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倫敦邱吉爾博物館知性之旅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Dr. Phoebe

"勝利不是最後的, 失敗也不是最終的:是那勇往直前的勇氣, 才是真正算數的。 "(邱吉爾)

如果問起我老公C他對於倫敦最有印象的景點,

或是他最舍不離開的地方, 他絕對會毫不猶豫地說, 是邱吉爾博物館Churchill Museum and Cabinet War Rooms。 之前和各位提及, 為了一圓他對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夢想, 我們跑到法國諾曼第D-Day海灘, 而二次世界大戰的圓夢之旅第二章, 便是來到當年邱吉爾在倫敦的地下辦公室, 也是當年英國對抗德國納粹大軍的時候, 英國主要的軍事和政治核心決定中心。

邱吉爾博物館有兩個部分, 一個是當年地下戰時指揮中心Cabinet War Rooms, 另一部分則是介紹邱吉爾的生平和文物。 博物館本身不大, 但只要是對軍事歷史有一點點興趣的人, 在這裡通常是拉都拉不走的, 小小的一個博物館, C和我待了將近三個小時。

右下角那長長的人龍, 便是排隊的身影。

我們在一開門就趕過來, 還是硬生生排了四十分鐘。 這天是非假日, 但還是可以看到許多的遊客來此等候。

門口非常低調不起眼的招牌。

一字排開, 幾乎大部分都是男生, 稀稀落落幾個女生身影。 其中又以中年大叔的身影為絕大多數(純個人觀察)。

來到博物館裡面, 第一間主要房間就是Cabinet War Rooms, 內閣戰役室, 也成為英國政府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主要地下總部, 在這裡開會的包括內閣秘書、皇家海軍衛兵、紀錄官等等, 會選定這裡, 主要是因為和Number 10 Downing St(在英國簡稱10 Downing)首相官邸和英國國會的距離都十分接近。 而在邱吉爾來到這裡之後, 便說, "我要在這間房間裡, 帶領這場戰役。 "尤其在倫敦被德軍Blitz轟炸期間, 首相官邸大大受損, 邱吉爾在這裡辦公的時間也越來越頻繁, 甚至好些時候都直接住這裡。

牆上的時鐘指著快五點, 將歷史凍結在1940年的10月15日那天。

其實這裡的空間非常狹小幽閉,而且有許多老鼠和昆蟲寄生,導致很多人即使冒著被流彈打到的危險,還是寧可每天晚上回家休息,也不想待在這裡過夜。下圖為皇家海軍陸戰隊當時的衣著打扮,也是由他們來保護這裡高官的安全。

Transatlantic Telephone Room就是跨過大西洋熱線的電話廳,顧名思義,便是邱吉爾和當時的美國羅斯福總統熱線你和我所使用的地方。在外面,卻反倒打扮成邱吉爾的個人廁所,好防止身邊的員工竊聽。而這電話線也是透過當代美國貝兒電信公司的技術,好確認完全無人監聽並完全隱密的一條專線,方便總統首相暢所欲言。

那年代所使用的打字機。

牆上掛著許多當時邱吉爾戰時的照片,據他的手下指出,他工作時間從早上六點至淩晨三點,也同時對於員工有非常高的要求,甚至許多人會認為他非常無理又壞脾氣,但卻有孩子般的幽默。但最主要的,是他為這國家所做的事情,讓他的手下甘願為他付出一切。

倫敦當時被轟炸時的歷史鏡頭。

博物館的地圖,從左下角的入口開始,接下來要進到上邊的部分,也同時是邱吉爾的生平記事部分。動線是單方面前進,而不論逛到哪裡,也都可以利用博物館所供應的耳機(有多種語言服務)來聽取資訊,不太會迷路。

