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從吳京妻子謝楠拒生二胎,看二胎媽媽是如何毀掉孩子的

1

昨天帶女兒去遊樂場玩。

中途, 一對本來玩得好好的小孩, 突然發生爭執。

年紀小的女孩, 被年紀更大些的女孩推搡了一下, 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大女孩媽媽看到了, 命令女兒:“貝貝, 你給我過來。 ”

那個叫貝貝的女孩尖叫:“她要把我搭的房子推倒!”

“你給我過來!”媽媽提高音量。

此時, 全場的注意力都被這母女倆吸引。

“不, 她要把我的房子推倒!”貝貝仍然很在乎她的房子。

“你給我過來, 我再說一遍, 你再不過來就要挨打。 ”女孩媽媽懷抱著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嬰兒。

顯然, 這位二胎媽媽精力有限, 已經不能耐心地對待這位”不聽話“的大女兒。

貝貝過來了, 二胎媽媽開始訓女兒:“出來之前我們說過什麼, 我叫你過來你就過來, 我又不會打你不會罵你。 你說, 你為什麼要打人。 ”

“她要把我的房子拆掉!“ 貝貝顯然很委屈, 抽噎著說。

”拆掉就拆掉吧, 你又不能把它帶走。 這東西很重要嗎?”二胎媽媽說。

二胎媽媽注意到, 自己訓話的時候, 孩子一直盯著自己搭的房子看, 生怕有人再搞破壞。

二胎媽媽果斷把懷裡的孩子轉給另一位媽媽, 自己三步並作兩步踹了房子兩腳。

房子的屋頂掉了下來, 一面牆也歪歪扭扭了。

貝貝哭聲更大了。 不等二胎媽媽回到女兒身邊, 兩個調皮的男孩“趁火打劫”, 想要動手拆掉“房子”。

貝貝這回是尖叫著哭泣了, 二胎媽媽立馬轉身指著那兩個男孩, 警告他們不能拆“房子”。

把“熊孩子”趕走了, 二胎媽媽怒氣未消, 繼續訓女。

“不要哭, 哭能解決問題嗎? 你這麼喜歡房子, 今天晚上你就睡在這裡, 不要回家了。 以後你永遠都不能在這裡玩了。 你說, 你要不要再來這裡玩?, 你說來玩我就打你嘴巴。

真是越大越不聽話……”

看著這位怒氣衝衝的媽媽, 我心裡既同情又悲歎。

同情的是, 二胎媽媽精力有限, 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 難免顧此失彼。

悲歎的是, 媽媽因為不懂教育孩子, 兩個孩子可能生活在不是愛和民主的家庭環境, 並終生受此影響。

大女兒永遠會記得, 我不能哭 , 哭是不好的, 哭就要挨打, 媽媽會拋棄我, 她要把我留在這個屋子裡睡……

這些記憶, 即使長大後想不起來, 也會以另一種方式, 沉澱在心底, 左右自己的行為方式。

而那個尚是嬰兒的小寶寶, 雖然此時在沉睡, 但可想而知, 結果會是怎樣。

如果這位媽媽不改變教育理念, 孩子們長大的幾年必定是不堪回首雞飛狗跳的日子。

2

謝楠說:“孩子對母親的性情和脾氣有殺傷性的磨練;生孩子會讓母親的事業受到巨大影響;生孩子會大大影響母親的人際交往和生活圈”。

對於後兩項, 對於有著一番不小事業的謝楠來說, 是否要生二胎, 確實值得斟酌。

但是對於那些以家庭為重的媽媽來說, 第一條倒是要好好掂量。

朋友圈裡, 頗有些二胎媽媽。

這些二胎媽媽多半處在焦灼崩潰邊緣。

“孩子老是爭寵怎麼辦?”、 “又是這個點睡覺”、“大的越來越不聽話了”。

有一次, 我問一位二胎媽媽, “有了兩個孩子, 會兩個都一樣愛嗎?”

