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國宰相范雎:無比傳奇的人生逆襲

01

當歷史的時間指標, 轉到西元前266年, 一場決定秦國前途命運的政變, 驟然爆發。

秦昭王依客卿范雎之計, 以雷霆萬鈞之勢, 將實際掌權的宣太后(電視劇《羋月傳》中的羋八子),

打入深宮。

同時罷免穰侯魏冉(羋八子的弟弟)的相位, 並將穰侯魏冉等四大貴族, 趕到了關外之地。

自此, 在位近四十年的秦昭王, 才算擺脫傀儡的噩夢, 開始獨自掌控大秦權柄。

關於范雎在秦國的歷史地位, 李斯曾在給秦始皇的《諫逐客令》一文中寫道:昭王得範雎, 廢穰侯, 逐華陽, 強公室, 杜私門, 蠶食諸侯, 使秦成帝業。

由此可見範雎功勞之大。

特別是范雎為秦國量身定做的“遠交近攻”, 這一戰略路線圖, 為秦國最終一統天下所起的作用, 堪比“農村包圍城市”的偉大戰略。

范雎, 上承秦孝公變法圖強之策, 下啟秦始皇統一帝業之志, 是秦國的一代名相。

但誰又能想到, 如此功勳卓著的一代名相,

當年卻幾乎虐死於惡臭不堪的茅坑之地?!

02

範雎到底經歷過何種煉獄人生, 最後又是如何實現人生逆襲的?

這一切, 還得從西元前283年說起。

那年, 在樂毅的率領下, 魏、燕、楚、趙、韓組成五國聯軍, 橫掃齊國, 拿下了齊國七十二座城當中的七十座。

經此一仗,

齊國幾近亡國。

在生死存亡之際, 齊將田單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最終挽救了齊國。

至此, 作為聯軍之一的魏國, 就算和齊國結下了深仇大恨。

但沒想到風水輪流轉, 知恥而後勇的齊國, 經過一番勵精圖治, 國勢日強, 而魏國反而慢慢地衰落下去了。

為了避免齊國秋後算帳, 魏昭王派大夫須賈出使齊國, 意圖和齊國重修於好。

範雎, 當時只是須賈門下的門客, 但因才華橫溢, 被須賈點將同赴齊國。

03

須賈使團見到齊王后, 齊王立即扒拉出當年魏國為虎作倀, 聯合攻打齊國一事, 劈頭蓋臉地把魏國使團, 狠狠地給鳥了一通。

一時之間, 大夫須賈羞愧地無言以對。

尷尬只之時, 範雎挺身而出, 昂然以對, 一通有理有利有節的解釋爭辯, 直接把盛氣淩人的齊王給折服了。

當晚, 仰慕範雎之才的齊王, 派人到範雎的住所, 給範雎傳話, 想拜他為上卿。

範雎聽完, 義正言辭地推辭道:臣與使者同出, 而不與同入, 不信無義, 何以為人?

面對範雎的拒絕, 齊王非但沒有死心, 反而因范雎的忠義之心,

而對其更加敬重。

為了勸留范雎, 齊王又特地叫人給範雎送去一批黃金、美酒, 以表誠意。

04

後來這事被須賈知道了, 須賈懷疑范雎私通齊國, 回國後就將這事彙報給了魏國的國相魏齊。

魏齊聽完, 暴跳如雷, 當眾把範雎足足暴打了一夜。

看著骨斷皮爛、血肉模糊的範雎, 眾人都以為範雎已死,就用草席把他的屍體裹起,丟去茅坑。

也是範雎命不該絕,遭此奪命毒打,卻硬是沒有死過去。

恢復知覺後,當時茅坑旁邊剛好站有一個守卒,範雎對這個守卒說:我將死無疑,但我不想死在茅坑裡,我家裡有一些黃金,你把我送回家,我就把黃金全部送給你。

守卒把牙一咬,真就把範雎送回了家,範雎這才得以從死亡邊緣爬了回來。

到家後,範雎立即安排妻子做兩件事:

