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七雄憑什麼能列為戰國七雄,為什麼其他國家不能列為七雄之中

戰國七雄是指戰國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 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七國。 但是當時出了這七國還有一些大小國家幾十個, 為什麼他們能稱戰國七雄, 我們看看戰國七雄的實力。

秦:秦國因為勤王有功, 護送平王到洛陽而被封為諸侯, 當時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圖強, 秦國稱霸西戎, 躋身春秋霸主。 但是之後秦國因為長期處於國政混亂而陷入低迷。 直到戰國時期的時候秦孝公變法圖強, 吞併巴蜀, 周顯王冊封秦君為方伯, 正式承認其霸主地位。

齊:齊國是當年周朝封給姜尚的封地, 齊國在齊恒公的時候任用管仲為相, 九合諸侯、尊王攘夷成為了中原第一個霸主, 但是齊國到齊康公的時候田氏伐齊從此齊國就被稱為田齊。 當時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 與魏惠王徐州相王, 又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眾”伐燕, 五旬克之, 一度佔領燕國。

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楚:楚國因事周成王被封子爵, 早在春秋的時候就稱王是為楚武王。 到楚莊王的時候曾問鼎中原, 並且打敗晉國而稱霸。 戰國時期進入戰國, 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 一時間兵強馬壯, 初露稱雄之勢, 楚威王的時候吞併吳國, 自此楚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燕:燕國周武王滅商以後, 封召公與燕, 自此成為北方的老牌諸侯國。 燕國建國以來很少和中原交往, 在燕昭王的時候, 燕昭王禮賢下士任用樂毅, 鄒衍, 劇辛等人。 經過二十八年勵精圖治, 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趙、楚、韓、魏五國伐齊, 連下齊國70餘城, 殺死齊閔王, 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韓:韓國由三家分晉而得來, 韓國強盛是因為韓昭候的時候任用申不害變法,

當時韓國國立大增, 數十年無外侵者。 而且韓國的鐵礦眾多, 韓國的弩令各國畏懼, 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 國土也是七雄之中最小的一個。

趙:趙國來源於三家分晉, 趙國建國之後因為當時三晉一家, 破齊、伐秦、敗楚、瓜分中原, 天下不敵。 直到趙武靈王的時候變法圖強, 史稱“胡服騎射”趙國國力大增, 之後吞滅中山國, 打敗三胡與秦國互相爭霸, 並且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魏:魏國起源於三家分晉, 當時魏文候時期, 任用吳起、樂羊為將魏國獨步中原。 而魏武侯即位的時候同樣東伐西討, 南征北戰。 但魏、趙關係逐步緊張, 三晉後院失火。 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皆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

卻一味窮兵黷武。 但是魏國處於四戰之地, 憑藉魏武卒獨佔中原, 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當時越國被楚國滅、巴蜀被秦國滅、中山國被趙國滅、宋國被齊國滅。 一些小國都相繼在秦國統一的時候被滅, 但是其中衛國沒有被滅, 但是也就成了秦國的傀儡。 直到二世的時候就把他廢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