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郭靖所在襄陽保衛戰,原來真實是這個樣子的

在大俠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中, 我們看到了楊過與小龍女的絕世戀情。 《神雕俠侶》以蒙古大軍南侵攻打襄陽作為歷史背景, 郭靖夫婦在襄陽抵抗蒙古軍隊長達數十年, 最後於城破之際雙雙殉難, 譜寫了悲壯的歷史傳奇。 可惜小說是文學作品, 畢竟是虛構的,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襄陽之戰究竟是怎樣的呢?

​從西元1235年開始宋蒙之間的軍事同盟破裂之後在襄陽開戰以來, 一直到西元1273年襄陽守將呂文煥投降元朝, 前後歷時長達38年。 在這段時間內, 共中間經歷了襄陽城的失守與收復、再失守與再收復、蒙古南宋各自的內亂甚至內戰、雙方爾虞我詐的談判、打打停停的消耗各種事端是層出不窮。 宋蒙(元)雙方為了爭奪這個歷來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水路交通要塞, 幾乎集中了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騎兵和水軍, 動用了當時能找到的一切先進武器,
雙方死傷人數超過40萬人。 整個38年圍繞襄陽的爭奪戰, 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南宋悍將收復襄陽

西元1235年, 侵略成性的蒙古軍事貴族開始向南宋發動進攻。 當時南宋在唐州的守將發生內訌, 一個名叫郭勝的高級軍官殺掉上司, 投靠蒙古。 蒙軍乘勢從唐州南下, 兵鋒直指襄陽。 第一次襄陽之戰爆發。

那時蒙古的最高統治者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台, 在向南宋用兵的同時, 蒙古方面還在進行西征(即著名的“拔都西征”, 一直打到多瑙河), 因此此次攻打宋朝的蒙軍並非其最精銳之師。 加上南宋軍隊士氣高昂, 拼死反抗, 蒙軍在襄陽城週邊幾乎寸步南進。 在進行了激烈的交鋒後, 蒙軍主帥曲出(窩闊台第三子)只得在襄陽附近大肆搶掠一番撤退。

哪知強敵退後, 宋軍內部出了問題:襄陽主帥趙范整天同一些將領飲宴取樂, 不修軍政, 宋將之間因缺乏管束, 竟互相爭鬥起來。 從金朝投降過來的宋將李伯淵等人突然叛變, 放火燒毀襄陽的城郭和倉庫, 劫奪大批官、民、物資及軍械, 向蒙古投降。 另一部分宋軍見狀也乘機大肆搶掠。

​襄陽是南宋的軍事重鎮, 南宋自立國開始就在此苦心經營。 整整一百三十多年, 結果居然在一場嘩變中化為灰燼。 蒙古軍隊哪裡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們立刻進佔襄陽, 隨即, 士氣高漲的蒙軍在今天湖北一帶集結重兵, 擺出橫渡長江的態勢。

蒙軍如果渡過長江, 南宋的滅亡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在臨安的宋理宗知道後, 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最後他猛地想起一人——只有依靠他, 宋軍才有轉危為安的希望。

這個人就是孟珙。 孟珙出身將門, 其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嶽飛的手下。 孟珙自己也是智勇雙全的大將, 與金軍作戰幾乎從無敗績。 當初蒙古與南宋聯軍夾攻金朝最後據點蔡州,

第一個登上蔡州城牆的正是孟珙。

於是, 宋理宗令孟珙率軍去前線與蒙軍作戰。

孟珙趕到前線時, 蒙軍正在編造木筏, 準備渡江, 孟珙的軍隊一投入戰場, 立刻連破蒙軍二十四寨, 打得蒙軍潰逃北撤, 總算穩住了戰局。 此後, 南宋為收復襄陽, 調動大批軍隊與蒙軍在襄陽城下展開長達3年的、異常殘酷的拉鋸戰。 孟珙在這次戰役中顯示出異常卓越的戰鬥韌性和耐心, 他把襄陽附近的蒙軍據點一一拔除, 終於在西元1239年依靠內應將襄陽收復。 與此同時, 攻打南宋的其他幾路蒙軍也紛紛撤退, 第一次襄陽之戰以南宋大獲全勝, 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告終。
​第二階段:蒙哥身死,襄陽未發生戰事

