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氣炒作你知道嗎?對農作物有什麼影響?

由於各農作物生長季節不盡相同, 短時間內的天氣炒作一直存在。 但這些天氣因素積累的量會否影響到最終總體供需變化才是關注的重點。 目前來看, 今年出現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等極端惡劣天氣的可能性很低, 整體上看, 良好的天氣情況普遍有利於農作物增產。 本文以大豆為例, 來分析天氣炒作對農作物有什麼影響?

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作為全球最主要的三個大豆生產和出口國, 其天氣變化往往是大豆市場投資者所重點關注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三個大豆生產國的大豆生長時間。

大豆生長時間長度為90—120天, 大約4個月, 生長週期包含4個階段:種植期、開花期、灌漿期和收穫期。 北半球大豆主產國是美國, 每年5—6月播種、9—10月收穫;南半球大豆主產國是巴西和阿根廷, 每年主要在10—12月播種, 次年3—5月收穫。

目前, 美豆種植最大的幾個州分別是伊利諾州(11.85%)、愛荷華州(11.62%)、明尼蘇達州(9.33%)、北達卡他州(7.07%)、印第安那州(6.84%)、密蘇里州(6.62%)、內布拉斯加(6.32%)和南達科他州(5.86%)。

其中印第安那州降水資料缺失, 此處不予考慮。 從資料的可獲得性和簡單性原則出發, 我們選取美豆種植面積較大的七州作為樣本進行考察。 這七個州大豆種植面積占全國55%以上。 對於美國而言, 一個簡單的方法判斷當年天氣好壞, 可以從優良率指標考慮。 優良率高說明當年天氣狀況良好, 反之代表天氣不好, 從資料來看, 天氣完美的“典範”出現在2004年、2009年、2010年以及2014—2016年。 平均優良率低於60%的年份為:2001—2003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12—2013年。

影響因素一:降水

乾旱是大豆最常見的災害性天氣, 對市場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乾旱的持續時間和強度決定大豆的減產數量。 大豆各個生長階段的耗水量差異很大。 播種到出苗時期, 耗水量大約占總耗水量的5%, 如水分不足或中途落幹, 種子在土壤中很容易喪失生長能力, 即使勉強發芽出苗也難以達到全苗壯。 出苗到分枝時期, 耗水量約占總耗水量的13%。 分枝至開花, 耗水量約占總耗水量的17%,

由於花芽陸續分化, 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階段, 這一時期大豆對水分的要求開始增長, 及時灌水對大豆生長發育均有促進作用。 開花至鼓粒階段, 大豆需水最多, 約占總耗水量的45%, 是大豆需水的關鍵時期, 蒸騰作用強度在這個時期達到高峰, 幹物質也直線上升。 因此這個時期及時而充分的供給水分, 是保證大豆高產的重要措施。 大豆鼓粒至完熟, 耗水量大約占總耗水量的20%, 這一時期若乾旱缺水, 則癟粒、癟莢增多, 粒重下降。

大豆在出苗期所需水分較少, 而7—8月結莢期到鼓粒期是大豆生長所需水分最多的時期。 美國夏季溫和多雨, 這樣的季節性特徵也讓大豆市場天氣炒作集中在種植期和結莢期,

而在收割期一般降水較少, 因此, 收割期天氣炒作一般較少。 通過分析大豆優良率和降水資料可以發現, 6—8月當月度降水達到85—120毫米時, 優良率整體會在60%以上;當月度降水不足80毫米時, 優良率普遍較低, 容易引起對乾旱的炒作。

今年8月上半月降水量高於去年同期, 整體對大豆生長有利。 再看未來半個月的天氣模型, 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認為未來15天美豆產區降水回歸到均值水準, 溫度小幅下降, 因此乾旱炒作基本結束。 但天氣炒作不僅僅是乾旱, 也包括早霜等, 進入9月後需要關注早霜對大豆生長的影響。 降水會引起旱災和洪澇。

