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鄭和為何七下西洋?真的只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還是為了示中國富強

史海爭鳴39:鄭和為何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

從明成祖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至明宣宗宣德八年(西元1433年), 鄭和受明成祖朱棣及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

先後七次率領龐大的船隊, 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途中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鄭和下西洋, 這在明初被傳為一時“盛事”, 在世界航海史上, 也是空前的刨舉。 鄭和不辭辛勞, 出沒風波, 屢下西洋, 往返再三, 最終他在第七次航海的途中死在了船上, 真可謂是“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究竟負有何種神秘的使命, 使得他如此辛勞呢?

據《明史·鄭和傳》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 欲蹤跡之, 且欲耀兵異域, 示中國富強。 ”由此看來, 《明史》的纂修者, 把到海外跟蹤詢查惠帝, 看作是鄭和出使的主要目的, 而沿途炫耀武威, 則是附帶的行為。 這裡所說的惠帝, 即朱元璋長孫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登極之初,

鑒於諸王兵權過重, 尾大不掉, 曾決心進行削藩。 當時燕王朱棣公開反叛, 以“清君側”為理由起兵北平, 號稱“靖難”。 靖難之役後, 成祖登上皇位, 廢除建文帝帝號和年號。 建文帝下落不明, 有傳說他已逃亡海外。 而這也成了朱棣的一塊心病。 因此朱棣遣鄭和出洋追查, 以絕後患。

《明史》的說法, 以後修史者多有因陳, 就是近代一些出版物的著述, 完全承襲此說的也不乏其例, 如許立群在《中國史話·三保太監下西洋》一節中寫道:“永樂皇帝(朱棣)派鄭和航海的目的是尋找建文帝, 因為永樂篡了建文帝的帝位之後, 建文帝失蹤了, 永樂皇帝怕他逃到國外, 將來回來復辟, 所以派人去找他。 ”範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也說鄭和下西洋的用意是“以探尋朱允炆蹤跡為首”。

明惠帝朱允炆像

然而, 建文帝是否逃亡海外, 卻還是懸案一樁。 永樂年間修撰《明太祖實錄》, 據載當朱棣的燕兵攻入南京金川門時, 建文帝縱火焚宮, 已死于宮火。 清初開館修《明史》, 史館諸臣對建文自焚的問題看法不一,

雍正元年王鴻緒進呈《明史稿》, 史稿之首有《史例議》一冊, 論定建文帝必以焚死的內容竟占此冊的一半, 若確如王氏之言, 則尋找建文的說法就成了空中樓閣, 於是史家們便試圖從其他方面, 解釋鄭和下西洋的原因。

清末民初的大學者梁啟超據“且欲耀兵異域, 示中國富強”一語, 在其《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一書中指出, 朱棣雄主野心, 想通過揚威的壯舉, 達到震懾與籠絡海外諸國來朝受封的目的, 其實只不過是“聊以自娛”罷了。 李長傅的《中國殖民史》甚至乾脆把下西洋的動機說是“耀兵異域”, 別無他意。 與以上兩說不同, 韓振華的《論鄭和下西洋的性質》(載《廈門大學報》1958年第1期)、陳得芝的《試論鄭和下西洋的雙重任務》(載《歷史教學問題》1959年3期)、剪伯贊的《中國史綱要》(第三冊)、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部的《中國古代史常識·明清部分》等著述則認為,

鄭和下西洋, 既有政治目的, 也有經濟意圖。 朱棣以燕王身分憑武力強佔了侄兒允炆的帝位, 自知“奪嫡”聲名不佳, 遣使出洋炫武異域, 使萬國來朝, 並安撫或鎮壓那些逃居沿海島嶼和海外的不願與他合作的臣民, 自然不失為提高國際威望和鞏固統治的積極措施, 另一方面還可打開一條通往西洋諸國的海上航道, 擴大明朝官方的對外貿易市場, 用中國精湛的瓷器、絞羅綢緞等手工業品, 去換取外國的香料補藥、奇珍異寶, 以滿足王公貴族的奢侈享用, 這從鄭和統率的船隊被稱為“寶船”或“西洋取寶船”, 即可得到證明。

明成祖朱棣像

不過也有人認為,鄭和一再遠航,又是出於建立廣泛的國際友好關係,瓦解朱允炆殘餘勢力的政治需要;或說主要是為擴大對外貿易、借此增加財源的經濟目的。前者見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編寫的《中國古代史》(中冊)、馮爾康的《鄭和下西洋的再認識》(載《南開史學》1980年第2期);後者見於田培棟的《明朝前期海外貿易研究——兼論鄭和下西洋的性質》(載《北京師院學報》1983年第4期)。

還有些人說,鄭和七下西洋,其使命應隨時間推移而有所不同。尚鉞的《中國歷史綱要》認為,15世紀初,帖木兒帝國崛起于中西亞,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帖木兒調兵數十萬準備東征中國,但於永樂三年(1405 年)二月死於途中,所以同年六月朱棣遣鄭和第一次出使,“大概是想聯絡印度等國抄襲貼木兒帝國的後方,牽制它東侵”,後六次則是為了“尋求通西方的航路和達到通商的目的”。李光壁的《明朝史略》雖同意鄭和後六次的使命如尚鉞所述,但又指出第一次則帶有擴大貿易、提高“威望”、聯絡印度等國的三重任務。鄭鶴聲、鄭一鈞在《鄭和下西洋簡論》(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3 年第1 期)中認為,鄭和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是為了和東南亞,南亞沿海諸國建立一種國際和平局勢,附帶解決“疑惠帝亡海外”的問題,後四次則主要是向南亞以西,繼續向未知世界前進,通過開闢新的航路,讓從來不通中國的海外遠國“賓服中國”。

以上各家之言,無不持之有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哪一種說法才符合歷史的真相呢?至今鄭和為何下西洋仍是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謎。

明成祖朱棣像

不過也有人認為,鄭和一再遠航,又是出於建立廣泛的國際友好關係,瓦解朱允炆殘餘勢力的政治需要;或說主要是為擴大對外貿易、借此增加財源的經濟目的。前者見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編寫的《中國古代史》(中冊)、馮爾康的《鄭和下西洋的再認識》(載《南開史學》1980年第2期);後者見於田培棟的《明朝前期海外貿易研究——兼論鄭和下西洋的性質》(載《北京師院學報》1983年第4期)。

還有些人說,鄭和七下西洋,其使命應隨時間推移而有所不同。尚鉞的《中國歷史綱要》認為,15世紀初,帖木兒帝國崛起于中西亞,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帖木兒調兵數十萬準備東征中國,但於永樂三年(1405 年)二月死於途中,所以同年六月朱棣遣鄭和第一次出使,“大概是想聯絡印度等國抄襲貼木兒帝國的後方,牽制它東侵”,後六次則是為了“尋求通西方的航路和達到通商的目的”。李光壁的《明朝史略》雖同意鄭和後六次的使命如尚鉞所述,但又指出第一次則帶有擴大貿易、提高“威望”、聯絡印度等國的三重任務。鄭鶴聲、鄭一鈞在《鄭和下西洋簡論》(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3 年第1 期)中認為,鄭和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是為了和東南亞,南亞沿海諸國建立一種國際和平局勢,附帶解決“疑惠帝亡海外”的問題,後四次則主要是向南亞以西,繼續向未知世界前進,通過開闢新的航路,讓從來不通中國的海外遠國“賓服中國”。

以上各家之言,無不持之有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哪一種說法才符合歷史的真相呢?至今鄭和為何下西洋仍是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