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在街邊就能吃到冰糖葫蘆,原來是宮廷藥方來的

冰糖葫蘆, 是我國民間最有名的小吃之一。 過去, 我們在老北京熱鬧的市集上, 總能看到扛著冰糖葫蘆叫賣的商販。 冰糖葫蘆也因此成為了老北京的一種地道風味小吃。

說到老北京的冰糖葫蘆, 其最初盛行於民國時期。 當時, 老北京不同地區的冰糖葫蘆, 其粗細檔次和銷售方式各有不同, 形成了好幾種口味和類型。 在小吃店、在公園茶點室, 或是在戲劇院裡頭, 我們都能看到冰糖葫蘆的身影。 那些製作精緻, 種類各異的冰糖葫蘆, 整齊的擺放在有玻璃罩著的白瓷盤裡, 成為了老北京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我們都知道老北京製作冰糖葫蘆的特色遠近馳名, 像“不老泉”、“九龍齋”、“信遠齋”等老字型大小鋪子的出品, 每個都製作精美, 口感美味。 大名鼎鼎的清代文豪紀曉嵐, 也對他們製作的糖葫蘆大為讚賞。 曾寫有“浮沉宦海如鷗鳥, 生死書從不老泉”的詩句,

自嘲自己的學問還趕不上冰糖葫蘆製作的精美。

但大家又是否知道, 其實冰糖葫蘆原先並不是民間食品, 而是一劑宮廷藥方呢?

而這還得從宋光宗愛妃的一場大病說起。

據說, 在南宋紹熙年間, 宋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突然患病, 而且是久治不愈。

心疼愛妃的光宗愁眉不展, 最後只好張榜求醫。

這時, 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 他為黃貴妃診脈後, 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山楂)煎熬, 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 不出半月病准見好。 ”

開始時, 大家對這位江湖郎中的方子都將信將疑。 好在冰糖與紅果都是常見的食物,

而且這種吃法也很合黃貴妃口味, 於是便堅持服用下來。 結果, 不出半個月, 貴妃果然如期病癒了, 光宗大喜。 後來, 這種做法就慢慢傳到了民間了;再後來老百姓又把一個個的冰糖紅果給串起來賣, 最後便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蘆了。

冰糖葫蘆發展到今天, 已衍生出多個品種和製作方法, 有山裡紅、白海棠、荸薺、山藥、橘子以及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餡的各種冰糖葫蘆。

過去, 老北京從秋天到春天, 甚至是寒冷的嚴冬裡, 人們都能隨時在街市上買到這些冰糖葫蘆。 據《燕京歲時記》記載, 冰糖葫蘆“甜脆而涼冬, 夜食之頗能去煤炭之氣”, 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而冰糖葫蘆也逐漸成為老北京一個不可多得的文化符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