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輔助耶律阿保機建國,上京就是他締造的,開創幽州韓氏一族

如今在遼河流域最北部有一條內流河, 名叫烏爾吉木倫河, 遼代時稱為狼河。 其面積佔據了整個遼河流域的22%左右, 當年遼國的國都遼上京就建造在該河的左岸。

說起這國都的建造, 至今都還有一傳說, 名為“韓延徽薦才建上京”。

當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即位後, 東征西討, 很快就統一了契丹二十大部。 雖說多少年來, 他們圍車為壘, 連帳為營, 冬獵夏狩, 居無定址, 到也無所謂, 可現在還這樣的話, 多少有失皇家的面子。 於是大臣們就建議選址建都城, 以彰顯國威, 可建都城一事, 契丹族人從來都沒幹過, 這可愁壞了耶律阿保機。

就在此時, 發生一件意外事件。

遼國南邊長城以內的地方, 世代都是漢人居住之地, 自唐朝滅亡後, 出現了很多小國家, 他們彼此間為爭地盤幾乎時常幹仗。 一日梁國對幽州的燕國發動了戰爭, 燕國不敵, 趕忙派使者前來遼國求援,

這使者就是韓延徽。

韓延徽在面見耶律阿保機的時候, 堅持不肯行跪拜之禮, 道:“今日我雖來求援, 但也是屬於國與國之間禮尚往來之事, 我韓某人代表的是一個國家, 豈有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稱臣的?再者說, 我中原古國歷史悠久, 底蘊深厚,

你們遼國雖有皇帝但並無皇都, 雖有國家但並無國體, 雖有語言但並無文字。 又如何讓我這幽州古國向你這莽荒部落跪拜呢?”

這一通話給耶律阿保機氣的, 直接將其扣了下來, 讓他到野外牧馬去了。

事後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勸諫說:“此人自持操守, 不屈不撓, 是個賢士, 為何要讓他去牧馬, 讓他受窘迫和侮辱呢?應該禮遇於他啊!”阿保機一聽有道理, 便將其召回且與他交談, 韓延徽的言論深合阿保機的心意, 當場就下令讓韓延徽參與軍事謀劃, 成為了阿保機的主要謀士。

一日, 阿保機忽然想到困擾自己許久的建造國都一事, 便想詢問韓延徽這位賢士的意見。

韓延徽通過和耶律阿保機一段時間的相處, 對他能夠如此禮賢下士很是感動, 便說:“尊敬的遼主, 在你們大帳的北邊不遠處, 有天梯、別魯山, 山的南面有狼河和來流河, 當中這片土地漢朝時本是遼東郡西平安之地, 新莽時期為北安之地。 來流河灘有偌大一片蘆葦, 您到蘆葦叢中去, 將所佩戴的金簇箭朝東方射出去,

箭落之處便是吉地。 ”

耶律阿保機忽然想到母親當初給他說的夢中之事, 不曾想今日應驗了, 便來到蘆葦叢中射出一箭。 這支箭扶搖直上, 落在了三百步遠的平地上。 韓延徽說:“好, 此地便是契丹的福祉所在, 天意難違, 箭落之地就是皇帝龍眉宮的基址。 ”

耶律阿保機大喜,對韓延徽道:“這址選好了,接下來都城的建造還要勞煩韓大人。待皇都建成,我親自護送您回國。”

韓延徽擺擺手道:“這造城之事恕我無能為力,但有一人可用,他就是被你們掠來,現在同樣在牧馬的南朝之人康默記。”

三年後,皇都建成,名曰遼上京臨潢府。

後來,韓延徽和康默記一起隨耶律阿保機征討渤海國,凱旋而歸後倍享榮耀,一直升任到宰相一職,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西元955年,韓延徽病逝,終年78歲,其子孫世代在遼為官,開創了幽州韓氏一族。

耶律阿保機大喜,對韓延徽道:“這址選好了,接下來都城的建造還要勞煩韓大人。待皇都建成,我親自護送您回國。”

韓延徽擺擺手道:“這造城之事恕我無能為力,但有一人可用,他就是被你們掠來,現在同樣在牧馬的南朝之人康默記。”

三年後,皇都建成,名曰遼上京臨潢府。

後來,韓延徽和康默記一起隨耶律阿保機征討渤海國,凱旋而歸後倍享榮耀,一直升任到宰相一職,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西元955年,韓延徽病逝,終年78歲,其子孫世代在遼為官,開創了幽州韓氏一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