在《神雕俠侶》中,第二次蒙古侵宋之戰以忽必烈率軍攻打襄陽為始,以蒙哥被楊過擊斃於襄陽城下為終。然而事實上。在蒙古軍隊對南宋的第二次大規模攻勢中,襄陽沒有經歷過戰火。

當時忽必烈的軍隊由雲南(蒙古此時已滅了大理)進入廣西,本來要直搗杭州,哪知半路傳來消息,大汗蒙哥在釣魚城下被宋將擊斃,忽必烈聞訊後急於北上爭奪汗位,在南宋境內左沖右突,最後居然從廣西殺到長江邊,北還而去。

郭靖守襄陽的情節固然精彩,可惜忽必烈那時並未到過襄陽。元朝的這位建立者一輩子也沒有領兵駐屯於襄陽之下。

第三階段:襄樊保衛戰

第二次蒙古侵宋之戰後,忽必烈與其弟阿裡不哥為爭奪汗位打了整整四年的內戰。西元1264年,阿裡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為了鞏固其在蒙古“黃金家族”內的地位,很想再滅掉一個大國以提高自己在蒙古人當中的聲望。南宋自然是不二之選。恰在這時,南宋將領劉整的歸降,使忽必烈看到了希望。

劉整投降蒙古後,向忽必烈獻策:襄陽是南宋最重要的軍事屏障,想滅南宋。必須先取襄陽。

於是,蒙古接下來滅宋的軍事準備,主要就是以奪取襄陽為核心的。
​從西元1267年起,蒙古一面在襄陽、樊城四周築城,以切斷城中糧食的補給,一面操練水軍,向襄陽緩緩逼近。西元1269年,採取“慢火煮青蛙”的方式進逼襄樊的蒙軍終於完成了對樊城的包圍。守將呂文德向朝廷奏報,朝廷派來張世傑廈貴、範文虎等領兵來救,卻在蒙軍早已修好的堡壘下受挫。

與此同時,蒙軍繼續穩紮穩打,要將襄陽也包圍起來。南宋朝廷派出大將李庭芝率軍來增援。哪知李庭芝受制於朝廷“監軍”範文虎,始終無法進兵。襄陽遂于1271年被蒙軍包圍。

與此同時,忽必烈下令各路大軍一齊向南宋猛撲。在他看來,襄樊已成孤城,指日可下,蒙軍可一路秋風掃落葉,飲馬西湖,踏平臨安,活捉宋朝皇帝。哪知襄樊前後打了整整五年才拿下。

守衛襄陽的守將是呂文煥,守衛樊城的是範天順。他們在慘烈的襄樊守衛戰中顯示出了不輸郭靖的英雄氣概。

當時蒙軍在襄、樊周圍的要害處都設置城寨,漢水上又佈滿蒙軍的戰船和鐵索,襄陽、樊城與外界的所有聯繫被統統切斷。呂文煥和范天順利用城中的餘糧,率領軍民拼命死守,襄、樊兩城問有一條小橋,可以以此互相調動兵力,呂文煥和范天順利用這些有限的有利條件居然撐了整整五年。

到了西元1272年,蒙古軍隊開始對樊城發動總攻,蒙元將領阿術、劉整、阿裡海牙率軍攻破城廓,增築重圍,進一步縮小了包圍圈,宋軍只好退至內城堅守。消息傳到臨安,南宋奸臣賈似道惶恐非常。此時,襄樊被蒙軍圍困已有三年,可在賈似道的把持下,宋度宗只知酒色,不問朝政,對前線戰況一無所知。宋度宗臨幸的一個宮女告訴他,襄樊已被圍困三年,宋度宗大驚失色。但那宮女隨即就被賈似道處決。

