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育中國農業的新未來,以後的地要這麼種

30歲的穀浩是安徽省南陵縣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 也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水產養殖大戶。 讓鄉親們稱奇的是, 穀浩養魚不用天天蹲在魚塘, 而是坐在家裡用手機“操控”日常的養殖工作, 效益比傳統養殖高出近10倍。 “我養魚運用的是互聯網思維, 用最新的技術獨佔行業前沿。 這也是新農民與老農民的區別。 ”說起養魚致富的秘訣, 這位舊魚塘裡的新農民這樣感慨道。

谷浩只是我國1400萬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中的一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國上下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如今5年過去了, 在全國各地,

一大批老農民經過培育後變成了新農民, 一大批高素質的青年農民成長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和農民合作社領辦人, 一大批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加入到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中。 新型職業農民正在成為助推中國農業走向現代化的主導力量。

從試點探索到全面鋪開,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覆蓋2000多個縣

為破解未來“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問題, 2012年, 中央一號檔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之後, 中央連發的5個“一號檔”都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 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更是指出, 要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2012年, 農業部在全國100個縣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2014年, 農業部聯合財政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在全國遴選兩個示範省、4個示範市和300個示範縣。 截至2016年,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實施範圍已經擴大到8個整省、30個整市和2000多個農業縣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 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 點亮人生夢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