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長篇小說|風雨蒼茫|第一章/半夜驚魂有驚無險,天陽國企紡織獨秀

作者:東方了了(筆名之一), 《原創純文學》主編, 天津市作協會員, 曾混跡於紅袖添香、榕樹下、鳳鳴軒、新小說吧等文學網站, 以碼百萬字網文為樂。

作品散見報刊雜誌, 偶獲小獎。 現著有十三部長篇小說、散文隨筆詩歌數百篇。 長篇代表小說:《代號“龍舌草” 》 、《皇后, 朕要哈根達斯》、《風雨蒼茫》、《愛情菩提之那一場左右心靈的蠱惑》、《東方了了文集》、主編平臺紙刊《一路繁華》。

長篇小說《風雨蒼茫》

第一章半夜驚魂有驚無險, 天陽國企紡織獨秀

砰!隨著一聲悶聲悶氣的響聲, 一個碩大的包裹擦著額頭掉到了腳邊, 郭紅旗下意識地摸了下腦袋, 還好, 項上人頭仍在。 驚魂未定中, 他猜想著可能和自己結仇的名單, 不然, 為何挑在午夜時分動手。 自己一向遵紀守法, 違法的事不做, 犯科的事不為, 何以引得大半夜有人來下黑手?想不出個所以然, 他穩了穩心神, 又四下裡觀察了一下,

深更半夜的街上看不到半條人影。 他試著踢了下包裹, 軟綿綿的, 細聞之下, 還有一股熟悉的味道, 難道是從高牆裡邊扔出來的?要知道牆那邊就是自己的工作單位----天陽縣紡織廠。

紡織廠是天陽縣十幾家重工企業裡的唯一一家全民所有制輕工國企, 是改革開放後建立並發展迅猛的企業之一, 在短短十年, 其勢頭呈飛躍式成長, 早在建廠初期便被列入國家百強企業, 同時, 在發展的幾年裡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優秀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

佳通市不敢說是中國最發達地區, 但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極具潛力的大都市之一, 不論是北到北京、還是西到西安、東到上海, 南到廣東都是夕發朝至。

除了作為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還可以負責任地說這裡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最有生機的區域。 而天陽縣是佳通市的重工業基地, 可以說, 直轄市佳通市的稅收收入和財政支出50%都出自天陽縣, 此處有化肥廠、水泥廠、磚瓦廠……等十幾家大型重工國企。 重工行業是男人的天下, 雖然也有女高管、女技術員及個別小工種, 但女人比例顯然是弱勢, 是實打實的“陽盛陰衰”。 當然, 這麼說的意思並不是指天陽縣重男輕女、打壓生殖比例。 客觀的說, 天陽縣是直轄市佳通市的下轄縣, 享受著地級市的待遇。 說的通俗點, 是因為天陽縣的工業密集性帶動的經濟騰飛而享受到了特權。 試想, 天陽縣的總面積不過1593平方公里,
下轄24個鄉鎮, 959個行政村, 總人口110萬。 這些數字是什麼概念, 若放在撒哈拉, 不過幾粒沙;若放進太平洋, 不過幾滴小水珠。 可放在15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是極其顯赫了。 按1989年的眼光看, 天陽縣的經濟水準已經遠遠高過了同級城市, 再說具體一點, 這個縣城的人均消費水準已經超過了上級城市佳通市, 直逼國內一線城市。 所以, 在佳通市乃至全國二三線城市, 人人都把能生活在天陽縣或工作在天陽縣當成至高理想和奮鬥目標。 可這麼一個重工業基地裡居然又冒出了紡織廠這麼一個輕工企業, 難道是市縣領導為了照顧天陽縣的男女就業比例,才在重工基地特建了這獨一家的輕工企業?姑且這麼認為吧。

