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譚嗣同父親,與子政見相左,76白髮人送黑髮人,灑淚撰聯哀悼

他是戊戌先烈譚嗣同的父親, 又是大清國的一代封疆大吏, 一生為官政見保守, 正與其子譚嗣同的維新思想處處相左。 但當其子作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昂首挺胸死于菜市口時, 這位雖然一生與兒子意見不一致的老人, 不覺老淚縱橫, 76歲白髮人送黑髮人, 為兒子撰聯哀悼, 無奈與哀傷之情溢於言表。

譚嗣同

他就是湖南瀏陽譚氏宗族有史以來第一個青年舉子——譚繼洵。 譚繼洵一生本本分分的從科舉考試, 進入宦途。 雖曾經歷過太平天國之亂, 但即使四處硝煙彌漫, 也不能阻止其科舉為官之路。 加上其天資聰穎和後天的刻苦努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其27歲時考中舉人, 因此也成為了湖南瀏陽譚氏宗族有史以來第一個青年舉子。 之後, 雖被戰亂耽誤, 但一直處在備考之中, 最終在十年之後, 高中進士, 從此開始了其長達四十年的官宦生涯。

張之洞

譚繼洵在仕途上一生謹小慎微, 辦事唯謹, 生怕與傳統相悖。 自從光緒三年, 由譚鐘麟向左宗棠推薦, 正式開始了其在外為官的生涯。 從補授甘肅鞏秦階道, 到甘肅按察使、布政使一路走來, 其都是小心翼翼, 唯恐哪裡出錯。 十二年之後, 譚繼洵升任湖北巡撫,

此時的上司正是思想有些超前的晚清名臣張之洞。 面對這樣的一位上司, 老譚知道惹不起, 那乾脆就躲。 即使張之洞有時辦事時, 比較專橫, 觀點與自己相左, 但老譚也保持沉默, 從不違抗。

左宗棠

尤其在甲午戰爭之後, 維新思想轟動之時, 作為湖廣總督的張之洞經常讓老譚與他一起向朝廷上奏新政舉措,

然而, 老譚都謝謝推辭, 生怕弄出動靜。 連上司張之洞的中間維新都不贊成, 並別說對他來說更加激進的維新思想。 所以他與兒子譚嗣同的思想那是水與火, 勢不相容。 更別說其子譚嗣同要在老爹的地盤上建學校, 推廣新學了, 種種的都被老譚擋了回去, 他經常說, 為人做事:“要守老氏之寶, 不欲為天下先。 ”

清朝官員畫像

後來, 大家都知道, 鬧騰了一陣子的維新最終以戊戌政變, 六君子慘死菜市口而告終。 其中就有老譚的兒子譚嗣同, 雖然兒子, 不畏生死, 還寫下膾炙人口的絕命詩, 但作為父親難道能不痛心嗎?雖然仕途政見不合, 但作為一名普通的父親, 已76歲的老人白髮人送黑髮人, 心非鐵石, 孰能不痛。 最後這位76歲的老人, 灑淚為失去的兒子撰聯:謠風遍萬國九洲, 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 不得而知。 千言萬語盡在挽聯之中。 當然, 古稀之年的老譚也從此告別的自己的官宦生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