這位媽媽說:“還是會有區別, 現在更喜歡小的, 因為小的聽話, 大的越來越不聽話了。 ”

生二胎, 很多媽媽們是“為了老大有伴, 為了長大後兩個孩子有個商量”, 轟轟烈烈投入二胎大軍。

孩子生下來, 如果媽媽教育不得法, 一般大孩子想引起媽媽關注, 會比原來更調皮, 好動, 更不聽話。

於是, 媽媽們把大孩子嫌的象狗屎, 也就理當所然。

有個朋友, 家庭條件不錯, 但是堅決不要二胎。

朋友倒不是和謝楠一樣, 希望葆有自己的事業。

相反, 朋友是個注重家庭的人, 雖然身有公職,但大部分心思放在家庭教育上。

她的原話是:“養育孩子,我要的是品質,不是數量。我只願悉心把這個孩子教育好,就滿足了”。

養育孩子,確實辛苦。

養育好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二胎,甚至三胎,對於有些人來說,也許只是“添雙筷子的事”,但是對於那些注重教育品質的父母,並不簡單。

因為他們深知,選擇生二胎,就要犧牲和捨棄很多東西,包括把對大孩子的愛,分一半,甚至更多,給另一個。

而那些對此毫無準備的二胎媽媽,更容易把養育二胎過程中的無形壓力,不經意轉嫁給大孩子,進而陷入抓狂無助的境地。

就象前面提到的貝貝媽,訓女兒時一臉疲憊氣憤的樣子,看了讓人心疼,既為母親,更為孩子。

3

生不生二胎,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尤其是媽媽的自由選擇。

媽媽內心足夠強大,心理準備充分,育兒理念合適正確,再加上愛人的通力合作,二胎生活未必就要雞飛狗跳, 孩子未必就是對母親性情和脾氣殺傷性磨練。

就育兒理念來說,二胎媽媽首先遇到的挑戰,是如何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競爭。

孩子之間有競爭是正常的,特別是相差不大的孩子之間,這種競爭幾乎是每天都在上演。

但是,很多父母在孩子間,扮演的是添油加醋的角色。

有位媽媽回憶童年時母親處理她們兩姐妹的爭吵方式,至今心寒。

她的母親氣在頭上是這樣說兩個互不相讓的姐妹的:”你們兩個有本事從現在起不要說一句話。“

兩個倔強的孩子真的就一連兩年沒有說過一句話。

當孩子們發生爭吵,父母應秉持的正確原則是:和善而堅定地不偏袒任何一方。

這樣,年齡小的不會覺得自己擁有某種特權,就不會繼續用難以察覺的方式挑起衝突。

年齡大的也不會因為你說“你更大,應該讓著小的”而心生沮喪,始終戴著我是老大我要照顧人的面具。

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是二胎媽媽需要學習的功課。

任何情緒,包括哭泣、尖叫、嫉妒都有其正面意義。

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孩子就學會了掩藏情緒,並越來越感知不到自我,最終成為別人眼中期待的人。

前文貝貝媽不允許貝貝哭泣,實際是把孩子僅有的渲泄管道給關閉了,這樣的做法對孩子來說,實在是種殘忍。

再比如大寶通常會嫉妒小寶,媽媽千萬不要忽視或埋怨大寶有這樣的情緒,還和孩子說”你不應該那樣感覺“。

媽媽可以告訴大寶:“這種感覺叫嫉妒, 媽媽有時候也會嫉妒。媽媽現在更多時間照顧小寶,因為他更小,更需要媽媽照顧。但是媽媽想告訴你,無論如何,媽媽永遠愛你!象以前一樣愛你。”

處理孩子間的競爭,還有一個好方法是,與每個孩子都有一段特別時光。

特別時光是父母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特別時光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讓孩子們能感受到父母充足的愛意。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有歸屬、很重要,孩子們之間的競爭便會日益減少;

當父母以尊嚴和尊重的方式對待孩子,造成一種合作氛圍,孩子們也就學會了尊重與合作。

4

不管生不生二胎,媽媽們心裡都要有一桿秤。

生二胎,是自己想要,並願意承受接踵而來的疼痛與辛苦。

當然,也有巨大的幸福。

心疼那些為了老公、為了公公婆婆 、為了給老大一個伴生二胎的媽媽,

更心疼那些得不到父母的愛與尊重,每天在嫉妒與哭鬧中掙扎的孩子。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如果媽媽們用心學點兒育兒知識,而不是憑自己的本能,憑著在原生家庭習得的教養方式,來管教孩子,育兒之路會輕鬆很多,孩子們也會成長得更加健康,品格更加高尚,人格更加健全。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好奇號飛船(ID:haoqihaofeichuan)

更多好玩有趣有用的文章等你分享!

