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時候打仗為何很少使用毒箭?原因可能有點而噁心

大家都知道, 古代社會是冷兵器時代。 在槍炮沒有得到大規模使用前, 弓箭作為一種極具殺傷力的遠端武器, 是戰鬥雙方的必備品。

不過說起武器, 除了刀槍劍之類, 還有一樣,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那就是毒藥, 可以殺人於無形, 也有很大殺傷力。 不過在古代戰爭中, 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使用弓箭, 但卻很少看他們使用看起來更具攻擊性的毒箭, 這又是為何呢?

相信很多人對“刮骨療傷”這個典故並不陌生,

歷史上的關羽確實中過毒箭, 不過給他療傷的不是華佗, 而是蜀漢一位軍醫。 關羽中毒箭後並沒有立即去世, 但是卻飽受痛苦折磨, 需要刮骨療毒才能夠治癒。

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 關羽中的毒是從烏頭植物中提取來的,

效果慢, 需每日服用才會致命。 那為什麼不使用見血封喉的蛇毒或者其他劇毒呢?首先是提取很麻煩, 不能大量提取, 其次就是保存很麻煩, 一個不妥當可能沒有攻擊到敵軍, 反而將自己弄得全軍覆沒, 這就太得不償失了。 這時不使用毒箭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原因, 可能就有點噁心了。 古代打仗使用弓箭的時候, 會沾取一種名為“金汁”的東西, 說明白點就是人或動物的排泄物。 在古代, 人們沒有先進有效的消毒方法, 所以箭鏃沾染上“金汁”後, 中箭者就會被病菌感染丟掉性命。

此外, “金汁”隨取隨有,

不必像毒藥一樣費心提取, 小心保存。 所以, 大多數被沾染了“金汁”的箭射中的士兵, 一般不是死於箭傷, 而是死於破傷風, 有了這一招, 因此就沒必要使用毒箭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