但賈似道也知道襄樊若失,南宋必亡。他命令李庭芝救援。李庭芝招募民兵3000餘人,令手下張順、張貴兩位得力偏將率領,帶著大批給養物資殺向襄樊,力求突人重圍。

西元1272年5月,張順兄弟把戰船連成方陣,每只船都安裝火槍、火炮,準備強弓勁弩,突入蒙古軍隊重圍。蒙古軍隊沒料到宋軍居然還有勇氣敢救援襄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場血腥慘烈的激戰後,蒙軍被殺被溺者不計其數,張貴終於率軍殺人襄陽城中。襄陽城中軍民因此士氣大振。但亂軍中,張順卻不見了蹤跡。幾天後,張順的屍體浮出將面,披甲執弓,怒目圓睜,渾身被箭射成了刺蝟。

張貴人援所帶來的給養和士兵畢竟有限,因此張貴與城外的宋將範文虎商定,南北夾攻蒙軍,打通襄陽週邊交通線。按計劃,範文虎率精兵5000接應,張貴率軍突圍後,在龍尾洲和他會師。

張貴按約定日期辭別呂文煥,率兵3000順漢水而下,檢點士兵,發現少了一名因犯軍令而被鞭笞的親兵,張貴大驚,對士兵們說:“我們的計畫大概已經洩露,只有迅速出擊,敵人或許還來不及得到消息。”他們果斷地改變計畫,乘夜放炮開船,殺出重圍。元軍中阿術、劉整得知張貴突圍,派數萬人阻截,把江面堵死。張貴邊戰邊行,接近龍尾洲,在燈火中遠遠望見龍尾洲方向戰艦如雲,旌旗招展,以為是範文虎接應部隊,舉火曉示,對方船隻見燈火便迎面駛來。等到近前,才發現來船全是蒙軍,原來他們先佔領了龍尾洲,以逸待勞。宋蒙兩軍在龍尾洲展開一場遭遇戰,宋軍因極其疲憊,戰鬥中傷亡過大,張貴力不能支,被元軍俘獲,不屈被害。

蒙軍派四名南宋降卒抬著張貴屍體曉示襄陽城中,逼迫呂文煥投降,呂文煥殺掉降卒,把張貴與張順合葬在一起。

至此,南宋救援襄樊的所有努力都成為泡影。
​西元1273年,蒙軍對樊城展開最後攻勢。忽必烈甚至調來從西域俘虜的炮匠來到前線,造炮轟城。經過激戰,蒙軍燒毀了樊城與襄陽之間的江上浮橋,樊城徹底孤立。劉整率戰艦抵達樊城城下,用炮轟開西南角,蒙軍隨即擁入城內。在樊城堅守五年的宋朝將領知道最後的時刻已經到來,守將範天順仰天長歎:“生為宋臣,死當為宋鬼。”在自己堅守的陣地上吊自殺。其餘樊城重要將領中,偏將王福自焚;牛福直到城破仍不肯放棄,率著殘兵與蜂擁而入的蒙軍進行慘烈的巷戰,直殺到身邊所有人都倒下,而自己也無力再戰,才投火自殺。

宋將的拼死反抗激怒了蒙軍,為了震懾襄陽,蒙軍在樊城陷落後將樊城內的軍民全部屠殺乾淨。樊城陷落後,襄陽更加陷入絕境。呂文煥多次派人向南宋朝廷告急,終無援兵。呂文煥只得令襄陽城中軍民把房屋拆了當柴火燒,西元1273年2月,阿裡海牙由樊城攻打襄陽,炮轟襄陽城樓,城中軍民人心動搖,將領紛紛出城投降。蒙軍在攻城的同時,又對呂文煥勸降。呂文煥覺得自己對南宋朝廷已盡到責任,如今再進行抵抗已無意義,再抵抗只能使襄陽城中百姓遭到如同樊城一樣的屠殺,最後只得投降。

襄陽丟失。南宋敗局已定。至此,襄陽之戰結束。此後,蒙古大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江南,統一南北。文天祥雖然可敬,奈何襄陽失陷後大局已定,他的努力除了成就自己在史冊上的清名外,並無實際意義。

