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周武王滅商,是主持正義,還是趁火打劫

西周掠影---文武開世之一

今天我們開始講有關周朝的故事。

據說周朝王室的遠祖是後稷, 傳說後稷出生時被曾被遺棄, 喝著牛羊的乳汁長大, 所以有“牛羊飼稷”的說法。 稷是帝堯帝舜時代主管農業的官員。 到了商朝武乙做天子時, 稷的後人古公亶父為首領, 周部落才開始興起, 古公亶父後來被尊稱為周太王。

後稷

古公亶父的兒子季曆為商朝立下汗馬功勞, 卻被商朝天子文丁囚禁, 季曆憂憤而死。 季曆的兒子姬昌成為周部落的新首領。

姬昌剛成為周侯(周部落首領, 也稱為西伯)的時候, 周部落的勢力還不夠強大, 姬昌對外選擇繼續向商朝進貢, 對商稱臣;對內則選拔賢才, 發展生產, 積累實力。

姬昌禮賢下士, 搜羅人才, 很多外族的賢士甚至不滿商朝統治的人, 包括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都來投奔周國, 周侯都能夠以禮相待, 予以重用。

周侯最為信任的人是薑子牙。

姜子牙, 姜姓, 呂氏, 又叫姜尚、呂望, 在神話小說《封神榜》裡, 薑子牙的師傅是中國道教“三清上人”之一的玉清上人元始天尊, 所以薑子牙擁有神奇的道術。 歷史上姜子牙是周朝著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

周文王塑像

薑子牙從少就有高遠的志向,

前半生雖然家境貧窮, 做過殺豬、賣酒等行當, 70歲了還沒有正當職業, 但人窮志不短, 一有空閒就學習研究天文地理、軍事謀略、治國安邦的道理。 姜子牙聽說周侯姬昌求賢若渴, 有心想結識, 又擔心自己年紀太大, 很難獲得周侯的賞識, 於是在姬昌回都城的必經途中, 渭河的河邊, 坐在那裡釣魚。 薑子牙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 嘴裡還不停地念叨, “我姜太公在這裡釣魚, 願意上鉤的魚兒, 你就來吧!”周侯姬昌經過時, 覺得十分新奇, 就停車下來與薑子牙交談, 這一談可了不得, 姬昌發現薑子牙正是自己苦心尋找能夠治國安邦的人才, 於是恭恭敬敬請薑子牙與自己同坐王車, 回到都城, 並任命他為國師(太師)。

薑子牙

周侯在群臣輔佐之下, 實施“仁政”, 以仁德治理國家, 注意保護小生產者的利益,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具體政策包括有:“九一而助”, 就是將國家公田劃分成若干個小塊, 租給農民, 並按九分之一的收成向百姓收稅;商人來往周國做生意不收稅;平民家中有人犯罪妻子不用跟著判罰有罪等等。

通過節制稅收, 保障生產等方式刺激百姓從事勞動。 姬昌還自己帶頭, 愛惜民力, 過著儉樸的生活, 穿普通人的衣服, 還經常下田勞動, 給百姓做了很好的示範。 姬昌的行為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周國的國力也日益強大起來。

商紂王發明了炮烙之刑, 以殘害百姓為樂, 天下百姓痛恨得咬牙節齒。 姬昌向商紂王表示願獻上周國洛河西岸的一塊土地, 勸說商紂王廢除了這一酷刑, 天下百姓聽聞這件事後, 沒有不對周侯表示感激之情的, 姬昌因此贏得了天下民心。

商朝末年, 奴隸們因為忍受不了主人的瘋狂壓迫, 經常出現逃亡現象, 周侯姬昌下令, 只要奴隸逃亡, 就予以逮捕, 誰家的奴隸抓到後還是誰家的,不得藉故藏匿奴隸,這與商朝將諸侯的奴隸佔有己有大不相同,這一舉措施讓四方諸侯十分欽佩,諸侯們紛紛背離商朝而投奔周國。

