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曾被列強欺負時,此國挺身而出,如今成為超級大國

清朝起源於近四百年前, 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強國, 不過至晚清政府時期腐敗得不堪回首。 都知道晚清時世界格局正處於轉型中, 所以出現東西方農業與工業之間的較量, 也是固步與進步之間的碰撞, 事實也證明不思進取的清朝被欺負得沒有還手的餘力。 然而在一段段血淚史中, 在清朝被列強欺負中, 曾有一國挺身而出。

甲午中日戰敗後, 清朝各地陷入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狂潮, 加之宗教入侵後民教之間的衝突, 使民族危機愈加嚴重, 此時義和團運動爆發。 義和團爆發其實是諸多清廷大臣所希望看到的, 因為當時清朝已經風雨飄搖, 既然國家軍隊不成事, 那麼團結民眾對抗外洋也是不錯的選擇。 於是乎, 在朝廷那群頑固派鼓勵放縱下, 盲目排外的義和團得到迅速崛起。 儘管頑固派也是懷著愛國情懷, 企圖利用民眾救國, 但這種低能性的組織終究是成就不了大事,

終要被歷史所湮滅的。

1900年,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 鎮壓義和團, 剩下的不外乎是割地賠款。 在列強紛紛獅子大開口時, 美國卻主張壓縮或控制賠款總額, 以確保清政府償還能力, 而且還強調賠款要以貨幣而不是以中國的領土。

後來, 美國還努力將賠款控制在2億兩, 四處遊說並動員清朝有實力的地方督撫出來力爭消減, 但遭到其餘國家的強烈反對。 雖然美國與各國周旋遭遇失敗, 但他們傳教士還是在各國國內組織很多捐款, 以救濟品的名義送到中國遭受兵災的各個地方。 美國還是第一個退還庚款的國家, 也是各國中最徹底的一個, 當然他們都是用途于培養中國留學生。

與此同時, 美國在義和團運動前後兩次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在維護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情況下, 來實現貿易平等。 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為, 當時美國經濟實力最強大, 門戶開放使它不通過佔領其他國家任何一塊土地就可以獲得利益。 因當時美國是一個新起國家, 歐洲列強在中國爭奪勢力範圍中, 直接對美國在華構成利益上的威脅。 所以美國必須打破殖民主義, 恰巧門戶開放就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 話說美國幫助中國是以利益為出發點, 但終究為中國收回關稅權利以及保護中國經濟利益和經濟自主權,

也挽救中國再度被瓜分的命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