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朝國力與唐朝國力對比誰強2

在水利技術方面:唐朝重要水利工程收到顯著效果的有九十一項, 宋朝重要水利工程收到顯著效果的至少有四百九十六項。 宋朝對領土的開發利用程度遠大於唐朝。 用宋人的話說:“昔人足跡所未嘗者, 今皆為膏腴之壤。 ”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是91與496的差距。

唐朝是小農經濟社會, 宋朝是商品經濟社會。 唐朝以“農業立國”, 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業經濟, 農稅是國家稅收的根本。 宋朝以“工商惠國”, 是以商業為主的商業經濟, 商稅是國家稅收的根本。 所以宋人說:“州郡財計, 除民租之外, 全賴商稅。 ”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小農經濟社會與商品經濟的差距。

唐政府絹帛收入最高額為740萬匹, 宋政府細絹收入則高達2445萬匹。 這只是稅收, 如果按產量算差距更大, 而且唐朝的絹帛在品質也和宋朝相距甚遠。 “唐絹粗而厚, 宋絹細而薄。 ”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740與2445的差距。 是粗厚與精細的差距。

唐朝最高年鑄幣量為唐玄宗時的32萬7千貫。 宋朝最高年鑄幣量為宋神宗時銅幣506萬貫, 鐵幣為 88萬貫。 兩者相差的近20倍。 唐朝與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30與500的差距。 這還不包括宋朝政府發行流通的紙幣。 而且宋朝還有大量的黃金、白銀也進入商品流通領域。 一個國家的貨幣流通量代表這個國家的經濟水準與實力。 銅錢是足值貨幣, 它本身的價值就超過它的面值。

如果一年相差10多倍, 十年、百年相差多少倍?唐宋差距有多大?唐朝與宋朝的經濟總量差距有多大?是足值貨幣總量千倍以上的差距。

宋朝時期除了中國以外,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貧窮落後的野蠻與黑暗中摸索——歐洲也不例外。 許多西方學者認為, 當時一位歐洲君主的生活水準還比不上東京(汴梁)城裡一個看城門的士兵。 近年來更有人通過黃金價格折算, 計算出北宋的人均GDP達2280美元!這一資料即便是放在今天來衡量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雖然這樣的計算並不科學, 但是史學界公認的看法是, 宋朝的國民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的50%以上, 最高達80%! (2013年我國的GDP才占世界GDP總量的8%)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宋朝的時候中國很富裕,

比世界其他地方最好水準至少富裕一倍!宋朝的富裕首先表現在朝廷的歲入(年財政收入)上。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宋朝經過100年的發展, 歲入為1.1613億貫, 神宗變法後最高達1.6億貫, 大約為盛唐的7倍, 按照銀錢的一般兌換率1貫折合一兩白銀計算, 約合白銀1.6億兩(考慮到有宋代銅錢一直緊俏短缺的因素, 這一數值可能被大大低估)!即便是失去半壁江山的南宋, 財政收入也高達1億貫。 這是一個怎樣的數字呢?明隆慶5年(1571)國家歲入白銀250萬兩。 張居正改革後的萬曆28年(1600)年, 歲入400萬兩。 明末天下大亂, 明政府為抵禦後金和剿滅農民起義軍, 先後加派遼、練、剿“三餉”, 橫徵暴斂, 每年也僅得1000萬兩左右。 這時距南宋滅亡已300多年, 明朝在國土面積遠大於宋朝的情況下,
年財政收入連北宋的1/10都不到!清朝比明朝略好些, 順治7年(1650年)歲入1485萬兩, 200年後的咸豐年間, 約為3000萬-4000萬兩。 而此時中國人口已近4億, 超過北宋2—3倍。 直到清朝滅亡前那有限的幾年裡, 在改變徵收體制、計算方法和一系列外因的作用下, 國家歲入才達到宋朝的水準。

支持宋朝龐大財政收入的不是橫徵暴斂、竭澤而漁, 相反, 宋人的生活水準相當高。 即便在被宋徽宗胡天胡地折騰了20多年後的北宋末期, 真正因為生活不下去而造反的人也很少。 (試看《水滸》中的梁山好漢, 有幾個是因為饑寒交迫才落草的? )宋朝的財政收入高, 是基於宋朝發達的經濟, 特別是繁榮的商業。 以熙寧10年(1077)為例, 北宋稅賦總收入為7070萬貫(不含左藏庫、封樁庫),

其中農業兩稅2162萬貫, 占30%;工商稅4911萬貫, 占70%! 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不是農業, 而是工商業——宋朝堪稱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工業化”國家!

相比之下, 唐朝最鼎盛的時期財政收入不過3500萬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