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外在南海淘寶,一次收穫4000塊寶石,輕鬆獲利6000萬美元!

這裡的淘寶, 可不是馬雲那個淘寶, 是真正的淘寶, 也就是尋寶。

水下考古, 最早要追溯到15世紀。 歐洲人試圖使用簡易潛水設備進行水下打撈和探測, 可惜成功的沒幾個。

真正現代水下考古的鼻祖, 還要從法國人說起。 1942年, 法國海軍軍官雅克斯.庫斯托帶領一個水下工作小組成功製造出一種可供普通人使用的“水肺”, 並由此帶來了水下考古的一場革命。

從此, 水下考古進入快車道。

但是隨著時間和科技的發展, 有人動起來外腦筋, 把這些技術用於尋寶。 比較成功的案例是比利時人創造的, 只不過他們把活動地點放在了中國南海。

2005年, 比利時投機商和印尼政府一拍即合, 啟動了一個共同尋寶專案, 他們把目標定為打撈南海沉船寶藏。 比利時投機商註冊了一家公司, 出資500萬歐元, 印尼政府參與運作, 獲利均分。

轉機來源於一次意外, 幾位漁民給他們送來一些陶瓷碎片, 比利時人立即派人來到撈到瓷片的海域進行探測。 經過密集勘察, 第二天他們找到一個約30釐米長的瓶子, 瓶子裡面有一柄金刀。

看來勝利就在眼前, 他們加緊活動。 不久之後, 終於在距離海岸線約200km的海底發現了一艘沉船。 這是一艘很大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商船, 70米長, 15米寬。

(潛水夫深入海底尋寶)

比利時非常高興, 立馬組織打撈。 經過近2萬次的打撈, 25萬件珍寶悉數撈出大海。 這些本來屬於中國的文物包括瓷器、銅鏡、彩色玻璃器皿以及14000串珍珠、4000塊寶石, 其中包括400塊最為名貴的紅寶石、400塊藍寶石和2200塊石榴石。

2008年, 借助北京奧運會的中國文化潮, 比利時人出手, 輕鬆賺了6000萬美元。

500萬歐元一年多獲利6000萬美元, 比請鹿晗等小鮮肉拍電影可容易多了, 真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