金國、蒙古也不例外

荊州, 古"九州"之一, 東漢州名, 轄郡七, 縣一百一十七。 治所漢壽縣, 在今湖南漢壽縣北。 漢末移治襄陽縣, 在今湖北襄樊市。 轄境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大部, 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東漢荊州原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 陵郡、長沙郡。 東漢末年, 從南陽郡、南郡分出一部分縣, 設置襄陽、章陵二郡, 於是荊州共轄九郡, 這就是後世稱“荊襄九郡”的來歷。

襄陽是個易守難攻之地, 並不能說明它具有戰略價值(對於古代而言)。 他之所以重, 那就要看它的背面是南陽盆地, 直到黃河無險可守, 南面是江漢平原, 直達南嶺, 東可達長江之盡頭, 西出漢中進入川陝。 自古就有七省通衢”之說。 足可見其戰略價值之重。

三國時, 關羽率大軍攻擊襄陽, 完成諸葛亮北出荊襄奪取中原之策, 後被孫權偷襲荊州敗亡。 當時吳國為什麼在關羽于曹軍激戰大勝之時連令吳軍最頭疼的徐晃張遼從合肥調走,

卻不趁機攻去合肥而是敢冒大險背盟棄約奪取荊襄呢?

原因很簡單, 荊襄之地為吳國之咽喉, 荊襄不保吳國就不足以安枕江東。 合肥之地, 地勢平坦, 有利於曹操北軍騎兵作戰, 不利於江東水軍。 不過孫權太傻, 其武略遠不及其父孫堅, 其兄孫策。 他奪取荊襄就要面對的是襄陽之曹軍淮南之曹軍, 西川之蜀軍, 其形式及其不佳, 而把荊襄之地讓于劉備則可讓劉軍為其守住荊襄之地, 東吳只面對東面曹軍即可。

襄陽之重最能見證的其價值的是南宋對抗金和蒙古。 南宋高祖趙構, 在臨安(現杭州)建都後受到北方大金軍事上的強大壓力(辛有嶽飛抵擋), 金兵攻下開封(北宋都成)後, 迅速南下, 想一舉滅到趙氏王朝。 南下途中宋兵是望風而逃, 但在攻擊到襄陽時, 守將棄城逃跑, 襄陽百姓聯合部分官兵, 奮起抗敵, 就這樣的一直部隊竟擋住了如狼似虎的大金。 金兵攻擊到襄陽南宋朝廷慌亂一團, 忙派大將鎮守, 東有嶽飛攻擊才得以止住金兵南下步伐,

即使是最後大散關丟了, 也未能觸及到南宋跟骨。

元朝時元兵可汗親帶大軍攻擊襄陽圍攻七年, 最後卻是戰死在襄陽城下。 金朝和元朝都是未能攻去襄陽而不得不改變路線。 (元朝最後還是先攻去大理)鹹淳三年(1267年)十一月, 南宋降將劉整向忽必烈進獻攻滅南宋策略, “先攻襄陽, 撤其捍蔽”, 他認為南宋如果“無襄則無淮, 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

劉整“攻宋方略, 宜先從事襄陽”當襄陽城破時, 南宋支撐不了一年, 就完蛋了, 足可見襄陽之重。 李自成在出潼關後也是先攻去襄陽, 並稱王, 然後在北上京師的。 為的就是為了防止明軍出襄陽北上斷其後路, 又可以在平定北方後可以直接南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