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西南城中村變身都市旅遊區 15.3億元“水韻天府”下周亮相

蒲振韜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 堅持完善城市體系與提升城市功能互促共進,

重塑城市空間結構和經濟地理, 全面增強城市承載能力, 不斷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適度。

提高城市品質, 都市旅遊是重要標誌之一。 10月14日, 封面記者走進正在建設的“水韻天府”都市休閒旅遊街區, 實地打探專案推進情況。 該項目位於金花橋街道的城中村片區, 專案占地650餘畝, 沿江安省1.7公里, 總投資約15.3億元, 分兩期實施建設。 目前, 一期工程已經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其中包含了生態展館、水景秀等豐富內容, 10月16日, 將正式和廣大市民見面。

下周開街

城中村變身休閒旅遊新名片

記者在專案一期現場看到, 結構簡約造型時尚的生態展館已經全面成形, 街區正在加快草木、花卉等裝飾景觀的鋪設, 站在親水準臺上感受波光粼粼的江安省,

“水韻天府”這一項目名稱更顯生動自然。 難以想像, 原來老舊的城中村片區, 已變身為兼具現代化與生態功能的都市旅遊街區, 即將成為成都西南部的旅遊目的地。

“水韻天府”是成都市武侯區按照“中優”戰略部署, 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發展“創新創造、時尚優雅、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相關要求, 為重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盛景, 採取“政府引導+市場投建+專業運營”方式打造的高端休閒旅遊專案。

值得一提的是,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 武侯區堅持充分利用該片區臨河而建的區位優勢和水林豐富的資源稟賦, 把舊城改造與產業更新有機結合, 形態提升與業態轉型巧妙融合, 既保留生態本底、提升城市品質,

又引入新型業態、增強發展動力, 探索出綠色、共用、多贏的城中村改造新模式。 相關人士指出, 項目建成後, 將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 從根本上改變金花橋城中村片區江安河段的落後面貌。

據瞭解, “水韻天府”項目一期位於江安省生態帶14公里範圍內, 以武侯大道為界, 南至金江路沿河區域, 占地約260畝, 以綠色植被覆蓋和親水景觀為主, 今年10月16日將正式與廣大市民見面。 項目二期占地約390畝, 將利用約199畝建設用地圍繞文化旅遊產業打造各類文旅業態, 預計到2019年10月整體建成投運。

“項目建成後, 將成為與寬窄巷子和錦裡遙相呼應、功能互補的特色旅遊街區;與雙流區即將開建的江安省濕地公園在空間上整合、功能上融合、業態上互補;與濃園藝術博覽園、中國女鞋之都4A級旅遊景區等文旅項目共同構成武侯環城生態旅遊帶 , 成為全市新的旅遊名片。 ” 武侯區城中村推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推進專案建設的同時, 將同步把金花橋片區打造成配套設施完善、城市功能齊全、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新型都市生活圈,

力爭成為全市城中村改造的武侯樣板, 為成都市民和外來遊客提供全新的都市文化休閒體驗, 為成都市現代服務業和旅遊業的發展增添一個新的亮點。

蜀水文化為重點

打造10餘個特色景點

在“水韻天府”主入口處, 三種同尺寸的標準構件組合成一組大型景觀裝置, 可供遊玩, 同時作為“蜀水文化”的形態元素。 入口廣場還鋪設了互動水景觀, 呼應“蜀水文化”主題。

“我們充分利用了江安省沿岸的自然資源及現有的人文資源,著力深度挖掘‘蜀水文化、絲路文化、休閒文化’,致力打造文化旅遊融合創新的新標杆。”據專案設計方介紹,一期專案以蜀水文化為重點,精心打造生態文化體驗館、人工濕地、文創社區、藝術聚落等10餘個特色景點,著力培育城市文化旅遊生態體驗空間;二期專案將以數位體驗為核心,重點打造AR(現實增強技術)、VR(虛擬實境技術)體驗館等文創載體,著力培育城市文化旅遊消費體驗空間。

作為即將與市民會面的一期工程,生態文化體驗館與“水景秀”是核心景觀。設計人員告訴記者,生態展館屋面鋪設了太陽能電池板降低能耗,同時立面採用鏡面反射的材質,讓整座建築具有生態環保功能的同時更加精緻。展館內部以互動故事引導人流方向,並借助多媒體燈光裝置,為遊客塑造夢幻星光場景,好似一條時光隧道,為之後的“水景秀”預熱。

銀色明月高懸夜空,水面泛起黃沙,馬隊的鈴聲由遠及近……“水景秀”大約持續20分鐘左右,圍繞天府文化的設計主題,以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展開。其中包括水舞秀、外牆秀、燈光秀等一系列精彩內容。據設計人員介紹,表演主要通過噴泉系統、音響系統、投影系統為觀眾帶來極大的觀賞性,特別是利用聲、光、電等手段將畫面投影到建築外牆上,將水、聲、光、多媒體等多元素組合,以視覺為中心,文化為內核,讓觀者有更好的視聽震撼感與沉浸感。

“我們充分利用了江安省沿岸的自然資源及現有的人文資源,著力深度挖掘‘蜀水文化、絲路文化、休閒文化’,致力打造文化旅遊融合創新的新標杆。”據專案設計方介紹,一期專案以蜀水文化為重點,精心打造生態文化體驗館、人工濕地、文創社區、藝術聚落等10餘個特色景點,著力培育城市文化旅遊生態體驗空間;二期專案將以數位體驗為核心,重點打造AR(現實增強技術)、VR(虛擬實境技術)體驗館等文創載體,著力培育城市文化旅遊消費體驗空間。

作為即將與市民會面的一期工程,生態文化體驗館與“水景秀”是核心景觀。設計人員告訴記者,生態展館屋面鋪設了太陽能電池板降低能耗,同時立面採用鏡面反射的材質,讓整座建築具有生態環保功能的同時更加精緻。展館內部以互動故事引導人流方向,並借助多媒體燈光裝置,為遊客塑造夢幻星光場景,好似一條時光隧道,為之後的“水景秀”預熱。

銀色明月高懸夜空,水面泛起黃沙,馬隊的鈴聲由遠及近……“水景秀”大約持續20分鐘左右,圍繞天府文化的設計主題,以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展開。其中包括水舞秀、外牆秀、燈光秀等一系列精彩內容。據設計人員介紹,表演主要通過噴泉系統、音響系統、投影系統為觀眾帶來極大的觀賞性,特別是利用聲、光、電等手段將畫面投影到建築外牆上,將水、聲、光、多媒體等多元素組合,以視覺為中心,文化為內核,讓觀者有更好的視聽震撼感與沉浸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