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期間日軍最慘的一次戰役,20萬人僅剩百餘人靠吃戰友屍體生存

二戰是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聯盟在世界上掀起一場血腥風雨的戰爭, 幾個主要戰場分別在蘇聯、中國等地和太平洋戰場。

中國和蘇聯可以說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而日本在二戰中對亞洲國家人民造成的傷害罄竹難書。

提起二戰的太平洋戰場, 中國人一般都會想到美軍, 實際上遠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是同盟國, 在太平洋戰場上也發揮了重大作用。

雖然投入戰鬥的人數和中蘇兩國是無法相比的。 但澳大利亞和日本帝國主義也有著深仇大恨, 而且他們在處理日本戰犯時比中國還狠。

1941年 12月 7日, 日本突襲珍珠港。 幾乎與此同時, 在 8千多公里之外的日軍開始大舉進攻馬來亞半島。 很快戰火燃到新加坡。 經過7天的抵抗, 新加坡就陷落了。 13萬英軍向日軍投降。

在這13萬英軍中, 有15000名澳大利亞士兵。 這些澳大利亞俘虜後來被日本人折磨死了8000多人。 這筆賬, 被澳大利亞人牢牢記住了。 日本變本加厲, 打上門來, 將澳大利亞直接拉進這場殘酷無情的戰爭。 1942年。 一支約300人的澳大利亞部隊被派往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尼)安汶島, 守衛那裡的機場。 1月30日, 一支兵力強大的日軍部隊登陸該島, 戰鬥進行到2月3日, 島上的澳大利亞和荷蘭守軍投降。 在安汶島被俘的1100人中, 只有四分之一活了下來, 而負責守衛機場的澳大利亞軍人全部遭到屠殺。 這就是澳大利亞時刻銘記的“拉哈大屠殺”。

到了1943年澳大利亞報仇的機會終於來了, 日本開始侵略新幾內亞島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當時是英國荷蘭殖民地, 屬於澳大利亞管, 因此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戰場中, 澳軍將日軍死死的壓制在地堡內不敢出來, 導致日軍海上補給線被切斷。 病號得不到有效醫治, 只能活活爛死。 因為食物匱乏, 其他日軍居然開始吃戰友的屍體,

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甚至曾經發佈過“禁止食用戰友屍體, 違者嚴懲”的佈告, 可見當時日本兵之慘狀。 20萬日軍, 在新幾內亞戰役死亡超過19萬, 活下來的僅剩百人, 絕對是二戰史上日軍最大最慘烈的一次失敗。 一向以兇狠著稱的日軍在澳大利亞面前也見識到什麼是真正的兇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