第一件,把自己送到生死之交鄭平安的住處,暫作安身之地。

第二件,妻子假裝去魏齊處,索要自己的屍體,並在索屍無果後,立即回家為自己操辦“後事”。

在最佳導演范雎滴水不漏的策劃下,魏齊對範雎之死深信不疑。

為了避免暴露任何有關自己的蛛絲馬跡,範雎改名“張祿”,和鄭平安避居山野,靜靜等待外逃出境的時機。

05

西元前271年,範雎苦等的機會終於來了。

時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訪魏國,進行國事訪問。

這時候,秦孝公當年制定的一項制度,間接拯救了範雎。

原來為了招攬人才,秦孝公制定了一項招攬人才的制度:薦賢者,可獲得與賢者同樣的賞賜。

受這個傳統政策的激勵,王稽到了魏國後,自然就開始留心發掘魏國的人才。

畢竟你找到一個“商鞅”,好過你王稽再活五百年。

而這邊廂,范雎和鄭平安也早已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王稽。

機會說來就來:王稽招聘使館的雜役,鄭平安也因成功應聘,得以接近王稽。

等來一個合適的時機,鄭平安便對王稽說:魏國有大才範雎,願意投靠秦國。

在確認了範雎的絕世才華後,王稽和範雎經過一番周密謀劃,成功離開魏國,踏上了入秦之路。

06

就在王稽、范雎一行剛入秦境不久,就看見遠方塵頭起處,一支豪華車隊自西而來。

範雎見車隊如此豪華囂張,趕忙問王稽:來者何人?

王稽答道:國相穰侯(魏冉)。

關於秦國的內政,范雎早已了然於胸:秦王只是一個傀儡,朝政把持在宣太后手中。

而國相魏冉,則仗著與宣太后的姐弟關係,專權用事。

范雎這次赴秦,投奔目標是秦王,所以當聽說來者是國相魏冉時,范雎對王稽說道:我聽說國相,非常排斥來自別國的賢達之士,所以我還是先躲到車廂裡去吧!

豪華車隊來到後,國相魏冉見是出訪魏國的使者王稽,在問了王稽一些簡單的情況後,就放行而去了。

看見國相魏冉走遠,範雎才從車廂爬出來,並對王稽說:國相之人,生性多疑,且反應慢半拍。一會他就會因後悔剛才沒有仔細盤查,而掉頭複查!所以我得和你們分路而行。

範雎說完,趕緊和鄭平安匆匆下車,從小路步行而去。

大概走了十裡路,複查的人馬果然再次追了上來,攔住王稽,重新作了一番仔細盤查,在確認車上沒有窩藏別國來的人士後,方才重新放行。

07

在平安到達秦國後,如何才能面見秦王,又成了一大難題。

儘管有王稽的推薦,但足足等了兩年,範雎都沒有機會見到秦昭王。

正當範雎頹喪苦悶之際,一個“秦國即將攻打齊國”的消息傳來。

聽到這個消息,範雎頗為納悶:秦國、齊國之間,隔著魏國、趙國,秦國攻打遠在東邊的齊國,如果打敗仗那自不必說,即使打贏了,好處也會被地處中間的魏、趙奪去。這種有輸無贏的仗,何苦要打?

後來經過打聽才明白:國相魏冉的封地,地鄰齊國,國相魏冉打這一仗的目的,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封地!

至此,範雎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向秦王進言的絕佳機會,於是立即陳書秦王。

在書信的末尾,範雎說書不盡言,有些掉腦袋的話,要當面才能講。

秦王見書,火速傳召範雎,至離宮相見。

08

范雎入宮後,徑闖宮闈禁地,而此時,秦王正從對面走來。

宦官見狀,怒斥範雎:你是何人,見了大王,竟敢不回避!

範雎竟答道:我只知秦國有太后和國相,不知有大王!

範雎這句話,放在往常,足夠他掉一百次腦袋的。但這一次,非但沒有觸怒秦王,反而更加激起秦王要和他面談的欲望。

被請入密室後,秦昭王喝退了左右近臣,立即對範雎行跪拜之禮,誠意拳拳。

範雎開頭來了一番誠意試探之後,對秦王說:

大秦江山險固,雄獅百萬,以大秦之力圖霸天下,就如同一頭猛犬,去捕捉一隻跛腳的兔子那樣容易。

但現在秦國,卻閉關困守十五年,不敢向崤山以東進兵,這都是因為秦國戰略失誤造成的。

比如最近國相穰侯,要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齊國,就是一種典型的戰略錯誤。齊國兵強馬壯,離秦國又遠,攻打齊國,還要經過韓、魏兩國。仗打輸了就吃大虧,即使打贏了,秦國也完全無法佔有齊國土地。

09

秦國應該拋棄過去那種毫無章法的外交做法,重新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即結交遠邦,而攻伐近國,這樣才能最終圖霸天下。

所以,秦國首先應該攻打的,是與秦相鄰的魏國和韓國,在吞併韓魏之後,再逐步向外攻打吞併。這樣,秦國每攻取一寸土地,就能真正得到一寸土地,最終蠶食天下。

秦王聽完擊掌稱善,豁然開朗,遂拜範雎為客卿,並依范雎之計,率先派兵攻打魏國。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秦國就成功拿下了魏國的懷邑、邢丘。

連續不斷的外交和軍事勝利,使得秦王和范雎在國中的威望,也隨之與日俱增。

經過范雎的天才謀劃佈局,秦國的政治天平,開始慢慢地想秦昭王這邊傾斜。

西元前266年的某一天。

在經過對當前的國內政治形勢,以及秦王與宣太后一派的力量對比後,範雎認為是時候鼓動秦王,向宣太后一派打響奪權的第一槍了!

