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內附投票」乳業出了大事兒後,中國的奶粉生產企業走了兩條路

《中童觀察》20171012

乳業危機之後, 中國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 為了尋求出路, 明顯走向了兩條道路:

第一條, 絕地反擊。 老子就是國產奶粉,

老子就是要逆襲!幹!

第二條, 曲線救國。 我們是國際品牌,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謝謝!

(伊利和蒙牛不算哈, 它們首先成為了優秀的國產品牌, 然後成為了優秀的國際品牌。 )

相比起來, 第一條路要難很多。

當然, 我不是說第二條路不難, 要用國際資源撬動中國市場談何容易?最簡單一個問題, 收購一個外國奶粉廠, 錢從何來?銷售、管理水土不服怎麼辦?

非要我評價, 我會用明智來形容走這條路的老總們。 自然稟賦的不同和發展歷程的不同, 造就了世界各國和地區不同的產業特徵和競爭優勢, 只有通過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 才能實現資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最優。 用國際資源反哺國內市場, 無可厚非!

而國粉這群人,

我會說, 太有勇氣了!

我之所以說第一條路難, 大抵是因為, 要治好零八年乳業危機給國人造成的信任傷害, 太TM難, 這是錢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前兩天, 我們《中童觀察》發了一篇題為《澳媒開扒“中國奶粉代購瘋狂事”!海淘真就那麼好嗎?》的文章, 結果被瘋狂Diss。 你們去看看底下的評論呀, 我被噴了幾句都受不了, 而這可能是國產奶粉一線業務員每天都會聽到的話。

我接觸過很多國產奶粉從業人員, 我覺得這群人, 都有那麼一股子拼勁兒, 感覺不一樣。

可能也正因此, 我, 一個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理性經濟人, 本應該對第二條路更為推崇, 卻在心裡為走第一條路的企業點了10w+個贊, 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國貨腦殘粉。

那天, 我們編輯部幾個人圍在一起討論海淘奶粉這事兒, 小C冷不丁地問我:那你自己將來會不會給你的孩子喝國產奶粉?

我愣了一下, 我居然愣了一下, 然後腦子空白了三秒, 答曰:會。

事後, 為這“愣了一下”, 我又想了想, 最後得出答案:

我是真心的。

我看過, 我思考過, 所以我相信。

聚焦國粉崛起之路, 走進國粉心路歷程, 《中童觀察》十月刊獻禮, 《國粉主張》, 歡迎訂閱。

只是, 還有一個問題, 我該給娃喝哪個品牌?

為你所愛打Call!

你心目中的國粉擔當是? (單選) 0人 0% 伊利 0人 0% 蒙牛 0人 0% 完達山 0人 0% 君樂寶 0人 0% 貝因美 0人 0% 旗幟 0人 0% 三元 0人 0% 其他(歡迎補充) 投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