《史記》上說,虞國人和芮國人發生糾紛,兩人相約來找周侯評判仲裁,到了周國境內,發現周國人相互謙讓,百姓長幼有序,虞侯和芮侯十分慚愧,說,我們現在所爭論的,是周國人不屑於做的,我們如果要周王評判,只會自取其辱吧,於是兩人互相謙讓,不再爭吵。四方諸侯聽說此事之後,凡是有矛盾都來找姬昌評判。姬昌成為諸侯們的道德榜樣。後世人們認為自此之後,周朝取得上天的旨意,將要取代商朝成為中央王國。

商紂王

商紂王見周侯深得天下民心,害怕周國的強大,會威脅到商朝的統治,於是下令周侯姬昌來到商都朝歌,將其囚禁在羑裡。據說周侯為了排解苦悶,苦心鑽研周易,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礎上,發明了後天八卦,後天八卦的方位與今天我們看到的八卦是一致的。商朝因此大失人心。

姜子牙和其他周國大臣一道,搜集了奇珍羿獸以及有莘國的美女,進獻給紂王,商紂王十分高興,就把姬昌釋放回周國。這個情景,大家是否似曾相識呢,沒錯,當年的夏桀就這樣釋放過成湯,商紂五為什麼不能汲取歷史教訓呢?

姬昌回國之後,開始策劃滅商大計,在薑子牙等人輔佐下,周國對外聯絡對紂王不滿的其他諸侯國對商納貢,讓紂王放鬆警惕;對內實行仁政,採取措施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提倡生產,訓練兵馬;同時討伐崇國、密須和犬夷,將都城遷到豐京(今天陝西西安)。幾年之後,表面上天下還是商朝的,但是三分之二的四方諸侯都已心向周國了,商朝江山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周侯姬昌沒能親眼見到商朝的滅亡,西元前1056年,周侯姬昌去世,兒子姬發繼位為周侯(西伯侯)。姬發滅商後,自稱為武王,追封父親姬昌為文王。

誰家的奴隸抓到後還是誰家的,不得藉故藏匿奴隸,這與商朝將諸侯的奴隸佔有己有大不相同,這一舉措施讓四方諸侯十分欽佩,諸侯們紛紛背離商朝而投奔周國。

《史記》上說,虞國人和芮國人發生糾紛,兩人相約來找周侯評判仲裁,到了周國境內,發現周國人相互謙讓,百姓長幼有序,虞侯和芮侯十分慚愧,說,我們現在所爭論的,是周國人不屑於做的,我們如果要周王評判,只會自取其辱吧,於是兩人互相謙讓,不再爭吵。四方諸侯聽說此事之後,凡是有矛盾都來找姬昌評判。姬昌成為諸侯們的道德榜樣。後世人們認為自此之後,周朝取得上天的旨意,將要取代商朝成為中央王國。

商紂王

商紂王見周侯深得天下民心,害怕周國的強大,會威脅到商朝的統治,於是下令周侯姬昌來到商都朝歌,將其囚禁在羑裡。據說周侯為了排解苦悶,苦心鑽研周易,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礎上,發明了後天八卦,後天八卦的方位與今天我們看到的八卦是一致的。商朝因此大失人心。

姜子牙和其他周國大臣一道,搜集了奇珍羿獸以及有莘國的美女,進獻給紂王,商紂王十分高興,就把姬昌釋放回周國。這個情景,大家是否似曾相識呢,沒錯,當年的夏桀就這樣釋放過成湯,商紂五為什麼不能汲取歷史教訓呢?

姬昌回國之後,開始策劃滅商大計,在薑子牙等人輔佐下,周國對外聯絡對紂王不滿的其他諸侯國對商納貢,讓紂王放鬆警惕;對內實行仁政,採取措施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提倡生產,訓練兵馬;同時討伐崇國、密須和犬夷,將都城遷到豐京(今天陝西西安)。幾年之後,表面上天下還是商朝的,但是三分之二的四方諸侯都已心向周國了,商朝江山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周侯姬昌沒能親眼見到商朝的滅亡,西元前1056年,周侯姬昌去世,兒子姬發繼位為周侯(西伯侯)。姬發滅商後,自稱為武王,追封父親姬昌為文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