影響因素二:溫度

大豆是喜溫作物,在各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在整個生長期,大豆最適生長溫度為日平均氣溫20℃-25℃,其中幼苗最適生長溫度為20℃—21℃,花芽分化期最適生長溫度為21℃—23℃,開花期最適生長溫度為23℃—26℃,結莢鼓粒期最適生長溫度為21℃—23℃,成熟期最適生長溫度為19℃—20℃。整個生長期所需積溫,一般要求在2400℃—3800℃。

美國大豆主產區的平均溫度對大豆生長來說較為適合,市場對於溫度的炒作主要在9月落葉期和收割期,會有早霜擔憂。低溫天氣會使大豆延遲成熟,株矮葉小,從而影響大豆結莢數量,最終影響大豆的單產。2009年9月,美國天氣模型預測大豆主產區出現寒流可能引發霜凍威脅。降溫預測引發了投機資金入市做多,大豆當周漲幅達5.61%。2012年4月,阿根廷大豆產區出現寒冷天氣,導致大豆產量進一步下滑,霜凍炒作讓美豆當月上漲7.30%。近幾年,美國大豆主產區因整體播種進度提前,大豆受霜凍影響減小。

國內大豆市場上,根據網點監測,東北地區76.5%大豆長勢與去年持平,11.5%不及去年,預計2017/2018年度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將達到1.23億畝,同比增長13.7%,產量達到1473萬噸,同比增長13.8%,進口量增長1.8%,達到9316萬噸,進口大豆仍將是國內大豆供應主力。需求端上,2017/2018年度國內大豆消費1.08億噸,同比增長2.3%,主要是壓榨(9250萬噸,增速1.5%)、食用消費(1204萬噸,增速7.7%)所帶動。

天氣炒作永遠是農產品永恆的話題。就大豆而言,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水分和溫度均有所差異。而美國較巴西、阿根廷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相同的天氣災害對不同國家大豆的損害亦不相同,投資者需要分時、分地多多思考。

大豆是喜溫作物,在各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在整個生長期,大豆最適生長溫度為日平均氣溫20℃-25℃,其中幼苗最適生長溫度為20℃—21℃,花芽分化期最適生長溫度為21℃—23℃,開花期最適生長溫度為23℃—26℃,結莢鼓粒期最適生長溫度為21℃—23℃,成熟期最適生長溫度為19℃—20℃。整個生長期所需積溫,一般要求在2400℃—3800℃。

美國大豆主產區的平均溫度對大豆生長來說較為適合,市場對於溫度的炒作主要在9月落葉期和收割期,會有早霜擔憂。低溫天氣會使大豆延遲成熟,株矮葉小,從而影響大豆結莢數量,最終影響大豆的單產。2009年9月,美國天氣模型預測大豆主產區出現寒流可能引發霜凍威脅。降溫預測引發了投機資金入市做多,大豆當周漲幅達5.61%。2012年4月,阿根廷大豆產區出現寒冷天氣,導致大豆產量進一步下滑,霜凍炒作讓美豆當月上漲7.30%。近幾年,美國大豆主產區因整體播種進度提前,大豆受霜凍影響減小。

國內大豆市場上,根據網點監測,東北地區76.5%大豆長勢與去年持平,11.5%不及去年,預計2017/2018年度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將達到1.23億畝,同比增長13.7%,產量達到1473萬噸,同比增長13.8%,進口量增長1.8%,達到9316萬噸,進口大豆仍將是國內大豆供應主力。需求端上,2017/2018年度國內大豆消費1.08億噸,同比增長2.3%,主要是壓榨(9250萬噸,增速1.5%)、食用消費(1204萬噸,增速7.7%)所帶動。

天氣炒作永遠是農產品永恆的話題。就大豆而言,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水分和溫度均有所差異。而美國較巴西、阿根廷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相同的天氣災害對不同國家大豆的損害亦不相同,投資者需要分時、分地多多思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