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時期的河南康百萬家族,方圓十裡都是其屬地,連慈禧都誇有錢

清朝是中國民間商業最蓬勃發展時期, 湧現出一大批有名的實業家和地方望族, 鞏義康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康百萬莊園, 又名河洛康家, 始建於明末清初。 和劉氏莊園、牟氏莊園合稱中國三大莊園, 是17至18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堡壘式建築的典型代表。

康百萬是明清以來對“中原活財神”康應魁家族的統稱, 康氏家族前後十二代人在這個莊園生活, 跨越了明、清和民國三個時期, 共計四百餘年, 莊園也從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頂。

康百萬莊園因背依邙山, 面臨洛水, 有“金龜探水”的美稱。

除了是中國三大莊園之一,

康百萬莊園同時與山西晉中的喬家大院、河南安陽的馬氏莊園並稱為“中原三大官宅”, 是中原地方建築的典型代表。

與江南“豪宅”的儒雅內秀氣質不同, 地處黃土高原的康百萬莊園展現出來的是陽剛硬朗的氣質。

提起康家,還有一段故事:相傳在明朝初期的洪武年間,康家先祖在鞏縣(今鞏義)康店鎮洛河邊安家。為解決溫飽,康家先祖在洛河岸邊開了 一個小飯館。寒來暑往,小店逐漸成為河洛一帶知名的客棧。後來,客棧所在地被稱為“康家店”。

康氏家族第6代傳人康紹敬讀書致仕,在地方水陸交通、鹽業和稅務等方面都擔任過要職,進一步奠定家庭蓬勃發展的基石。到了清朝時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鎮壓白蓮教之際,通過各種手段取得了長達十年與布匹有關的軍需品訂單,在這之前康家還壟斷了陝西的布市,甚是風光!

康家生意涉獵範圍廣泛,造船業、土地買賣都是他們發家致富的主要的生意項目。因為財力雄厚,民間賜給他們一個外號-“百萬富翁”。經過康代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原本不大的“康家店”變成了一座占地240餘畝、包含19部分的龐大莊園。

康百萬莊園的建築風格很有特點,靠山築窯洞,臨街建樓房,瀕河設碼頭,集農、官、商於一體。莊園共計有33個庭院、53座樓房、73孔窯洞及房舍1300多間,整座莊園規模宏大,有如一個小城鎮。

莊園的庭院建築為豫西地區典型的兩進式四合院,兼具園林藝術和宮廷藝術特色。莊園在建造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溝、張溝等明代樓院,龍窩溝、寨上主宅區、南大院、棧房區、店鋪、飼養區、祠堂、木材廠、造船廠、金穀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築,輔以碑樓、牌坊、花園等輔助建築,從而形成了一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功能齊全的大莊園。

在最繁盛時期,莊園內的磚廠、木材廠、造船廠人來人往,康家主人足不出戶便可滿足一切生活所需。

康百萬莊園以寨上主住宅區為核心,向寨下其他區域以扇面形式展開,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異的群體院落。

深宅大院、垂花門樓、曲徑通幽,間中點綴各中假山,移步換景,景景大不同。

庭院深處,古樸的建築訴說著流年的故事。

庭院連著庭院,這些庭院建築隱藏著康家的臥房,還有招待貴賓的廳堂,存財物的秘密倉庫。除此之外,還有私墪等等。

莊園現存有磚雕、石雕、木雕,這些雕刻多以人物、花草、鳥獸為主,每一種雕刻都有深刻的寓意。

清朝(西元1790年-1820年)時期,康家已經是富甲一方,方圓幾十裡都是康家的田地。隨著家族財富的積累,康家在原有莊園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將房舍增加到了山頂。康百萬莊園”是一座與外界隔絕的磚石結構的城堡型建築,其圍牆環繞山腰一周。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攜帶光緒于次年逃離北京前往西安,返京路過鞏義康店鎮時,康家掌櫃“康鴻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資一百萬銀兩,慈禧太后一句“沒成想,這山溝裡還有百萬之家。”被廣為流傳,並賜其為“康百萬”的封號,“康百萬”成了這個莊園的主人“康氏家族”的統稱,因此康家的莊園便成了康百萬莊園。

從高處俯瞰錯落有致的莊園建築,特別壯觀!