相比重工企業中的男女比例,

天陽縣紡織廠裡的男女比例才是真正的嚴重失調。 紡織廠共有3210名員工, 可男性才占三百多人。 除了領導階層的幾十名男性, 再有就是各個車間裡的男工, 所以說紡織廠是實打實的女人天下, 區區三百名男性在有著近三千名女人的企業裡比例為15:1。 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在女人堆裡工作的男人簡直就是享受著皇上的待遇:雖說不能左擁右抱, 但有望不盡的美女、聞不夠的脂香、訴不完的甜言蜜語。 坐辦公室固然愜意, 一杯茶, 一支煙, 一張報紙看半天。 可美中不足的是不能與諸多紡織女神零距離接觸, 那是一種被貓爪輕撓後的微痛和輕癢。 鑒於此, 紡織廠的男性均以做保全工為工作追求。 保全工是廠裡為保障機器的正常運行在每個車間裡配備的男工,區別于普通男工的是,他們有技術。而正是這技術,讓他們有了特權,而特權便是他們能享受到近水樓臺的便利理由。想見哪位紡織女神,只需找個理由,諸如:換件、上油、檢查等等,便能與心目中的女神獨守一刻半時。至於這段時間的性質要看個人發揮了,既可以是清水出芙蓉,還可以是風光旖旎。紡織廠的男人,確切說是紡織廠的光棍們(也有個別別有用心的已婚男人)對這種機會趨之若鶩,有機會要上,沒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每天像賈寶玉一樣穿梭在脂粉香中,這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怎一個美字了得。雖然在這個大花園裡免不了遇到帶刺的玫瑰,俗話說:枝上柳棉吹又少,這朵不行換朵找。俗話還說:不要為一朵花放棄整個花園。那種如皇上選妃的肉多狼少的優越感,讓他們把單調的工作過的活色生香,並樂此不疲。

郭紅旗是前紡車間保全班班長,男,退伍軍人,手下有王保、紀晶晶、趙孝也三員大將,四人裡除了趙孝也都是軍人轉業,所以他們依老規矩稱呼郭紅旗為班頭。此時的郭紅旗正把昨晚的奇遇添油加醋的向這三位講述,當然,他把遇到陳德海的橋段改頭換面為撞見鬼了,並改編的相當驚悚恐怖,那三位也很配合表演,只是表現得稍顯含蓄,沒有像女人那樣驚聲尖叫。而現場的實際情況則是這樣的:當時,郭紅旗被從牆裡扔出來的包裹嚇的魂魄出殼,就在他等待靈魂歸位的空檔,又從牆上跳下一個人,這下把郭紅旗徹底嚇傻了,愣在那裡半天沒緩過神。跳下來的人叫陳德海,是紡織廠前紡車間負責清花(即紡織廠裡把棉花織成布過程中的第一道工序--開松除雜)的男工,為滿足私欲,他借近水樓臺之便,趁人不備把一大包原棉扔出牆。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大概是前幾次偷的太順利,這次他越發大膽了,可沒誠想被郭紅旗撞上。陳德海蹲在郭紅旗跟前,甕聲甕氣道:“郭班頭,既然被你看到,你瞧著辦吧。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都是一個單位的人,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你如果能睜隻眼閉隻眼,以後大家見面還是同事,我也不會虧待你。”郭紅旗望著天上那彎淺淡的月牙,又看了看陳德海被路燈拖長的影子,在確信自己沒撞到鬼後終於冒出一句話,“半仙的話果然靈驗。”

其實,現場並非表面那麼簡單,有時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看不到的不一定就不存在。就在他和陳德海的交涉過程中,現場還有一人,此人因喝多了不敢回家正靠著牆根醒酒,半醉半醒間目睹了這一幕。

郭紅旗口中的“半仙”是紡織廠皮輥組的組長李五一。李五一,男,高中畢業,教師父母沒能把李五一培養成大學生,卻賦予了他非凡的繪畫天賦。自小學起,他的寫意山水畫便被推薦參加各種賽事,獎狀獎盃已經堆滿了整整一個房間。人都有虛榮心,李五一也不例外,在“天才兒童”、“繪畫奇才”等層層光環籠罩下,他的虛榮心尤其膨脹。其實,以他的能力考上本科根本不成問題,可李五一一根筋非中央美院不去。高考分數線下來,僅一分之差榜上無名。沒能走上獨木橋,他便退而求其次直接踏上了社會。鑒於李五一的特長,紡織廠不忍埋沒人才,給他安排到工會,一是可以繼續發揮他的特長,二還可以為工會的活動添油加色。許是有藝術氣息的人都是臭拗的脾氣,李五一沒服從安排,反倒要求到車間去鍛煉,還說什麼藝術來源於生活,要體驗生活接地氣。父母說服不了他,廠領導也沒能做通他的工作,便讓他到皮輥組做了組長。經過這兩件事,他自詡看破紅塵、看穿世事,現在的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攻周易論。《易經》涵蓋萬有、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作品,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許是看易經過於癡迷,說話做事顯得神神叨叨的,人送綽號:半仙。但也正因為對易經的研究,他的畫風別具一格。如果說他高中以前的畫屬於小寫意風格,作品均基於對日常生活的刻畫,像靜物、風景等。但落榜並苦攻周易後,他的畫風則向大寫意發展,有了成熟人格的豪放灑脫及狂放不羈。

