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打仗為什麼很少用毒箭?有個答案讓你意想不到

要問古代打仗最防不勝防的兵器是什麼?一定是弓箭

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 關羽中了毒箭, 華佗說毒已入骨髓, 必須用小刀割開, 然後將骨頭上的毒刮去, 不然性命不保。 於是關羽一邊下棋分散注意力, 一邊讓華佗給他刮毒, 整個過程關羽面不改色。 事後華佗驚呼:“將軍真乃天神也。 ”

連被譽為天神的三國猛將關羽, 中了毒箭不刮骨都活不成, 足見毒箭威力之大。 那麼既然威力這麼大, 為什麼在諸多歷史文獻中, 都找不到廣泛使用毒箭的記錄呢?難道古人打仗講究道義, 不屑於用毒?

當然不是這樣的, 古代兵器使毒的情況是有的只是不常見, 原因嘛如下:

一、毒箭很雞肋

雞肋大家應該都吃過, 上面沒什麼肉, 但是還有肉香, 正所謂“棄之可惜, 食之無味, 是為雞肋”。 為什麼這麼說呢?古代的毒藥分為三種:植物性、動物性、礦物性。

植物性比如斷腸草之類, 動物性比如蛇毒蠍毒, 礦物性像砒霜這些。 大家會發現無論哪種的毒藥都面臨一個很矛盾的問題, 要麼毒性不夠, 要麼毒性太強。 毒性不夠用起來不痛不癢, 毒性強的不好攜帶, 腦補一下畫面, 你不慌不忙的拿出一包毒粉, 這時候刮起了風, 還沒開打你跟你的隊友先掛了, 所以說大規模裝備毒箭不現實。

二、毒箭殺傷過剩

什麼叫殺傷過剩呢?比方說對方已經死亡的情況下, 那你再去補刀就顯得非常多餘。 古代的衛生條件大家都知道, 據說成吉思汗的部隊幾個月都不洗澡, 就那種衛生條件, 受點傷就得感染, 沒有抗生素必死無疑。 所以與其用毒, 還不如把有限的軍費多用在改進箭頭威力。

三、有比毒更低成本的東西——生化武器

或許你能猜到前面的答案, 但這點要是你能猜出, 我真的算你牛。 前面已經說了, 古代並非不願意用毒箭。 而是要麼用不起, 要麼用不著, 但是在箭頭上加點有毒的東西還是很有用的, 冷兵器時代很多人也想過這麼幹。 成吉思汗的騎兵兵器簡陋而實用, 他們在多次戰鬥中發現, 沾了糞便的箭頭射人, 會極大提升對手的死亡幾率。 他們當然不明白其中原理, 畢竟細菌是近現代才發現, 這恐怕是人類使用生化武器的最早的記錄了。 物理攻擊外帶毒素加成, 成吉思汗的騎兵靠戰鬥智慧橫掃了歐洲中世紀的騎士軍團。

總結來說, 並非古人不想用毒, 不用毒箭是實戰經驗得出的智慧。 由此可以看出:理論可行, 跟實際可行根本不是一碼事。 生活工作跟打仗也是同理, 什麼事不能都想當然, 不去嘗試, 有些問題你永遠發現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