公共交通-在鞏義汽車站坐2路車到鞏義人民醫院下車轉8路。

自駕線路

①鄭州方向:連霍高速往西鞏義出口或310國道鄭州西100公里處鞏義市區向西康店鎮。

②洛陽方向:連霍高速往東鞏義出口或310國道洛陽東80公里處鞏義市區向西康店鎮。

③焦作方向:向南70公里過鞏溫黃河大橋至鞏義市站街鎮向西10公里至康店鎮。具體可參照GPS導航

提起康家,還有一段故事:相傳在明朝初期的洪武年間,康家先祖在鞏縣(今鞏義)康店鎮洛河邊安家。為解決溫飽,康家先祖在洛河岸邊開了 一個小飯館。寒來暑往,小店逐漸成為河洛一帶知名的客棧。後來,客棧所在地被稱為“康家店”。

康氏家族第6代傳人康紹敬讀書致仕,在地方水陸交通、鹽業和稅務等方面都擔任過要職,進一步奠定家庭蓬勃發展的基石。到了清朝時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鎮壓白蓮教之際,通過各種手段取得了長達十年與布匹有關的軍需品訂單,在這之前康家還壟斷了陝西的布市,甚是風光!

康家生意涉獵範圍廣泛,造船業、土地買賣都是他們發家致富的主要的生意項目。因為財力雄厚,民間賜給他們一個外號-“百萬富翁”。經過康代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原本不大的“康家店”變成了一座占地240餘畝、包含19部分的龐大莊園。

康百萬莊園的建築風格很有特點,靠山築窯洞,臨街建樓房,瀕河設碼頭,集農、官、商於一體。莊園共計有33個庭院、53座樓房、73孔窯洞及房舍1300多間,整座莊園規模宏大,有如一個小城鎮。

莊園的庭院建築為豫西地區典型的兩進式四合院,兼具園林藝術和宮廷藝術特色。莊園在建造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溝、張溝等明代樓院,龍窩溝、寨上主宅區、南大院、棧房區、店鋪、飼養區、祠堂、木材廠、造船廠、金穀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築,輔以碑樓、牌坊、花園等輔助建築,從而形成了一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功能齊全的大莊園。

在最繁盛時期,莊園內的磚廠、木材廠、造船廠人來人往,康家主人足不出戶便可滿足一切生活所需。

康百萬莊園以寨上主住宅區為核心,向寨下其他區域以扇面形式展開,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異的群體院落。

深宅大院、垂花門樓、曲徑通幽,間中點綴各中假山,移步換景,景景大不同。

庭院深處,古樸的建築訴說著流年的故事。

庭院連著庭院,這些庭院建築隱藏著康家的臥房,還有招待貴賓的廳堂,存財物的秘密倉庫。除此之外,還有私墪等等。

莊園現存有磚雕、石雕、木雕,這些雕刻多以人物、花草、鳥獸為主,每一種雕刻都有深刻的寓意。

清朝(西元1790年-1820年)時期,康家已經是富甲一方,方圓幾十裡都是康家的田地。隨著家族財富的積累,康家在原有莊園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將房舍增加到了山頂。康百萬莊園”是一座與外界隔絕的磚石結構的城堡型建築,其圍牆環繞山腰一周。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攜帶光緒于次年逃離北京前往西安,返京路過鞏義康店鎮時,康家掌櫃“康鴻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資一百萬銀兩,慈禧太后一句“沒成想,這山溝裡還有百萬之家。”被廣為流傳,並賜其為“康百萬”的封號,“康百萬”成了這個莊園的主人“康氏家族”的統稱,因此康家的莊園便成了康百萬莊園。

從高處俯瞰錯落有致的莊園建築,特別壯觀!

公共交通-在鞏義汽車站坐2路車到鞏義人民醫院下車轉8路。

自駕線路

①鄭州方向:連霍高速往西鞏義出口或310國道鄭州西100公里處鞏義市區向西康店鎮。

②洛陽方向:連霍高速往東鞏義出口或310國道洛陽東80公里處鞏義市區向西康店鎮。

③焦作方向:向南70公里過鞏溫黃河大橋至鞏義市站街鎮向西10公里至康店鎮。具體可參照GPS導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