欲知後事如何,敬請關注第二章

保全工是廠裡為保障機器的正常運行在每個車間裡配備的男工,區別于普通男工的是,他們有技術。而正是這技術,讓他們有了特權,而特權便是他們能享受到近水樓臺的便利理由。想見哪位紡織女神,只需找個理由,諸如:換件、上油、檢查等等,便能與心目中的女神獨守一刻半時。至於這段時間的性質要看個人發揮了,既可以是清水出芙蓉,還可以是風光旖旎。紡織廠的男人,確切說是紡織廠的光棍們(也有個別別有用心的已婚男人)對這種機會趨之若鶩,有機會要上,沒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每天像賈寶玉一樣穿梭在脂粉香中,這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怎一個美字了得。雖然在這個大花園裡免不了遇到帶刺的玫瑰,俗話說:枝上柳棉吹又少,這朵不行換朵找。俗話還說:不要為一朵花放棄整個花園。那種如皇上選妃的肉多狼少的優越感,讓他們把單調的工作過的活色生香,並樂此不疲。

郭紅旗是前紡車間保全班班長,男,退伍軍人,手下有王保、紀晶晶、趙孝也三員大將,四人裡除了趙孝也都是軍人轉業,所以他們依老規矩稱呼郭紅旗為班頭。此時的郭紅旗正把昨晚的奇遇添油加醋的向這三位講述,當然,他把遇到陳德海的橋段改頭換面為撞見鬼了,並改編的相當驚悚恐怖,那三位也很配合表演,只是表現得稍顯含蓄,沒有像女人那樣驚聲尖叫。而現場的實際情況則是這樣的:當時,郭紅旗被從牆裡扔出來的包裹嚇的魂魄出殼,就在他等待靈魂歸位的空檔,又從牆上跳下一個人,這下把郭紅旗徹底嚇傻了,愣在那裡半天沒緩過神。跳下來的人叫陳德海,是紡織廠前紡車間負責清花(即紡織廠裡把棉花織成布過程中的第一道工序--開松除雜)的男工,為滿足私欲,他借近水樓臺之便,趁人不備把一大包原棉扔出牆。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大概是前幾次偷的太順利,這次他越發大膽了,可沒誠想被郭紅旗撞上。陳德海蹲在郭紅旗跟前,甕聲甕氣道:“郭班頭,既然被你看到,你瞧著辦吧。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都是一個單位的人,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你如果能睜隻眼閉隻眼,以後大家見面還是同事,我也不會虧待你。”郭紅旗望著天上那彎淺淡的月牙,又看了看陳德海被路燈拖長的影子,在確信自己沒撞到鬼後終於冒出一句話,“半仙的話果然靈驗。”

其實,現場並非表面那麼簡單,有時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看不到的不一定就不存在。就在他和陳德海的交涉過程中,現場還有一人,此人因喝多了不敢回家正靠著牆根醒酒,半醉半醒間目睹了這一幕。

郭紅旗口中的“半仙”是紡織廠皮輥組的組長李五一。李五一,男,高中畢業,教師父母沒能把李五一培養成大學生,卻賦予了他非凡的繪畫天賦。自小學起,他的寫意山水畫便被推薦參加各種賽事,獎狀獎盃已經堆滿了整整一個房間。人都有虛榮心,李五一也不例外,在“天才兒童”、“繪畫奇才”等層層光環籠罩下,他的虛榮心尤其膨脹。其實,以他的能力考上本科根本不成問題,可李五一一根筋非中央美院不去。高考分數線下來,僅一分之差榜上無名。沒能走上獨木橋,他便退而求其次直接踏上了社會。鑒於李五一的特長,紡織廠不忍埋沒人才,給他安排到工會,一是可以繼續發揮他的特長,二還可以為工會的活動添油加色。許是有藝術氣息的人都是臭拗的脾氣,李五一沒服從安排,反倒要求到車間去鍛煉,還說什麼藝術來源於生活,要體驗生活接地氣。父母說服不了他,廠領導也沒能做通他的工作,便讓他到皮輥組做了組長。經過這兩件事,他自詡看破紅塵、看穿世事,現在的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攻周易論。《易經》涵蓋萬有、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作品,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許是看易經過於癡迷,說話做事顯得神神叨叨的,人送綽號:半仙。但也正因為對易經的研究,他的畫風別具一格。如果說他高中以前的畫屬於小寫意風格,作品均基於對日常生活的刻畫,像靜物、風景等。但落榜並苦攻周易後,他的畫風則向大寫意發展,有了成熟人格的豪放灑脫及狂放不羈。

欲知後事如何,敬請關注第二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