邱吉爾博物館一共分五個部分,1874-1900童年的邱吉爾、1900-1929獨樹一格的政治家、1929-1939不討喜的洪荒年代、1940-1945年大家最熟悉的戰時領袖、以及1945-1965的晚年。但最多的資料當然集中在戰時領袖這一塊,不過我先從他的政治生涯起步開始介紹,也就是1900-1929獨樹一格的政治家。(每一個時期都會放置相關的漫畫版邱吉爾)

邱吉爾其實在英國政治圈裡竄升的非常迅速,光在國會的五年,就成為地方政府首長。十年之後,邱吉爾仍然不斷的晉升。不過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近乎了結了邱吉爾的政治生涯,他結了許多仇人、甚至還兩次的更換政黨,首相的位置也幾乎和他絕緣。

邱吉爾第一次見到他的太太Clementine Hozier,是在1904年,兩人很快地便陷入熱戀,並在四年之後結為連理。Clementine和邱吉爾的感情非常好,博物館裡也陳列了不少他和太太寫給彼此的動人書信,看的出來兩人鶼鰈情深,Clementine也成為邱吉爾精神上的支柱。而兩人在信尾為對方簽名時,也不會忘了畫上彼此隸屬的動物,如下圖。

邱吉爾從1929年到1939年間,其實在政治上十分孤獨。他因為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表示支持,而遭到許多人的反彈。而同時當希特勒在歐洲的勢力崛起時,英國當時的首相Chamberlain為了以和為貴,相信希特勒的承諾,說不會以武力進攻歐洲,卻遭到邱吉爾大力的抨擊和反對,認為要用武力才能跟希特勒抗衡。他的言論當時並沒有被採納,畢竟當時的英國已經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消磨殆盡。但事後卻證明他是正確的。

當希特勒開始進攻周遭的國家時,英國輿論開始改變,反倒成為邱吉爾重返政壇勢力的契機,Chamberlain下臺,而邱吉爾也被被任命為首相。下圖為邱吉爾住在首相官邸的門。五年前,大概誰也料不到政治生涯,人緣不佳竟成為英國的領袖。下圖為邱吉爾在揮別這政壇低谷時,即將前往首相官邸時的一席話,"我覺得我好像走在命運中,而我人生過去的每一部分,都是為了這一刻來面對這個挑戰。我非常確定,我絕對不會失敗的。"坦白說,我在看完這席話之後,我心裡有很多的感觸。畢竟我們所熟知的邱吉爾,大都是帶領英國打勝仗的那一刻,在政壇上被排擠、被冷落、被人忽視的十多年,那人情冷暖卻也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我們往往只知道人們光鮮亮麗的那一面,卻不知道上帝使用一個歷史中的人物,得讓他承受十多年的痛苦和失落,才能夠成為,一個能有能力帶領英國的邱吉爾。

1940-1945年戰時的邱吉爾,也是他的精華時期,而他被任命為首相那年剛好65歲。

雖說邱吉爾對大部分的英國人民來說,成為一個英國的象徵,以強而有力的演說來鼓舞著人民,但也是有反對他的酸民勢力(沒錯,不管什麼年代都有酸民)在其中。

邱吉爾戰時的服裝和頭盔。

下圖為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就是電影裡王者之聲的國王,以及現任女王伊莉莎白的父親)寫給邱吉爾的信,拜託他千萬不要出席諾曼地的DDay戰役,最主要的是擔心邱吉爾受到危險,以及萬一需要做重大決定時聯絡不到他。邱吉爾最後非常不甘心的同意了國王的要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邱吉爾首相和羅斯福總統的一段交情。說起邱吉爾,其實邱吉爾的媽媽是美國人,而美國和英國一直都有著"本是同根生"的曖昧情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時,原本美國施行鎖國政策,美國人民對於介入戰爭也十分排斥。邱吉爾明白,要打贏這場戰爭,一定要得到美國的支持,因此政治上,他像追女人一樣追求著羅斯福,甚至說過,"從沒有一個愛人對他情婦的興致所做的功課,能多過於我在羅斯福身上所花的功夫。"兩人即便政治立場不同,卻依然結為摯友。美國開始以金錢和軍需資助英國,但最終邱吉爾還是得感謝珍珠港的突擊,在事發的當天他致電給羅斯福總統,只說了一句,"我們現在是在同條船上的人了。"就這樣,美國進入二次大戰的戰局。下圖為邱吉爾和羅斯福共同簽屬大西洋憲章時所穿的西裝。