10

其實,關於從宣太后手中奪權的建議,範雎本來在第一次和秦王見面時,就想提出了。但當時由於擔心談話周圍有人竊聽,才不得不暫時按下不表。

而現在,天時地利人和皆已萬事俱備,就差打響奪權戰鬥的一聲號角了。

於是,范睢把心一橫,冒死上諫::從前崔杼、淖齒在齊國專權,後來,崔杼射殺了齊莊公,淖齒則把齊湣王吊死在廟梁上。李兌在趙國專權,可憐的一代英主趙武靈王,竟被囚禁在沙丘的宮殿裡,給活生生地餓死。

而如今,太后、國相穰侯專權,國中遍佈他們的親信,我真為大王的處境和未來,感到擔憂啊!

秦昭王聽完這番話,冷汗都飆出來了。

最後,在聽完範雎的一番形勢分析和奪權謀劃後,秦昭王痛下決心,一聲令下,便有了文中開頭,宮廷奪權的那一幕。

宣太后這些當權派,全部一網打盡,被徹底趕出政治中心,秦昭王得以撥開雲霧見青天,獨掌大權。

奪權成功後,立下汗馬功勞的範雎,被秦昭王拜為國相,範雎由此走上人生巔峰之路.

……….

由於內容較多,上文僅為“上集”,“下集”將擇時另發,敬請見諒。

眾人都以為範雎已死,就用草席把他的屍體裹起,丟去茅坑。

也是範雎命不該絕,遭此奪命毒打,卻硬是沒有死過去。

恢復知覺後,當時茅坑旁邊剛好站有一個守卒,範雎對這個守卒說:我將死無疑,但我不想死在茅坑裡,我家裡有一些黃金,你把我送回家,我就把黃金全部送給你。

守卒把牙一咬,真就把範雎送回了家,範雎這才得以從死亡邊緣爬了回來。

到家後,範雎立即安排妻子做兩件事:

第一件,把自己送到生死之交鄭平安的住處,暫作安身之地。

第二件,妻子假裝去魏齊處,索要自己的屍體,並在索屍無果後,立即回家為自己操辦“後事”。

在最佳導演范雎滴水不漏的策劃下,魏齊對範雎之死深信不疑。

為了避免暴露任何有關自己的蛛絲馬跡,範雎改名“張祿”,和鄭平安避居山野,靜靜等待外逃出境的時機。

05

西元前271年,範雎苦等的機會終於來了。

時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訪魏國,進行國事訪問。

這時候,秦孝公當年制定的一項制度,間接拯救了範雎。

原來為了招攬人才,秦孝公制定了一項招攬人才的制度:薦賢者,可獲得與賢者同樣的賞賜。

受這個傳統政策的激勵,王稽到了魏國後,自然就開始留心發掘魏國的人才。

畢竟你找到一個“商鞅”,好過你王稽再活五百年。

而這邊廂,范雎和鄭平安也早已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王稽。

機會說來就來:王稽招聘使館的雜役,鄭平安也因成功應聘,得以接近王稽。

等來一個合適的時機,鄭平安便對王稽說:魏國有大才範雎,願意投靠秦國。

在確認了範雎的絕世才華後,王稽和範雎經過一番周密謀劃,成功離開魏國,踏上了入秦之路。

06

就在王稽、范雎一行剛入秦境不久,就看見遠方塵頭起處,一支豪華車隊自西而來。

範雎見車隊如此豪華囂張,趕忙問王稽:來者何人?

王稽答道:國相穰侯(魏冉)。

關於秦國的內政,范雎早已了然於胸:秦王只是一個傀儡,朝政把持在宣太后手中。

而國相魏冉,則仗著與宣太后的姐弟關係,專權用事。

范雎這次赴秦,投奔目標是秦王,所以當聽說來者是國相魏冉時,范雎對王稽說道:我聽說國相,非常排斥來自別國的賢達之士,所以我還是先躲到車廂裡去吧!

