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人文桐城|風流太守阮自華

風流太守阮自華

文|史良高 來源|安慶晚報

阮自華是明詩人、戲劇家阮大鋮的叔祖。

講到阮自華, 就有必要說說明代萬曆戊戌年,

紫禁城外“戊戌榜”“一門叔侄同中進士”的佳話:那一年的農曆四月, 桐城山阮氏有兩名貢士同時進京趕考, 接受當朝神宗皇帝在太和殿親自主持的“殿試”(又稱廷試)。 殿試揭曉, 阮氏兩位貢士雙雙金榜題名, 雙雙參加了皇帝御賜的“瓊林宴”。 奪魁的叔叔就是阮自華, 而侄子就是阮大鋮的嗣父阮以鼎。

阮自華(1562—1637), 字堅之, 號澹宇, 其父是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將阮鶚。 阮鶚為嘉靖甲辰進士, 官都禦史、浙閩巡撫, 生有二子, 長子阮自侖, 次子阮自華。 阮自侖為阮大鋮祖父, 阮自華即阮大鋮叔祖。 有些資料說阮自華籍貫為懷寧, 其實不然。 《懷甯縣誌·文苑傳》載:“阮自華字堅之, 浙江巡撫鶚子, 始遷懷寧。 ”從《懷寧縣誌》和《阮氏宗譜》兩部史籍可以得知,

阮氏一門, 自唐以來一直世居桐城(今隸屬樅陽縣)山, 從阮自華這一輩起, 因其堂兄自嵩(官滄州知州)、自岱(官欽州刺史), 侄以鼎(官河南參政)與自己均在外為官, 便在當時的安慶府衙所在地置辦了房產田業, 於是遷居懷寧(即今安慶市), 自華築府邸於安慶西門外霧靈山。 孔尚任的《桃花扇》和一些史料裡稱阮大鋮為阮懷甯, 阮大鋮自己後來也自號“百子山樵”, 個中緣由都是遷居安慶所致。

阮自華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後, 初任福建福州推官(掌刑獄的官), 再任江西饒州, 後轉戶部郎, 榷稅山東德州。 因“著廉幹聲”, 約在萬曆四十年前後, 升任甘肅慶陽知府。 崇禎初年調任福建邵武太守, 興利除弊, 不遺餘力。 崇禎三年病老辭官歸裡, 幾年後便壽終正寢。

阮自華是個詩酒風流、放蕩不羈且又博學多才的官員。 明末清初, 文壇大家錢謙益在編選《列朝詩集·丁集》中, 挑選了阮自華的詩作三十首, 並為之作《小傳》:“……少為歌詩, 多疾饞畏禍、魁壘用壯之思。 為人跌宕疏放, 好從佛者遊。 嗜酒, 為長夜之飲。 ”有一次, 朝廷命官前來視察, 他醉醺醺地前去謁見, 剛要下拜, “咯嘔狼藉, 噴汙直指衫袖”, 弄得人家一身一臉。 晚年做太守期間, 疏於料理政事, 時常賓客滿堂, 飲酒賦詩, 遨遊山水, 落得“風流太守”雅號。 “嘗大會詞客于淩霄台, 推屠長卿為祭酒, 絲竹殷地, 列炬熏天, 宴集之盛, 傳播海內。 ”阮自華“記誦奧博, 捃摭富有, 漢魏樂府至枚李古詩, 無不模擬。 自謂超于鱗(李攀龍)而上之, 其實無以相遠也。

”阮自華很有個性, 無論官場還是詩壇, 都“傑然介立, 不屑為附庸”。 《懷寧縣誌》中也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自華博極群書, 主盟騷雅, 東海屠隆作四君子詩, 馮夢龍、朱長春、虞淳熙, 其一則自華也。 又善草書, 人皆藏為寶祀鄉賢。 ”

辭官歸來後, 阮自華與同邑詩人吳應鐘、吳應鉉兄弟、劉忠嶽等結“海門詩社”, 築中江(景行)樓於安慶鎮海門外, 吟詩作賦。 他曾經講學於曲江, 桐城大家方以智曾追隨先生, 聽其講授《離騷》。 他平生力學嗜古, 詩作清雋豪放, 著有《霧靈詩集》、《石室鬘語》一卷。 其《出守慶陽七律》雲:“乍恨死灰題駟馬, 敢從陸海怨三萍。 不因紫氣留英蕩, 聊滯關門寫道經。 ”思想境界略見一斑。 阮自華擅長狂草, 所有作品後人均作墨寶收藏, 今潛山縣馬祖庵石坊“嘉平館”三字即出自他的手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