英美兩國所簽屬的大憲章條例,宣佈對德國戰爭的目的,以及戰事結束之後的處理方式。右下為邱吉爾和羅斯福的照片。

來到1945-1965年,邱吉爾的晚年階段。邱吉爾在1951年時又重新當選一次首相,並致力於用他的影響力來結束冷戰,不過在他去世的時候,冷戰依然持續。

畫畫一直都是邱吉爾的嗜好之一。還記得影集The Crown裡面,也有大篇幅的提到邱吉爾的畫作。他一直在快九十歲的時候,都還是國會的一份子。不過他年紀越大,支持度和喜愛程度越高,據說他90歲的生日時,收到了30萬張的祝賀卡片。

在邱吉爾80歲的那一年,國會為了慶祝他生日,請了畫家Graham Sutherland替邱吉爾畫一幅畫像,並在邱吉爾生日那一天於西敏寺獻給他。下圖為該圖的手稿。邱吉爾據說對手稿滿意,但卻對最後畫出來的畫像相當憤怒,覺得他被描繪的又老又堅硬,Clementine因此在邱吉爾過世之後將那幅畫燒毀。

接著回到起居室的地方,可以看到當年這裡的傢俱擺設,和居住環境。

下圖為邱吉爾夫人Clementine所住的臥室。

另外一間地下的會議室。

秘書室。

邱吉爾當年發表了許多振奮人心的演講,就是在這裡直接連到BBC電臺發射到英國各地。

幕僚室,裡面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據說各種顏色的電話,只要一看顏色就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軍情報。

如果說我們在自己國家所學的歷史只有一個面向,那麽旅行讓我所學習到的,是用世界的另外一個角度去看歷史。我從邱吉爾身上,看到不是一個被歌功頌德不斷,只屬於勝利的領導者。而是在逆境中永不放棄,為自己堅持的事情和全世界翻臉也在所不惜的勇猛匹夫。也是真的在這種經歷十年二十年的逆境淬煉,才造就出一個能一步步帶領英國打勝仗的領導者。

邱吉爾博物館小資料

官網:http://www.iwm.org.uk/visits/churchill-war-rooms

電話:+44 (0)20 7416 5000

地址:Clive Steps, King Charles Street, London SW1A 2AQ

票價:有兩種價格,一個是有包含捐款£19,另一個是沒有包含捐款£17.25(我們選擇沒有捐款的XD)。兩種票價包含語音導覽。

開放時間:9:30am – 6pm

貼心小叮嚀:如果可以,我會建議看The Crown第一季,裡面有許多大篇幅的對於邱吉爾的描述。看完之後再來倫敦旅行,會有更多的感觸。另外如果不想在門口等,建議可以在網路上事先買票,就可以直接進去。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grinews.cn/news

其實這裡的空間非常狹小幽閉,而且有許多老鼠和昆蟲寄生,導致很多人即使冒著被流彈打到的危險,還是寧可每天晚上回家休息,也不想待在這裡過夜。下圖為皇家海軍陸戰隊當時的衣著打扮,也是由他們來保護這裡高官的安全。

Transatlantic Telephone Room就是跨過大西洋熱線的電話廳,顧名思義,便是邱吉爾和當時的美國羅斯福總統熱線你和我所使用的地方。在外面,卻反倒打扮成邱吉爾的個人廁所,好防止身邊的員工竊聽。而這電話線也是透過當代美國貝兒電信公司的技術,好確認完全無人監聽並完全隱密的一條專線,方便總統首相暢所欲言。