豪華車隊來到後,國相魏冉見是出訪魏國的使者王稽,在問了王稽一些簡單的情況後,就放行而去了。

看見國相魏冉走遠,範雎才從車廂爬出來,並對王稽說:國相之人,生性多疑,且反應慢半拍。一會他就會因後悔剛才沒有仔細盤查,而掉頭複查!所以我得和你們分路而行。

範雎說完,趕緊和鄭平安匆匆下車,從小路步行而去。

大概走了十裡路,複查的人馬果然再次追了上來,攔住王稽,重新作了一番仔細盤查,在確認車上沒有窩藏別國來的人士後,方才重新放行。

07

在平安到達秦國後,如何才能面見秦王,又成了一大難題。

儘管有王稽的推薦,但足足等了兩年,範雎都沒有機會見到秦昭王。

正當範雎頹喪苦悶之際,一個“秦國即將攻打齊國”的消息傳來。

聽到這個消息,範雎頗為納悶:秦國、齊國之間,隔著魏國、趙國,秦國攻打遠在東邊的齊國,如果打敗仗那自不必說,即使打贏了,好處也會被地處中間的魏、趙奪去。這種有輸無贏的仗,何苦要打?

後來經過打聽才明白:國相魏冉的封地,地鄰齊國,國相魏冉打這一仗的目的,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封地!

至此,範雎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向秦王進言的絕佳機會,於是立即陳書秦王。

在書信的末尾,範雎說書不盡言,有些掉腦袋的話,要當面才能講。

秦王見書,火速傳召範雎,至離宮相見。

08

范雎入宮後,徑闖宮闈禁地,而此時,秦王正從對面走來。

宦官見狀,怒斥範雎:你是何人,見了大王,竟敢不回避!

範雎竟答道:我只知秦國有太后和國相,不知有大王!

範雎這句話,放在往常,足夠他掉一百次腦袋的。但這一次,非但沒有觸怒秦王,反而更加激起秦王要和他面談的欲望。

被請入密室後,秦昭王喝退了左右近臣,立即對範雎行跪拜之禮,誠意拳拳。

範雎開頭來了一番誠意試探之後,對秦王說:

大秦江山險固,雄獅百萬,以大秦之力圖霸天下,就如同一頭猛犬,去捕捉一隻跛腳的兔子那樣容易。

但現在秦國,卻閉關困守十五年,不敢向崤山以東進兵,這都是因為秦國戰略失誤造成的。

比如最近國相穰侯,要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齊國,就是一種典型的戰略錯誤。齊國兵強馬壯,離秦國又遠,攻打齊國,還要經過韓、魏兩國。仗打輸了就吃大虧,即使打贏了,秦國也完全無法佔有齊國土地。

09

秦國應該拋棄過去那種毫無章法的外交做法,重新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即結交遠邦,而攻伐近國,這樣才能最終圖霸天下。

所以,秦國首先應該攻打的,是與秦相鄰的魏國和韓國,在吞併韓魏之後,再逐步向外攻打吞併。這樣,秦國每攻取一寸土地,就能真正得到一寸土地,最終蠶食天下。

秦王聽完擊掌稱善,豁然開朗,遂拜範雎為客卿,並依范雎之計,率先派兵攻打魏國。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秦國就成功拿下了魏國的懷邑、邢丘。

連續不斷的外交和軍事勝利,使得秦王和范雎在國中的威望,也隨之與日俱增。

經過范雎的天才謀劃佈局,秦國的政治天平,開始慢慢地想秦昭王這邊傾斜。

西元前266年的某一天。

在經過對當前的國內政治形勢,以及秦王與宣太后一派的力量對比後,範雎認為是時候鼓動秦王,向宣太后一派打響奪權的第一槍了!

10

其實,關於從宣太后手中奪權的建議,範雎本來在第一次和秦王見面時,就想提出了。但當時由於擔心談話周圍有人竊聽,才不得不暫時按下不表。

而現在,天時地利人和皆已萬事俱備,就差打響奪權戰鬥的一聲號角了。

於是,范睢把心一橫,冒死上諫::從前崔杼、淖齒在齊國專權,後來,崔杼射殺了齊莊公,淖齒則把齊湣王吊死在廟梁上。李兌在趙國專權,可憐的一代英主趙武靈王,竟被囚禁在沙丘的宮殿裡,給活生生地餓死。

而如今,太后、國相穰侯專權,國中遍佈他們的親信,我真為大王的處境和未來,感到擔憂啊!

秦昭王聽完這番話,冷汗都飆出來了。

最後,在聽完範雎的一番形勢分析和奪權謀劃後,秦昭王痛下決心,一聲令下,便有了文中開頭,宮廷奪權的那一幕。

宣太后這些當權派,全部一網打盡,被徹底趕出政治中心,秦昭王得以撥開雲霧見青天,獨掌大權。

奪權成功後,立下汗馬功勞的範雎,被秦昭王拜為國相,範雎由此走上人生巔峰之路.

……….

由於內容較多,上文僅為“上集”,“下集”將擇時另發,敬請見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