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明一共十六帝,末帝崇禎不得太平,景山上死,未留英名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大明最後一位皇帝, 但凡對明朝歷史有些許瞭解的讀者朋友們都知道, 他的下場很是悲慘, 當年屬下投降李自成, 引李自成攻入北京, 眼看大勢已去的崇禎最後吊死在了北京的景山之上, 臨死之前大開殺戒, 很多妃子和公主都死在了他的劍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末帝崇禎不太平的一生。

崇禎皇帝成為拉洋片的招攬生意的素材

北京天橋, “酒旗戲鼓天橋市,

多少遊人不憶家”, 是真正繁榮的貧民市場。 很多藝人在這裡謀生, 其中就包括拉洋片的。 拉洋片這個行當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幹的,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駐足觀看, 他們不僅要有圖, 而且很多時候還需要唱。 當時比較流行的有這樣一首曲子, 是關於李自成進北京崇禎皇帝吊死在景山的。

大明出了十六帝,

末帝崇禎哪不大太平,

三年旱來三年澇,

米貴如珠啊價望往上邊升,

有錢的人家賣騾馬,

沒錢的人家賣兒童,

黎民百姓遭了塗炭嘍,

嗆嗆次不隆冬嗆,

出了個英雄叫李自成。

意外得來的皇帝之位

朱由校

大明一共十六位皇帝, 第十五位皇帝是天啟皇帝朱由校, 他是崇禎皇帝同父異母的哥哥。 一般來說在我國古代都是子承父位, 爸爸把帝位傳給兒子, 但在這裡卻是哥哥把帝位傳給了弟弟, 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天啟皇帝朱由校也是個不靠譜的皇帝, 他不好好打理朝政, 卻對木匠活情有獨鍾, 天天的沒事就在那打傢俱玩, 當時大太監魏忠賢專門挑他“工作”的時候彙報工作,

由於朱由校專心勞作沒心思搭理他, 因此很多事情都是魏忠賢自己在處理, 漸漸地大明朝政就把握在了他手裡。 沒過兩年明熹宗朱由校死了, 本來帝位是應該傳給自己的兒子的, 奈何他沒留下一兒半女, 後來就在他的弟弟當中選了個最大的繼承帝位, 也就是後來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打理國家比較靠譜的一位皇帝

雖然說得到皇帝之位有點偶然性, 但是得承認, 相較于前幾任皇帝, 崇禎打理國家還是比較靠譜的。 崇禎的爺爺是萬曆皇帝朱翊鈞, 在位48年, 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然而他在位期間天天只顧吃喝玩樂, 不出宮門, 不理朝政;崇禎的爸爸是泰昌皇帝朱常洛, 是萬曆皇帝偶然臨幸宮女所生, 每天只顧著在後宮縱欲淫樂, 身體羸弱, 只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與世長辭;崇禎的哥哥就是剛才說到的天啟皇帝朱由校, 視木匠活為命根子, 就是在他當政時期大明才埋下了禍根。 相比于這幾位皇帝, 崇禎在打理國家這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 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他即位沒多久就收拾了大明第一太監魏忠賢。魏忠賢把持朝綱幾十年,崇禎能在短時間內剷除這個毒瘤,這足以說明他手段高明膽識過人。

用人多疑,沒有擔當,為大明滅亡埋下伏筆

雖然崇禎治國理政很有一套,但是明朝還是未能擺脫滅亡的命運,而這和崇禎的性格不無關係。他用人多疑,凡事沒有擔當,有功勞了自己獨享,遇到事了就開始推脫。四朝元老袁崇煥,天啟皇帝時期任遼東巡撫,抵抗滿族人,但是朱由校聽了奸臣魏忠賢的讒言,撤銷了袁崇煥的職位。待崇禎皇帝即位,重新啟用袁崇煥,命他在遼東駐守。努爾哈赤被袁崇煥轟死之後,他的兒子皇太極即位,為了剷除袁崇煥,皇太極用反間計離間了崇禎和袁崇煥。最終受到蒙蔽的崇禎下令,淩遲處死袁崇煥。崇禎用人,不能分清忠臣和佞臣,不能分清事實和謠言,淩遲處死袁崇煥,讓當時的官員都寒了心,他的統治愈發危急。後來由於大明國庫空虛,他又打起了官員大臣們的注意,下旨國家各級官吏捐錢,弄得文武百官怨聲載道。官員的錢收不上來,他又把這任務分派給了全國百姓,日益繁重的苛捐雜稅逐漸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是鳳凰城,歡迎大家訂閱。

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他即位沒多久就收拾了大明第一太監魏忠賢。魏忠賢把持朝綱幾十年,崇禎能在短時間內剷除這個毒瘤,這足以說明他手段高明膽識過人。

用人多疑,沒有擔當,為大明滅亡埋下伏筆

雖然崇禎治國理政很有一套,但是明朝還是未能擺脫滅亡的命運,而這和崇禎的性格不無關係。他用人多疑,凡事沒有擔當,有功勞了自己獨享,遇到事了就開始推脫。四朝元老袁崇煥,天啟皇帝時期任遼東巡撫,抵抗滿族人,但是朱由校聽了奸臣魏忠賢的讒言,撤銷了袁崇煥的職位。待崇禎皇帝即位,重新啟用袁崇煥,命他在遼東駐守。努爾哈赤被袁崇煥轟死之後,他的兒子皇太極即位,為了剷除袁崇煥,皇太極用反間計離間了崇禎和袁崇煥。最終受到蒙蔽的崇禎下令,淩遲處死袁崇煥。崇禎用人,不能分清忠臣和佞臣,不能分清事實和謠言,淩遲處死袁崇煥,讓當時的官員都寒了心,他的統治愈發危急。後來由於大明國庫空虛,他又打起了官員大臣們的注意,下旨國家各級官吏捐錢,弄得文武百官怨聲載道。官員的錢收不上來,他又把這任務分派給了全國百姓,日益繁重的苛捐雜稅逐漸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是鳳凰城,歡迎大家訂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