​第二階段:蒙哥身死,襄陽未發生戰事

在《神雕俠侶》中,第二次蒙古侵宋之戰以忽必烈率軍攻打襄陽為始,以蒙哥被楊過擊斃於襄陽城下為終。然而事實上。在蒙古軍隊對南宋的第二次大規模攻勢中,襄陽沒有經歷過戰火。

當時忽必烈的軍隊由雲南(蒙古此時已滅了大理)進入廣西,本來要直搗杭州,哪知半路傳來消息,大汗蒙哥在釣魚城下被宋將擊斃,忽必烈聞訊後急於北上爭奪汗位,在南宋境內左沖右突,最後居然從廣西殺到長江邊,北還而去。

郭靖守襄陽的情節固然精彩,可惜忽必烈那時並未到過襄陽。元朝的這位建立者一輩子也沒有領兵駐屯於襄陽之下。

第三階段:襄樊保衛戰

第二次蒙古侵宋之戰後,忽必烈與其弟阿裡不哥為爭奪汗位打了整整四年的內戰。西元1264年,阿裡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為了鞏固其在蒙古“黃金家族”內的地位,很想再滅掉一個大國以提高自己在蒙古人當中的聲望。南宋自然是不二之選。恰在這時,南宋將領劉整的歸降,使忽必烈看到了希望。

劉整投降蒙古後,向忽必烈獻策:襄陽是南宋最重要的軍事屏障,想滅南宋。必須先取襄陽。

於是,蒙古接下來滅宋的軍事準備,主要就是以奪取襄陽為核心的。
​從西元1267年起,蒙古一面在襄陽、樊城四周築城,以切斷城中糧食的補給,一面操練水軍,向襄陽緩緩逼近。西元1269年,採取“慢火煮青蛙”的方式進逼襄樊的蒙軍終於完成了對樊城的包圍。守將呂文德向朝廷奏報,朝廷派來張世傑廈貴、範文虎等領兵來救,卻在蒙軍早已修好的堡壘下受挫。

與此同時,蒙軍繼續穩紮穩打,要將襄陽也包圍起來。南宋朝廷派出大將李庭芝率軍來增援。哪知李庭芝受制於朝廷“監軍”範文虎,始終無法進兵。襄陽遂于1271年被蒙軍包圍。

與此同時,忽必烈下令各路大軍一齊向南宋猛撲。在他看來,襄樊已成孤城,指日可下,蒙軍可一路秋風掃落葉,飲馬西湖,踏平臨安,活捉宋朝皇帝。哪知襄樊前後打了整整五年才拿下。

守衛襄陽的守將是呂文煥,守衛樊城的是範天順。他們在慘烈的襄樊守衛戰中顯示出了不輸郭靖的英雄氣概。

當時蒙軍在襄、樊周圍的要害處都設置城寨,漢水上又佈滿蒙軍的戰船和鐵索,襄陽、樊城與外界的所有聯繫被統統切斷。呂文煥和范天順利用城中的餘糧,率領軍民拼命死守,襄、樊兩城問有一條小橋,可以以此互相調動兵力,呂文煥和范天順利用這些有限的有利條件居然撐了整整五年。

到了西元1272年,蒙古軍隊開始對樊城發動總攻,蒙元將領阿術、劉整、阿裡海牙率軍攻破城廓,增築重圍,進一步縮小了包圍圈,宋軍只好退至內城堅守。消息傳到臨安,南宋奸臣賈似道惶恐非常。此時,襄樊被蒙軍圍困已有三年,可在賈似道的把持下,宋度宗只知酒色,不問朝政,對前線戰況一無所知。宋度宗臨幸的一個宮女告訴他,襄樊已被圍困三年,宋度宗大驚失色。但那宮女隨即就被賈似道處決。

