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清明吃法大不同,原來南方吃法這麼多!

最近發現南方的朋友都在討論“青團”,

我在討論間隙只是匆忙的成為了看客,

看著大家紛紛秀出自己做的、排長隊買的,

這才發現清明節的習俗就如同“湯圓與元宵”,

南北方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相對於南方的熱鬧勁,

身在北方的我就有些“悻悻然”,

我竟然以為北方的清明節只有“煮雞蛋”!

中國的傳統裡, 重大節日總與美食相關,

這也正是中國飲食文化魅力的一部分,

現在是清明節沿用了寒食節的習俗,

實際上寒食是在清明前一日,

祭祀祖先, 不用明火, 食用冷食。

清明節美食習俗南方篇

在江浙一帶新墳是接連三年都需要正清明去上的,

大多在午夜後天沒亮陸陸續續趕去公墓地了,

上海來寧波的也是如此,

大多帶著青團子等糕點上墳祭拜。

No.1青團子

“青”的食材是艾葉或者是馬蘭頭,

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

然後開始製作團子。 主要生長在南方地區的,

南方地區夏季濕熱, 易生蚊蟲, 五毒,

尤其是清明節前後, 吃艾葉粑粑,

青團會有祛風驅邪的作用。

No.2 清明果

浙江南部各地採摘田野裡的棉菜(又稱鼠曲草),

拌以糯米粉搗柔, 餡以糖豆沙或白蘿蔔絲與春筍,

製成清明果蒸熟, 其色青碧, 吃起來格外有味。

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 但味卻截然不同。

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

綠的純淨, 讓人看了就忍不住咽口水!

No.3 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 用線穿,

或大或小, 各色點染, 名曰“歡喜團”。

舊時, 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

No.4 菠菠粿

清明, 福州有一主味是絕對少不了的,

即福州特製的“菠菠粿”, 也叫“清明粿”。

是福州特有的清明節供品,

是用菠菠菜(生長於南方的一種野菜)壓榨成汁,

滲入米漿內揉成粿皮, 以棗泥、豆沙、

蘿蔔絲等為餡捏制而成的。

No.6 清明螺

清明時節,因螺螄還未繁殖,

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

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

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清明節美食習俗北方篇

清明節在北方的習俗要數北京的“寒食十三絕”最有名,

說是家家戶戶燒了一冬的爐膛,

開春後要滅火清理了,

所以家裡停火,只吃涼食!

No.1 寒食十三絕

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包括:

蹄燒餅、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

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糖卷稞、糖耳朵、

豌豆黃、焦圈、硬面餑餑、芝麻醬燒餅!

No.2 雞蛋

清明時節很多北方人要吃雞蛋,

寓意圓圓滿滿;

No.2 饊子

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

“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

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

No.3 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

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

好多人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

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

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No.4 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裡麵包雞蛋或紅棗,

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饃,

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

No.5 子大蔥和蛋餅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

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此外,舊時青島地區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

稱作“蒸小燕”,吃白麵小雞和雞蛋。

說了這麼多南北方清明的習俗差異,

作為哈爾濱的小編一臉懵X,

為啥我大哈爾濱這麼個吃貨大城沒聽說清明吃點啥?

習俗呦,別要失傳了吧~~~

果斷回家“捏面花”!

清明時節,因螺螄還未繁殖,

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

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

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清明節美食習俗北方篇

清明節在北方的習俗要數北京的“寒食十三絕”最有名,

說是家家戶戶燒了一冬的爐膛,

開春後要滅火清理了,

所以家裡停火,只吃涼食!

No.1 寒食十三絕

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包括:

蹄燒餅、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

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糖卷稞、糖耳朵、

豌豆黃、焦圈、硬面餑餑、芝麻醬燒餅!

No.2 雞蛋

清明時節很多北方人要吃雞蛋,

寓意圓圓滿滿;

No.2 饊子

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

“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

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

No.3 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

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

好多人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

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

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No.4 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裡麵包雞蛋或紅棗,

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饃,

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

No.5 子大蔥和蛋餅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

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此外,舊時青島地區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

稱作“蒸小燕”,吃白麵小雞和雞蛋。

說了這麼多南北方清明的習俗差異,

作為哈爾濱的小編一臉懵X,

為啥我大哈爾濱這麼個吃貨大城沒聽說清明吃點啥?

習俗呦,別要失傳了吧~~~

果斷回家“捏面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