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相比馬蓉,古代對守貞女人的最高褒獎是什麼?去安丘看看吧!

牌坊, 中華特色建築文化之一。 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 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的, 還有的是用來對守貞婦女的褒獎的, 也叫貞節牌坊。 牌坊的原始雛形名為“衡門”, 是一種由兩根柱架一根橫樑構成的最簡單最原始的門。 關於“衡門”, 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記載是《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 可以棲遲。 ”

民間有這麼一說, 山東無二坊, 除了兗州是庵上。 庵上石坊位於安丘市庵上村, 建於1829年(清道光九年), 是庵上村馬若拙為其兄馬若愚之妻王氏所立的節孝牌坊。 相傳由江蘇揚州雕刻藝人李克勤、李克儉兄弟二人設計, 率徒弟8名, 歷時13年雕築而成。 相傳李克勤、李克儉工匠完工此牌坊後, 被兗州大戶請去做牌坊, 在兗州做完牌坊後在兗州主人家中慶功時, 兗州的主人問李克勤、李克儉工匠能不能做出再好的牌坊,

他們說, 只要給再多的錢, 就一定能。 兗州大戶大怒, 偷偷在慶功宴的飯菜中下了慢性毒藥, 李克勤、李克儉等工匠們過了一段時間後全部病亡, 於是就有了“天下無二坊, 除了兗州是庵上”的俗語。 據考證, 兗州的石坊已經在文革中破壞, 因此, 全國就僅留下此一古代最高水準石雕藝術品, 庵上石坊也因此真成了天下無二坊。 1992年被山東省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也是目前中國國內最為完整的貞節牌坊。

庵上石坊坐西朝東, 通高約12米, 寬9.35米, 整體由多塊巨大的石灰岩壘 疊而成, 接縫嚴密, 渾然一體, 宏偉壯觀。 其結構為座、身、頂三部分。 坊座為4 塊條狀基石, 坊身是由4根立柱組成的正門和兩個側門, 坊頂為單簷廡殿式。 整個建築造型莊重, 規整對稱, 石坊上部兩面均刻“聖旨”二字, 正樓匾上分別鐫刻“節動天褒”、“貞順留芳”楷書大字, 題跋為“旌表愚童馬若愚妻王氏節孝坊”, 次樓匾上的刻字分別是“大清道光己醜歲立。 〞牌坊分為頂、身、座三部分, 高15米, 寬9.35米, 用多塊石灰岩壘加而成,
接縫嚴密, 渾然一體, 其它刻字與正面相同。

題字均為翰林單蘭亭所書, 字體端莊幽雅。 石坊雕刻內容豐富, 人物、動物、植物、器物、山河等, 無所不有。 手法綜合運用立雕、透雕、浮雕、高肉浮雕和線刻技巧, 精妙絕倫。 主樓下雕刻八仙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 有呼之欲出的效果。

次樓匾下的四組諧音吉祥祈福動植物圖像如:六(鹿)合(鶴)同春、太師(獅)少保、掛印封(蜂)侯(猴)、父子拜相(象)所雕刻的動物活龍活現。 其中“掛印封候”一組尤為精彩, 運用難度大的鏤空雕刻手法, 刻出一對玲瓏剔透的鳥籠懸於枝頭之上, 籠中刻畫眉鳥能迎風鳴叫, 鳥籠能隨風擺動, 又雕猴子去捅黃蜂窩的調皮活潑之狀, 極富情趣, 石牌坊的最高頂部, 雕有麒麟昂首負寶鼎狀, 給人以淩空欲飛的動感, 與巋然岸立的堅實坊柱、坊座形成強烈的對比。 石坊設置力度合理, 極富情趣。

看了安丘庵上的貞節牌坊, 網紅馬蓉會怎麼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