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79年一場大雨衝開關羽墓,考古隊進入地宮後,所見一幕至今難忘

關羽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大名鼎鼎的仁義英雄人物, 在他去世後, 世上關於他的陵寢一共有三處, 分別是湖北當陽關陵、四川成都關羽墓以及河南洛陽關林。

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 西元220年, 關羽敗走麥城, 自刎而死, 隨後被呂蒙砍下頭顱, 孫權為防止引火上身, 立刻下令將頭顱送至曹操處, 身體則就地掩埋。

曹操收到關羽頭顱後, 念及舊日情分, 命人用香木造成身體, 連同頭顱一起下葬。 因此民間盛傳一個說法:關羽頭枕洛陽, 身臥當陽, 魂歸故里。

不過後來有專家經過考證, 得出一個結論, 洛陽關林, 其實並不是關羽首級的真正埋葬地。 根據洛陽當地老人回憶, 在建國初期, 洛陽的一位副縣長就明確指出了洛陽關林並不是關羽的陵墓, 而是東漢一位大將軍的陵寢, 而關羽首級的真正埋葬地, 則是洛陽關莊村。

關莊村, 現在位於洛陽市與偃師市的交界之地, 三國時期是魏國的都城洛陽, 經過多年風雨飄搖, 雖然現在已經破敗不堪, 但依舊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單位。

在村裡面, 有一座存在了千百年的大土塚, 村裡的人都相信這才是關羽首級的真正埋葬處。 有一位年紀較老的村民說, 以前這裡不止一座土塚, 而是連綿的一片, 都是關羽的墓地。 墓群的中央, 立有一塊大石碑, 為關羽的墓碑, 不過後來在1955年的時候被填進了河裡。

1979年, 關莊村一帶遭受了一場大暴雨, 大土塚被沖出了一個大洞, 政府知道後, 立刻派出考古隊進行搶救。

當考古人員將墓室挖開後, 才發現石門有一半是開的, 這就說明這座古墓很早之前就有人光顧過了。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挖掘, 工作人員發現這座古墓十分龐大, 絕對是王侯一級的規模。 古墓的兩扇石門, 均是重達千斤, 而且門上雕刻著各種圖樣花紋, 造型古樸優美, 清晰生動, 工作人員都迫不及待想進去查看一下情況。

讓人十分高興的是,古墓雖然遭過盜掘,但依舊保存得十分完整,出土了罕見的閃光珍珠、象牙就被等大批珍貴文物,此外還有一幕讓人至今難忘,那就是出土了一顆完整的人頭骨,這也讓人們更加堅信,這裡便是關羽首級的真正埋葬地。

不過這樣重大的考古發現卻一直沒有公之於眾,而是後來就這樣不了了之。因此有人便推測,洛陽考古隊之所以不公佈考古資訊,大概是擔心會影響到洛陽的旅遊業吧。

讓人十分高興的是,古墓雖然遭過盜掘,但依舊保存得十分完整,出土了罕見的閃光珍珠、象牙就被等大批珍貴文物,此外還有一幕讓人至今難忘,那就是出土了一顆完整的人頭骨,這也讓人們更加堅信,這裡便是關羽首級的真正埋葬地。

不過這樣重大的考古發現卻一直沒有公之於眾,而是後來就這樣不了了之。因此有人便推測,洛陽考古隊之所以不公佈考古資訊,大概是擔心會影響到洛陽的旅遊業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