那年代所使用的打字機。

牆上掛著許多當時邱吉爾戰時的照片,據他的手下指出,他工作時間從早上六點至淩晨三點,也同時對於員工有非常高的要求,甚至許多人會認為他非常無理又壞脾氣,但卻有孩子般的幽默。但最主要的,是他為這國家所做的事情,讓他的手下甘願為他付出一切。

倫敦當時被轟炸時的歷史鏡頭。

博物館的地圖,從左下角的入口開始,接下來要進到上邊的部分,也同時是邱吉爾的生平記事部分。動線是單方面前進,而不論逛到哪裡,也都可以利用博物館所供應的耳機(有多種語言服務)來聽取資訊,不太會迷路。

邱吉爾博物館一共分五個部分,1874-1900童年的邱吉爾、1900-1929獨樹一格的政治家、1929-1939不討喜的洪荒年代、1940-1945年大家最熟悉的戰時領袖、以及1945-1965的晚年。但最多的資料當然集中在戰時領袖這一塊,不過我先從他的政治生涯起步開始介紹,也就是1900-1929獨樹一格的政治家。(每一個時期都會放置相關的漫畫版邱吉爾)

邱吉爾其實在英國政治圈裡竄升的非常迅速,光在國會的五年,就成為地方政府首長。十年之後,邱吉爾仍然不斷的晉升。不過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近乎了結了邱吉爾的政治生涯,他結了許多仇人、甚至還兩次的更換政黨,首相的位置也幾乎和他絕緣。

邱吉爾第一次見到他的太太Clementine Hozier,是在1904年,兩人很快地便陷入熱戀,並在四年之後結為連理。Clementine和邱吉爾的感情非常好,博物館裡也陳列了不少他和太太寫給彼此的動人書信,看的出來兩人鶼鰈情深,Clementine也成為邱吉爾精神上的支柱。而兩人在信尾為對方簽名時,也不會忘了畫上彼此隸屬的動物,如下圖。

邱吉爾從1929年到1939年間,其實在政治上十分孤獨。他因為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表示支持,而遭到許多人的反彈。而同時當希特勒在歐洲的勢力崛起時,英國當時的首相Chamberlain為了以和為貴,相信希特勒的承諾,說不會以武力進攻歐洲,卻遭到邱吉爾大力的抨擊和反對,認為要用武力才能跟希特勒抗衡。他的言論當時並沒有被採納,畢竟當時的英國已經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消磨殆盡。但事後卻證明他是正確的。

當希特勒開始進攻周遭的國家時,英國輿論開始改變,反倒成為邱吉爾重返政壇勢力的契機,Chamberlain下臺,而邱吉爾也被被任命為首相。下圖為邱吉爾住在首相官邸的門。五年前,大概誰也料不到政治生涯,人緣不佳竟成為英國的領袖。下圖為邱吉爾在揮別這政壇低谷時,即將前往首相官邸時的一席話,"我覺得我好像走在命運中,而我人生過去的每一部分,都是為了這一刻來面對這個挑戰。我非常確定,我絕對不會失敗的。"坦白說,我在看完這席話之後,我心裡有很多的感觸。畢竟我們所熟知的邱吉爾,大都是帶領英國打勝仗的那一刻,在政壇上被排擠、被冷落、被人忽視的十多年,那人情冷暖卻也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我們往往只知道人們光鮮亮麗的那一面,卻不知道上帝使用一個歷史中的人物,得讓他承受十多年的痛苦和失落,才能夠成為,一個能有能力帶領英國的邱吉爾。

