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30歲活成什麼樣,取決於20歲怎麼活

文/蘇希西

01

我沖診室外喊下一個的時候, 進來一位酷似趙又廷的型男。

我的眼光不由炫了炫, 說實話, 看慣了帶孩看病的疲憊奶爸,

這位帥哥令人眼前一亮。

“請問是來諮詢的嗎?”

這裡可是兒科啊, 懷裡沒摟個又掙又哭的寶寶看著還真不習慣。

“希西姐, 你不認識我了?”帥哥笑著在對面坐下。

我訝然道, “你、你是……小林?”

“這次沒認錯!”帥哥偏過身, 把後腦勺低下來給我看。

小林和哥哥大林是住在老家鄰居的雙胞胎, 長得完全一模一樣, 只有熟識的人知道, 小林後腦勺長了兩個旋兒, 哥哥則是一個, 聽說他們老媽都是憑這個來區分兄弟倆的。

小時候我全憑扒拉腦袋認人, 後來他們越長越高, 我跳起來也看不到的時候, 就再也分不清了(暴露身高了, 囧)。

當年兄弟倆學習都不錯, 可惜小林高考前生了場大病, 最後只勉強上了個三本, 大林發揮正常考入211本科, 畢業後進了某國企擔任技術員。

不過說實話, 兄弟倆現在的長相, 已經大相徑庭了。

過年回家的時候我見過大林, 跟媳婦抱著三個孩子(別問為什麼, 二胎是雙胞胎)回老家, 腆著肚腩佝著背, 身材發福, 腳步拖遝, 當年那個迷倒無數少女粉紅心的籃球少年, 現已徹底加入殺豬幫。

聽說他所在的造紙廠效益越來越差, 媳婦作為小學教師收入也有限, 孩子多負累重, 夫妻倆把吵架當吃飯, 每年都要鬧離婚, 林子媽提起這兩口子就唉聲歎氣。

相比哥哥, 小林雖只上了三本, 過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02

小林大學專業是廣告學, 畢業後進入一家規模較大的廣告私企, 從最底層的業務員做起, 到策劃、文案、設計製作, 一步步熬到金牌設計師, 在業內也算小有名氣, 提成加年底分紅已是羨煞眾人的數位。

這時他卻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拿出全部積蓄, 一部分留給父母養老, 剩下的用作新加坡留學的啟動資金, 繼續深造自己。

碩士畢業後, 小林留在了新加坡, 據說成為獅城炙手可熱的廣告界新秀,

但我怎麼也沒想到, 他又一次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 回國創業。

下班後我們坐在咖啡廳敘舊。

原來小林這次來醫院, 主要是以醫院為場景拍一則公益廣告。

他又提起了幾個廣告, 都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大品牌, 大製作, 只是沒想到這些竟然都出自他的手筆。

我由衷讚歎。

小林卻感觸頗深:“希西姐你真的不知道, 我從19歲上大學, 到今年31, 這12年沒有一天是鬆懈過的。 ”

我信, 一個三本畢業的大學生, 在職場廝殺你死我活的今天, 能殺出血路壯大到今天這個地步, 絕非等閒之輩。

“我從大一的時候暑期就沒回過家, 晚上和週末也全在廣告公司打工, 免費的, 別人羡慕我三本畢業馬上就能進入大公司, 卻不知我進公司之前,

已經積累了幾千小時的工作經驗;

“之所以能去新加坡留學, 雅思能考到6.5, 也全是我擠時間拼出來的, 談業務的空隙, 即使只有十分鐘, 我也會聽會兒VOA, 或背幾個單詞;

“高考因病失利, 是我一生的痛, 但也令我認識到體魄健康的重要性, 這些年我每天都會堅持長跑和鍛煉, 新加坡的馬拉松我拿過季軍, 還曾代言過某品牌泳衣……”

我看著眼前這個標準模特身材的魅力男子, 很難將他和家裡那個萎靡頹廢的哥哥聯繫起來。

可是, 明明他們是來自同卵的雙胞胎, 明明他們曾經長相酷似, 如同複製黏貼般讓人無法辨認, 到底是什麼, 能讓先天的基因, 發生如此翻天覆地般的改變?

我一直以為, 大林小林之所以走上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只是因為大學專業的選擇所致,甚而我一直拿小林給即將參加高考的孩子做典範:

看,大學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專業,三本的好專業,照樣碾壓211的偏門專業,攀到金字塔的頂尖位置。

現在聽了小林一席話,我才發現自己原來錯得離譜。

03

誠然,十多年前的廣告專業是比造紙更熱門,更吃香。

可是,和小林同一專業的學生,即便是211、985,又有幾個能做到像他這樣出類拔萃?