雖然身有公職,但大部分心思放在家庭教育上。

她的原話是:“養育孩子,我要的是品質,不是數量。我只願悉心把這個孩子教育好,就滿足了”。

養育孩子,確實辛苦。

養育好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二胎,甚至三胎,對於有些人來說,也許只是“添雙筷子的事”,但是對於那些注重教育品質的父母,並不簡單。

因為他們深知,選擇生二胎,就要犧牲和捨棄很多東西,包括把對大孩子的愛,分一半,甚至更多,給另一個。

而那些對此毫無準備的二胎媽媽,更容易把養育二胎過程中的無形壓力,不經意轉嫁給大孩子,進而陷入抓狂無助的境地。

就象前面提到的貝貝媽,訓女兒時一臉疲憊氣憤的樣子,看了讓人心疼,既為母親,更為孩子。

3

生不生二胎,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尤其是媽媽的自由選擇。

媽媽內心足夠強大,心理準備充分,育兒理念合適正確,再加上愛人的通力合作,二胎生活未必就要雞飛狗跳, 孩子未必就是對母親性情和脾氣殺傷性磨練。

就育兒理念來說,二胎媽媽首先遇到的挑戰,是如何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競爭。

孩子之間有競爭是正常的,特別是相差不大的孩子之間,這種競爭幾乎是每天都在上演。

但是,很多父母在孩子間,扮演的是添油加醋的角色。

有位媽媽回憶童年時母親處理她們兩姐妹的爭吵方式,至今心寒。

她的母親氣在頭上是這樣說兩個互不相讓的姐妹的:”你們兩個有本事從現在起不要說一句話。“

兩個倔強的孩子真的就一連兩年沒有說過一句話。

當孩子們發生爭吵,父母應秉持的正確原則是:和善而堅定地不偏袒任何一方。

這樣,年齡小的不會覺得自己擁有某種特權,就不會繼續用難以察覺的方式挑起衝突。

年齡大的也不會因為你說“你更大,應該讓著小的”而心生沮喪,始終戴著我是老大我要照顧人的面具。

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是二胎媽媽需要學習的功課。

任何情緒,包括哭泣、尖叫、嫉妒都有其正面意義。

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孩子就學會了掩藏情緒,並越來越感知不到自我,最終成為別人眼中期待的人。

前文貝貝媽不允許貝貝哭泣,實際是把孩子僅有的渲泄管道給關閉了,這樣的做法對孩子來說,實在是種殘忍。

再比如大寶通常會嫉妒小寶,媽媽千萬不要忽視或埋怨大寶有這樣的情緒,還和孩子說”你不應該那樣感覺“。

媽媽可以告訴大寶:“這種感覺叫嫉妒, 媽媽有時候也會嫉妒。媽媽現在更多時間照顧小寶,因為他更小,更需要媽媽照顧。但是媽媽想告訴你,無論如何,媽媽永遠愛你!象以前一樣愛你。”

處理孩子間的競爭,還有一個好方法是,與每個孩子都有一段特別時光。

特別時光是父母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特別時光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讓孩子們能感受到父母充足的愛意。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有歸屬、很重要,孩子們之間的競爭便會日益減少;

當父母以尊嚴和尊重的方式對待孩子,造成一種合作氛圍,孩子們也就學會了尊重與合作。

4

不管生不生二胎,媽媽們心裡都要有一桿秤。

生二胎,是自己想要,並願意承受接踵而來的疼痛與辛苦。

當然,也有巨大的幸福。

心疼那些為了老公、為了公公婆婆 、為了給老大一個伴生二胎的媽媽,

更心疼那些得不到父母的愛與尊重,每天在嫉妒與哭鬧中掙扎的孩子。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如果媽媽們用心學點兒育兒知識,而不是憑自己的本能,憑著在原生家庭習得的教養方式,來管教孩子,育兒之路會輕鬆很多,孩子們也會成長得更加健康,品格更加高尚,人格更加健全。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好奇號飛船(ID:haoqihaofeichuan)

更多好玩有趣有用的文章等你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