1940-1945年戰時的邱吉爾,也是他的精華時期,而他被任命為首相那年剛好65歲。

雖說邱吉爾對大部分的英國人民來說,成為一個英國的象徵,以強而有力的演說來鼓舞著人民,但也是有反對他的酸民勢力(沒錯,不管什麼年代都有酸民)在其中。

邱吉爾戰時的服裝和頭盔。

下圖為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就是電影裡王者之聲的國王,以及現任女王伊莉莎白的父親)寫給邱吉爾的信,拜託他千萬不要出席諾曼地的DDay戰役,最主要的是擔心邱吉爾受到危險,以及萬一需要做重大決定時聯絡不到他。邱吉爾最後非常不甘心的同意了國王的要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邱吉爾首相和羅斯福總統的一段交情。說起邱吉爾,其實邱吉爾的媽媽是美國人,而美國和英國一直都有著"本是同根生"的曖昧情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時,原本美國施行鎖國政策,美國人民對於介入戰爭也十分排斥。邱吉爾明白,要打贏這場戰爭,一定要得到美國的支持,因此政治上,他像追女人一樣追求著羅斯福,甚至說過,"從沒有一個愛人對他情婦的興致所做的功課,能多過於我在羅斯福身上所花的功夫。"兩人即便政治立場不同,卻依然結為摯友。美國開始以金錢和軍需資助英國,但最終邱吉爾還是得感謝珍珠港的突擊,在事發的當天他致電給羅斯福總統,只說了一句,"我們現在是在同條船上的人了。"就這樣,美國進入二次大戰的戰局。下圖為邱吉爾和羅斯福共同簽屬大西洋憲章時所穿的西裝。

英美兩國所簽屬的大憲章條例,宣佈對德國戰爭的目的,以及戰事結束之後的處理方式。右下為邱吉爾和羅斯福的照片。

來到1945-1965年,邱吉爾的晚年階段。邱吉爾在1951年時又重新當選一次首相,並致力於用他的影響力來結束冷戰,不過在他去世的時候,冷戰依然持續。

畫畫一直都是邱吉爾的嗜好之一。還記得影集The Crown裡面,也有大篇幅的提到邱吉爾的畫作。他一直在快九十歲的時候,都還是國會的一份子。不過他年紀越大,支持度和喜愛程度越高,據說他90歲的生日時,收到了30萬張的祝賀卡片。

在邱吉爾80歲的那一年,國會為了慶祝他生日,請了畫家Graham Sutherland替邱吉爾畫一幅畫像,並在邱吉爾生日那一天於西敏寺獻給他。下圖為該圖的手稿。邱吉爾據說對手稿滿意,但卻對最後畫出來的畫像相當憤怒,覺得他被描繪的又老又堅硬,Clementine因此在邱吉爾過世之後將那幅畫燒毀。

接著回到起居室的地方,可以看到當年這裡的傢俱擺設,和居住環境。

下圖為邱吉爾夫人Clementine所住的臥室。

另外一間地下的會議室。

秘書室。

邱吉爾當年發表了許多振奮人心的演講,就是在這裡直接連到BBC電臺發射到英國各地。

幕僚室,裡面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據說各種顏色的電話,只要一看顏色就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軍情報。

如果說我們在自己國家所學的歷史只有一個面向,那麽旅行讓我所學習到的,是用世界的另外一個角度去看歷史。我從邱吉爾身上,看到不是一個被歌功頌德不斷,只屬於勝利的領導者。而是在逆境中永不放棄,為自己堅持的事情和全世界翻臉也在所不惜的勇猛匹夫。也是真的在這種經歷十年二十年的逆境淬煉,才造就出一個能一步步帶領英國打勝仗的領導者。

邱吉爾博物館小資料

官網:http://www.iwm.org.uk/visits/churchill-war-rooms

電話:+44 (0)20 7416 5000

地址:Clive Steps, King Charles Street, London SW1A 2AQ

票價:有兩種價格,一個是有包含捐款£19,另一個是沒有包含捐款£17.25(我們選擇沒有捐款的XD)。兩種票價包含語音導覽。

開放時間:9:30am – 6pm

貼心小叮嚀:如果可以,我會建議看The Crown第一季,裡面有許多大篇幅的對於邱吉爾的描述。看完之後再來倫敦旅行,會有更多的感觸。另外如果不想在門口等,建議可以在網路上事先買票,就可以直接進去。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grinews.cn/new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