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蘇聯在二戰中損失那麼大,為什麼能贏得勝利

蘇聯之所以能力挽狂瀾, 並最終取得戰爭勝利, 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有蘇聯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1941年6月30日, 蘇聯成立了以史達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 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爭!”的口號。 為理順指揮關係, 8月8日設立了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 為加強党對軍隊的領導, 蘇共向前線派去了150萬名黨員和350萬名共青團員。 戰爭期間, 蘇共吸收了531.9萬名黨員。

二是蘇聯人民的戰鬥精神。 為祖國而戰, 每個蘇聯人都英勇殺敵, 湧現了以馬特洛索夫、卓婭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 據統計, 戰爭期間, 蘇聯軍民共有1.16萬余人成為“蘇聯英雄”, 700萬蘇聯軍人榮獲各種勳章和獎章。

三是雄厚的人力物力。 1941年, 蘇聯人口約為1.8億。 戰爭爆發後, 蘇聯共動員了3450萬人。 二戰結束時, 蘇軍總兵力達1280萬人。 戰爭期間, 蘇聯共生產飛機13.41萬架、坦克10.28萬輛、火炮和迫擊炮82.52萬門。

四是擁有先進的作戰理論。 蘇軍軍事理論家早就提出了大縱深作戰理論。 戰爭期間, 蘇軍成功解決了組織與實施寬正面、大縱深的戰略進攻等一系列軍事問題, 保證了衛國戰爭的勝利。 此外, 蘇軍還湧現出了以朱可夫元帥為代表的一批傑出統帥和將領。

五是廣闊的疆域為蘇聯抵抗德軍侵略提供了戰略縱深。 蘇聯陸地面積為2227.4萬平方公里, 地跨11個時區。 二戰初期, 雖然德軍很快佔領了歐洲各國, 但卻無法一口吞下龐大的蘇聯。 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 蘇聯政府仍控制著2/3以上的國土。 此外, 嚴寒的天氣也幫助了蘇聯。 莫斯科的嚴寒, 讓德軍和1812年入侵沙俄的拿破崙軍隊一樣, 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