而造紙專業做到行業大拿的,照樣風生水起,絲毫不比那些熱門專業的精英遜色半分。

說到底,一個人能做出什麼樣的成就,並不在於上的幾類院校,也不在於專業是否緊跟潮流,而在於有無目標,以及是否可以為了這個目標奮勇向前,百折不撓。

很多人都說,出身平凡,有一條路可以通往高貴,那條路就叫做“讀書”。

可是我認為,比讀書更為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與奮鬥。

不論工作是什麼,不論起點有多低,不論人生遭遇過多大的挫折與磨難,奮鬥,都是此生唯一的出路。

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攀上事業的巔峰,是懂得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專注的領域,他們每一個人,無不是擁有獅子般的野心,老鷹般的精凖,和黃牛般的勤懇。

物理學告訴我們時間是常數,其實非也,時間才是世間最大的變數。

你若善加利用,它便無窮多。

你若渾渾噩噩,它便無窮少。

很多時候,不是那口井裡沒有水,而是你沒有毅力朝下深挖;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你太過漫不經心。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裡斯多夫》裡說過:有的人二十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

多麼可怕,卻又多麼直指人心。

夜深人靜的時候,請直視自己,問問內心,你願意隨波逐流,碌碌無為地走完這一生嗎,仿佛被掏空了靈魂的軀殼,空空如也,每天機械地重複單調枯燥的生活。

你,真的願意這樣活嗎?

你有認真問過自己的內心,是像行屍走肉般渾渾噩噩混完一生,還是拼盡全力,讓生命綻放它最精彩最耀眼的光芒?

年輕時吃再多的苦也不怕,因為那些走過的路,試過的錯,經歷過的挫折,堅持下來的鍛煉,會積累在你的生命裡,沉澱在你的骨相中,點滴分毫地,重塑你的命運,甚至基因。

小林和大林的經歷告訴我們:

一個人三十多歲活成什麼樣,取決於Ta二十多歲怎麼活。

只是因為大學專業的選擇所致,甚而我一直拿小林給即將參加高考的孩子做典範:

看,大學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專業,三本的好專業,照樣碾壓211的偏門專業,攀到金字塔的頂尖位置。

現在聽了小林一席話,我才發現自己原來錯得離譜。

03

誠然,十多年前的廣告專業是比造紙更熱門,更吃香。

可是,和小林同一專業的學生,即便是211、985,又有幾個能做到像他這樣出類拔萃?

而造紙專業做到行業大拿的,照樣風生水起,絲毫不比那些熱門專業的精英遜色半分。

說到底,一個人能做出什麼樣的成就,並不在於上的幾類院校,也不在於專業是否緊跟潮流,而在於有無目標,以及是否可以為了這個目標奮勇向前,百折不撓。

很多人都說,出身平凡,有一條路可以通往高貴,那條路就叫做“讀書”。

可是我認為,比讀書更為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與奮鬥。

不論工作是什麼,不論起點有多低,不論人生遭遇過多大的挫折與磨難,奮鬥,都是此生唯一的出路。

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攀上事業的巔峰,是懂得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專注的領域,他們每一個人,無不是擁有獅子般的野心,老鷹般的精凖,和黃牛般的勤懇。

物理學告訴我們時間是常數,其實非也,時間才是世間最大的變數。

你若善加利用,它便無窮多。

你若渾渾噩噩,它便無窮少。

很多時候,不是那口井裡沒有水,而是你沒有毅力朝下深挖;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你太過漫不經心。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裡斯多夫》裡說過:有的人二十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

多麼可怕,卻又多麼直指人心。

夜深人靜的時候,請直視自己,問問內心,你願意隨波逐流,碌碌無為地走完這一生嗎,仿佛被掏空了靈魂的軀殼,空空如也,每天機械地重複單調枯燥的生活。

你,真的願意這樣活嗎?

你有認真問過自己的內心,是像行屍走肉般渾渾噩噩混完一生,還是拼盡全力,讓生命綻放它最精彩最耀眼的光芒?

年輕時吃再多的苦也不怕,因為那些走過的路,試過的錯,經歷過的挫折,堅持下來的鍛煉,會積累在你的生命裡,沉澱在你的骨相中,點滴分毫地,重塑你的命運,甚至基因。

小林和大林的經歷告訴我們:

一個人三十多歲活成什麼樣,取決於Ta二十多歲怎麼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