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薦讀|楊絳:人生處處有苦惱

這個物欲橫流的人世間, 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的。

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 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

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

你大度退讓, 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 你要保護自己, 就不得不時刻防禦。

你要不與人爭, 就得與世無求, 同時還要維持實力, 準備鬥爭。

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 就先得和他們周旋, 還得準備隨處吃虧。

你總有知心的人、友好的人。 一旦看到他們受欺侮、吃虧受氣, 你能不同情氣憤而要盡力相幫相助嗎?

如果看到善良的人受苦受害, 能無動於衷嗎?如果看到公家受損害, 奸人在私肥, 能視而不見嗎?

當今之世, 人性中的靈性良心, 迷蒙在煙雨雲霧間。 頭腦的智力愈強, 愈會自欺欺人。 信仰和迷信劃上了等號。

聰明年輕的—代, 只圖消費享受, 而曾為靈性良心奮鬥的人, 看到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灰心絕望, 覺得人生只是一場無可奈何的空虛。

上帝已不在其位, 財神爺當道了。

人世間只是爭權奪利、爭名奪位的“名利場”, 或者乾脆就稱“戰場”吧。 爭得了名利, 還得抱住了緊緊不放, 不妨豚皮老臉, 不識羞恥!

享受吧, 花了錢尋歡作樂, 不又都是“將錢買憔悴”?天災人禍都是防不勝防的。

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為了爭奪而產生的仇恨狠毒, 再加上人世間種種誤解、猜忌、不能預測的煩擾、不能防備的冤屈, 只能歎息一聲:“人生實苦!”

多少人只是又操心又苦惱地度過了一生。 貧賤的人, 為了衣、食、住、行, 成家立業, 生育兒女得操心。 富貴的, 要運用他們的財富權勢, 更得操心。

哪個看似享福的人真的享了福呢?

為什麼總說“身在福中不知福”呢?旁人看來是享福, 他本人只在煩惱啊!

為什麼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呢?因為逼近了看, 人世處處都是苦惱啊!

為什麼總說“需知世上苦人多”啊?最闒茸無能之輩, 也得為生活操心;最當權得勢的人, 當然更得操心。

上天神明, 創造了有頭有臉、有靈性良心的人, 專叫他們來吃苦的嗎?

大自然的神明我們已經肯定了。 久經公認的科學定律, 我們也都肯定了。 牛頓在《原理》一書裡說:“大自然不做徒勞無功的事。 不必要的, 就是徒勞無功的。 ”哲學家從這條原理引導出他們的哲學。 我不懂哲學, 只用來幫我自問自答, 探索一些家常的道理。

大自然不做徒勞無功的事, 那麼, 這個由造化小兒操縱的人世, 這個累我們受委屈、受苦難的人世就是必要的了。 為什麼有必要呢?

有一個明顯的理由。 人有優良的品質, 又有許多劣根性雜糅在一起, 好比一塊頑鐵得火裡燒, 水裡淬, 一而再, 再而三, 又燒又淬, 再加千錘百煉, 才能把頑鐵煉成可鑄寶劍的鋼材。

黃金也需經過燒煉, 去掉雜質, 才成純金。

人也一樣, 我們從憂患中學得智慧, 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

就是說, 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 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 百不稱心, 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 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 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 搗得愈碎, 磨得愈細, 香得愈濃烈。

這是我們從人生經驗中看到的實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