但賈似道也知道襄樊若失,南宋必亡。他命令李庭芝救援。李庭芝招募民兵3000餘人,令手下張順、張貴兩位得力偏將率領,帶著大批給養物資殺向襄樊,力求突人重圍。

西元1272年5月,張順兄弟把戰船連成方陣,每只船都安裝火槍、火炮,準備強弓勁弩,突入蒙古軍隊重圍。蒙古軍隊沒料到宋軍居然還有勇氣敢救援襄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場血腥慘烈的激戰後,蒙軍被殺被溺者不計其數,張貴終於率軍殺人襄陽城中。襄陽城中軍民因此士氣大振。但亂軍中,張順卻不見了蹤跡。幾天後,張順的屍體浮出將面,披甲執弓,怒目圓睜,渾身被箭射成了刺蝟。

張貴人援所帶來的給養和士兵畢竟有限,因此張貴與城外的宋將範文虎商定,南北夾攻蒙軍,打通襄陽週邊交通線。按計劃,範文虎率精兵5000接應,張貴率軍突圍後,在龍尾洲和他會師。

張貴按約定日期辭別呂文煥,率兵3000順漢水而下,檢點士兵,發現少了一名因犯軍令而被鞭笞的親兵,張貴大驚,對士兵們說:“我們的計畫大概已經洩露,只有迅速出擊,敵人或許還來不及得到消息。”他們果斷地改變計畫,乘夜放炮開船,殺出重圍。元軍中阿術、劉整得知張貴突圍,派數萬人阻截,把江面堵死。張貴邊戰邊行,接近龍尾洲,在燈火中遠遠望見龍尾洲方向戰艦如雲,旌旗招展,以為是範文虎接應部隊,舉火曉示,對方船隻見燈火便迎面駛來。等到近前,才發現來船全是蒙軍,原來他們先佔領了龍尾洲,以逸待勞。宋蒙兩軍在龍尾洲展開一場遭遇戰,宋軍因極其疲憊,戰鬥中傷亡過大,張貴力不能支,被元軍俘獲,不屈被害。

蒙軍派四名南宋降卒抬著張貴屍體曉示襄陽城中,逼迫呂文煥投降,呂文煥殺掉降卒,把張貴與張順合葬在一起。

至此,南宋救援襄樊的所有努力都成為泡影。
​西元1273年,蒙軍對樊城展開最後攻勢。忽必烈甚至調來從西域俘虜的炮匠來到前線,造炮轟城。經過激戰,蒙軍燒毀了樊城與襄陽之間的江上浮橋,樊城徹底孤立。劉整率戰艦抵達樊城城下,用炮轟開西南角,蒙軍隨即擁入城內。在樊城堅守五年的宋朝將領知道最後的時刻已經到來,守將範天順仰天長歎:“生為宋臣,死當為宋鬼。”在自己堅守的陣地上吊自殺。其餘樊城重要將領中,偏將王福自焚;牛福直到城破仍不肯放棄,率著殘兵與蜂擁而入的蒙軍進行慘烈的巷戰,直殺到身邊所有人都倒下,而自己也無力再戰,才投火自殺。

宋將的拼死反抗激怒了蒙軍,為了震懾襄陽,蒙軍在樊城陷落後將樊城內的軍民全部屠殺乾淨。樊城陷落後,襄陽更加陷入絕境。呂文煥多次派人向南宋朝廷告急,終無援兵。呂文煥只得令襄陽城中軍民把房屋拆了當柴火燒,西元1273年2月,阿裡海牙由樊城攻打襄陽,炮轟襄陽城樓,城中軍民人心動搖,將領紛紛出城投降。蒙軍在攻城的同時,又對呂文煥勸降。呂文煥覺得自己對南宋朝廷已盡到責任,如今再進行抵抗已無意義,再抵抗只能使襄陽城中百姓遭到如同樊城一樣的屠殺,最後只得投降。

襄陽丟失。南宋敗局已定。至此,襄陽之戰結束。此後,蒙古大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江南,統一南北。文天祥雖然可敬,奈何襄陽失陷後大局已定,他的努力除了成就自己在史冊上的清名外,並無實際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